APP下载

中药自拟泻火汤口服配合泻火膏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

2019-12-20张丽娜田建宏

贵州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泻火外感症候

张丽娜 田建宏

(1.陕西省延安市中医医院儿科,陕西 延安 716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铜川市中医医院)儿科,陕西 铜川 727000)

在小儿发热中最为多发及常见的为小儿外感发热,具有起病迅速、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多数患儿的体温均升高至38℃以上[1]。小儿外感发热的发病主要是受到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和腺病毒等感染而导致,患儿大多会伴随有鼻塞、咳嗽以及流涕等多种症状[2]。临床的常规疗法为采取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并配合使用物理降温或者退热药物[3]。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见效较慢,且极易反复。采用中药治疗具有副作用低、见效迅速和经济等优点。本研究采用自拟的中药泻火汤口服配合泻火膏贴敷,探讨其对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外感发热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纳入标准: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4],病程≤3 d,年龄1~12岁,不伴有严重肝、心血管、造血系统及肾等严重疾病或重度营养不良。排除标准:合并有肺部感染者,扁桃体已化脓者。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1~12岁,平均(4.73 ± 1.24)岁;病程<1 d 15例,2~5 d 26例,>5 d 8例,平均(3.12 ± 1.19) d;体温38.0~40.4 ℃,平均(39.26 ± 0.43) ℃。对照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1~12岁,平均(4.86 ± 1.31)岁;病程<1 d 14例,2~5 d 27例,>5 d 8例,平均(3.14 ± 1.25)d;体温38.0~40.4 ℃,平均(39.24± 0.45)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干混悬剂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阿莫西林总剂量为20~40 mg·kg-1·d-1,分3次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体温38.5以上服用) 1~3岁,10~15 kg,4mL/次;4~6岁,16~21 kg,5 mL/次;7~9岁,22~27 kg,8 mL/次;10~12岁,28~32 kg,10 mL/次;间隔时间4~6 h可重复给药1次,24 h不超过4次。观察组:自拟泻火汤方剂(颗粒剂)组成:大青叶9 g,玄参6 g,薄荷3 g,甘草3 g,桔梗6 g,重楼6 g,石膏15 g,知母7 g,荆芥6 g,荆芥6 g,炒麦芽9 g,神曲9 g,1~3岁,两日1剂,每日半剂,分2~3次口服;3~6岁,一日1剂,分2~3次口服,分2~3次口服。6~9岁,每次半剂,3次/d。9~12岁,每次1剂,每日2次。泻火膏组成:黄连5 g,吴茱萸5 g,饮片打末,加医用陈醋调和,制作贴剂外敷于足底涌泉穴穴位,贴敷时间4~6 h,每日1剂,疗程3~5 d。

1.3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4]:(1)治愈,用药2 d内,患儿的体温以及理化指标恢复正常,症状消失;(2)显效,用药3 d内,患儿的体温以及理化指标恢复正常,主要的症状消失;(3)有效,用药3 d内,患儿的体温以及理化指标明显改善,主要症状有所缓解;(4)无效,未达到有效的标准。监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2 h、1 d、2 d、3 d清晨6点的体温。比较两组的完全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4],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两组间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有效率75.51%;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5.92%。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的体温比较 观察组治疗1、2、3 d后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体温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两组完全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比较 对照组完全退热时间(51.43±12.48) h,退热起效时间(3.24±1.19) h;观察组完全退热时间(45.32±10.19) h,退热起效时间(2.38±1.07) h。观察组的完全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17.42±3.19)分,(4.36±1.27)分;观察组治疗前(17.36±3.24)分,(2.41±0.93)分。两组治疗后的小儿外感发热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小儿外感发热是导致诸多变症,降低儿童生命质量的儿科疾病之一,常见于感冒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的全身症状或重或轻,主要表现为鼻塞、发热、喷嚏、流涕以及咽部刺激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容易引起肺炎或高热抽搐,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5-7]。对于发热症状的处理,目前最常使用的为非甾体类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儿科常用对布洛芬以及乙酰氨基酚等[8]。对于高热或者反复发热的患儿,常常会反复多次地采取该类的退热药,导致大多数的患儿常常表现出大汗淋漓,但是违背了《伤寒论》中退热治疗应当“微似有汗”的原则,极易导致患儿的阳气或者正气受到损伤,并进一步变生他病[9]。

小儿因脏腑极为娇嫩,为“纯阳之体”,形气未充,极易被六淫邪气、尤其是温邪所感,感邪入里,导致阳气被得以激发,从阳化热,多表现为发热,其他的伴随症状如面红目赤、无汗、苔厚腻和舌红,综合进行分析,此病多为温毒证[10]。按照此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并且结合临床上多年的治疗经验,本研究选取具有清热解毒和发汗解表作用的中药,通过口服和贴敷的给药方法,共同起到祛邪、退热等效果。本文自拟的泻火汤方剂(颗粒剂)中,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作用;薄荷具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的作用;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的作用;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石膏知母配合使用,具有清热泻火,解气分实热证的作用。荆芥、苏叶发汗解表,具有解卫分表热证的作用,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寒凉药物易伤脾胃,“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不化”,本方使用寒凉药物退热的同时,顾护脾胃运化,给予炒麦芽、神曲健脾开胃、消食助运;泻火膏中,黄连具有泻火解毒的作用,吴茱萸与之配伍使用,具有引火下行的作用。通过外敷于足底涌泉穴穴位,能更好地发挥清热解毒之功效。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完全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药自拟泻火汤口服配合泻火膏贴敷可以内外结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退热,改善症状。中药自拟泻火汤口服配合泻火膏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较佳,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泻火外感症候
更正说明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清肝泻火 试试槐花入膳
口腔溃疡煎甘草黄芩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更年期失眠从肝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