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酸熏蒸对大蜂螨致死剂量及对工蜂的安全性

2019-12-20何洁何楠黄少康

中国蜂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工蜂甲酸菊酯

何洁 何楠 黄少康│文

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2

大蜂螨是西方蜜蜂的主要体外寄生虫。它寄生幼虫、蛹、成蜂,吸食血淋巴,传播多种蜜蜂病毒,导致免疫力下降,化蛹率低,成蜂残翅,体质虚弱,蜂群繁育力下降,越夏越冬失败,直到蜂群衰亡[1,2]。控制蜂螨危害是西方蜜蜂饲养过程最重要的工作内容。现有控制大蜂螨的方法常见有化学、物理方法,以及去蜂群管理法等[3,4]。氟胺氰菊酯(fluvalinate),氟氯苯氰菊酯(flumethrin),以及双甲脒(amitraz),蝇毒膦(coumaphous),溴螨酯(bromopropylate)等化学杀螨剂杀螨快速,专一性好,但这些亲酯性药物长期使用后,在蜂蜡中残留而污染蜂蜜等蜂产品[5],而且蜂螨也会产生抗性。比如,氟胺氰菊酯(螨扑)自1995年引入我国,经20多年的使用,蜂螨对氟胺氰菊酯的抗药性显著提高,杀螨剂量已提高十倍,但效果却大不如前。另一类天然有机物也常用于杀螨,如草酸、甲酸、麝香草酚、薄荷醇等,它们的水溶性特点使之不易在蜂蜡中残留,蜂螨尚未见产生抗性,在许多国家广泛使用[6]。

甲酸治螨始于1980年。国外许多研究者都曾研究过甲酸在蜂群中或离群状态下的杀螨作用[7]。在美国及欧洲,它被封包于吸附材料内,直接用于蜂群内的蜂螨防治[8]。由于我国杀螨剂用药历史,以及蜂和螨的地域性差异,对我国大蜂螨,甲酸的杀螨效果还缺乏研究,因此,我们以福州意蜂及其寄生的大蜂螨为材料,对甲酸熏杀剂量和效果进行了测试,以供养蜂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意蜂:意蜂由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蜂场提供。

1.1.2 材料与仪器:甲酸(浓度>88%,分析纯),一次性透明塑料饭盒(300ml),指形管,酒精灯,可调整式定量移液器等。

恒温恒湿箱(HPX-25085-111,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甲酸对大蜂螨的熏杀作用:

(1)大蜂螨的获取:提取大蜂螨危害严重的意蜂老熟子脾于恒温恒湿箱(35±1℃,50±10%RH)中羽化,将出房24h时,随机选取带螨工蜂装入用作熏蒸容器的一次性透明塑料饭盒中(带盖,盖住严实不漏水),每盒30只工蜂,其中至少带有15只大蜂螨。

(2)甲酸熏蒸:在预试验的基础上,设置6.3μl(0.021μl/ml),12.5μl(0.042μl/ml),19μl(0.063μl/ml),25.2μl(0.084μl/ml)4个浓度,以25.2μl纯水为对照组,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

将相应量的甲酸或纯水装入指形管中,将管插入塑料饭盒盖子上,用酒精灯加热指形管,使甲酸全部蒸发,计时5min,撤去指形管,再将盒子放入恒温恒湿箱(35±1℃,50±10%RH)中,1 小时后统计大蜂螨死亡率,并观察记录初羽化工蜂的死亡情况。

大蜂螨死亡率=死亡螨数(只)/螨总数×100%

图1 甲酸熏蒸大蜂螨的熏杀死亡率

图2 甲酸熏蒸5min后意蜂成年工蜂的累计死亡率

1.2.2 甲酸对意蜂成年工蜂的熏杀作用:从3 群意蜂群中随机抓取工蜂,每群取3 盒,每盒30~50 只工蜂,将它们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使得每个处理组的3 个重复均来自不同蜂群。甲酸熏蒸处理5min,然后将工蜂转入透气的饲养盒,再放入恒温恒湿箱(30±1℃,50±10%RH)正常饲养,每天清理和统计死亡工蜂,每2 天更换一次50%蔗糖液,连续观察记录14 天。

1.3 数据处理

用SPSS软件对死亡率进行平方根反正弦数据转换后,再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甲酸熏蒸对大蜂螨的熏杀作用

用不同浓度的甲酸熏蒸蜂体上携带的大蜂螨5min后,结果表明,当甲酸剂量达0.063μl/ml及以上时,1h后大蜂螨的死亡率均达100%;当浓度为0.042μl/ml时,平均死亡率达60%以上;当浓度为0.021μl/ml时,平均死亡率为20%以上(图1),各组死亡率之间差异显著(P=0.0003)。随着甲酸剂量增加,大蜂螨死亡率增加,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2.2 甲酸熏蒸对意蜂成年工蜂的安全性

在2.1的测试中,来自大蜂螨严重感染的初出房工蜂,经所用4个浓度的甲酸熏蒸5min后,初出房工蜂均全部被击倒,而对照正常,说明甲酸熏蒸对蜂螨寄生严重的初出房工蜂有较强的致死作用。

对随机取自蜂群中的工蜂熏蒸结果显示(图2),在14d内,当甲酸浓度低至0.013μl/ml时,平均累计死亡率为5.7±8.2%,与对照(6.2±3.8%)无显著差异(P>0.05);浓度达0.05 μ l/m l 时,平均累计死亡率为26.8±41.9%,3个重复中的2盒,14d时,工蜂平均死亡率仅为5.3%和0;但第3盒处理1d后,52只有10只死亡,死亡率19.2%;9d时,又有23只突然死亡,9d的累计死亡率达75% ,与前2盒有较大差异。说明不同蜂群的工蜂对甲酸的耐受程度有较大差异。推测某些工蜂的生理病理特征使之对甲酸特别敏感,具体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甲酸具有很好的抑菌性,亦可用于杀虫,在农业上有广泛应用。甲酸杀螨不像氟胺氰菊酯等杀螨剂有良好的选择性,除主要用于熏杀无子时蜂体上的螨,或无蜂时封盖子脾内的螨外,还在蜂群中使用,但使用不当会伤及工蜂、雄蜂、幼虫以及蜂王[9]。为减少危害,就必须选择能杀螨而不伤蜂的剂量,明确安全的使用剂量,指导养蜂实践。

我们的试验表明,0.063μl/ml的甲酸熏蒸5min,可杀死全部大蜂螨。另一组试验也证明,处理2.5min,100%的杀螨效果(未发表数据)。尽管如此,0.05μl/ml的甲酸熏蒸仍可能导致部分工蜂死亡。Marine等(2006)试验显示,一个标准箱体内用50%的甲酸85ml,放在蜂群顶部自然熏蒸一天,可熏杀蜂体上90%~95%的大蜂螨,但有百余只幼虫和蛹被拖出,0%~25%的蜂群丢失蜂王。因此,甲酸熏蒸对蜜蜂仍会造成少量损伤。甲酸自然熏蒸使用简便,缺点是药剂使用剂量大,纯甲酸剂量相当于42.5ml/箱,大量药物剩余,而按本试验结果用的甲酸汽化熏蒸仅需3.3ml/箱,相差16倍。自然熏蒸在蜂群中药物浓度不均匀,剩余的强酸废弃物还可能污染环境。相比而言,甲酸汽化熏蒸可以显著减少使用剂量,提高处理效率,但需要使用汽(雾)化器。但甲酸杀螨的同时,仍会造成部分意蜂死亡,因此,减少单次使用剂量,缩短处理时间(如2.5min),增加熏蒸次数,有望减少对蜜蜂的损伤。对于断子期蜂群治螨应该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具体参数仍需进一步测试。

目前我们只检测了甲酸熏蒸对本地夏季意蜂工蜂的影响,观测时间2周,检测数量有限,其他地区和季节的工蜂由于健康背景状况的差异,耐受损伤的程度可能还会有差异。此外,由于甲酸对人皮肤、呼吸道等均有强烈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

猜你喜欢

工蜂甲酸菊酯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基于甲酸的硝酸亚铈微波脱硝前驱体的制备
小保姆成长记
勤劳的工蜂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甲酸盐中的甲酸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共沸精馏提浓稀甲酸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