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上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19-12-20彭婷婷
文/本刊记者 彭婷婷
贵州辣椒酱、洛川苹果……这些特色农产品越到过节卖得越红火。各大电商平台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大数据”均显示,农村电商发展呈现出旺盛活力。如,京东全站用户向3-6线城市发出异地订单数为去年同期的117%。“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地方特产“触电”,走得更广更远。
近年来,农村电商从无到有、快速勃兴,为广阔乡村架设起了重要的交易平台。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与农村的互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政策扶持下,农产品上行之路越走越宽,为农民群众带去了更多的致富可能性,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1774.3亿元,同比增长26.6%。2018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大型电商企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农产品促销、农资促销、网络直播以及各类庆丰收活动,直接带动农村优质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过200亿元。
但在繁荣的背后,农产品上行之路仍存在一些掣肘因素。业内人士分析,农村居住分散,农产品种类分散、规模不大,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并且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甚少,同质化问题严重等。
因此,一方面,应规范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如育种、种植、养殖、施肥、浇灌、除草、采摘等生产环节;规范产品采后的商品化处理流程,如仓储、分级、包装、预冷、检测、质量追溯等流通环节,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控制和标准化水平。
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品牌打造,与消费者建立信任联系。“作为茶叶销售商,与茶农、茶山、茶厂、消费者,以及区域经销商等基本上天天打交道。其实不仅是茶叶,每一个农产品售卖背后涉及的都是一整套产业链条,只有通过溯源、品控和品牌共同背书等方式,才能形成农产品生产的良性循环,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北京醍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艾艳芳表示,“农产品上行一定要聚焦地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认清自身的市场定位,制定有针对性的网络销售措施,做好长短期规划。”
此外,农产品上行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深化拓展产业扶贫领域,应支持推广互联网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以及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
依托于互联网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深层次地改变着,不断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