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物保护重要性的探讨
2019-12-20夏虹桂林博物馆
文/夏虹,桂林博物馆
1 导言
文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文物实施有效的保护可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以及向心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习近平进一步将文物保护利用与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紧密相联,在国际国内不同重要场合多次发表论述,强调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针对文物保护,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保护文物遗产,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的关系,为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文物保护的概述
所谓的文物,指的就是陈旧的、古老的、历史的,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与人类生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的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物质文化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文物可以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可移动的文物包括出土或传世的器物、古书画、古代纺织品、古代服饰等各种古代遗物,近现代民族、民俗遗物及具有革命意义的纪念性的遗物等。不可移动的文物,主要包括一些文物史迹,即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等。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是先人创造的物质和文化的双重遗产,是民族自信心的源泉之一,同时又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实物依据。但是经过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加上盗墓者的频繁盗取和无意间的破坏,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为了使得文物能够得到再次利用,让文物重新找回它所存在的价值,增强本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全民凝聚力;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加强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从你我做起,加强文物保护。
3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3.1 能够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
历史文物是中国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历史文物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当代文化软实力的承载实体之一。我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物,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我国是文物大国,文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价值极高,是中国文化最为宝贵的财富和传统文化的结晶。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不仅有利于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唤醒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同时也能陶冶情操,提高我国人民的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因此,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历史,这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负责,只有妥善保护好文物才能对得起后人。加强文物保护就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维系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条件,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另外,我国现存的许多文物也是对我国海域主权、地域主权以及水域主权进行表明的铁证;考古中发现的领海以及境内等文物,使民族团结力量更加充足,有效防止民族分裂等出现,对领土完整以及国家主权进行有效捍卫。
3.2 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强文物保护,并合理适度利用文物,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有利于带动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例如浙江在政策并无特殊、陆域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省份之一,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浙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传统。”另外,对于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文物对于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发挥着历史证据和科研借鉴的作用。考古学家就是通过一个个宝贵的文物,进行探究,勾勒出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生活情景,呈现在现代人眼前的,从而使人们对过去的未知世界有所了解。
3.3 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文物保护可以保护文物不被损坏,而且可以更好的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民族文化,也能向世界展示我们深厚悠长的历史根脉。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合理适度利用文物,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真正实现“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另外,加强对文物的保护,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文物是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财富,它可以反映出每个朝代的兴衰巨变,能够让现代的人吸取教训。对于青少年更是有重要作用,能够让他们学习前辈们的工匠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时也能提高全体人民的精神素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物是人们在不断的社会活动中保存下来的,其遗物以及遗迹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资源,需要不断加强保护力度,提升保护水平,实现文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保护目标。因此,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是我们现代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留给后世子孙的宝贵财富、资源;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