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线损的对策研究

2019-12-19刘汉伦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22期
关键词:降低线损损耗电网

刘汉伦

摘   要:线损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本文阐述了相关基本概念,从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总结和分析了产生线损的原因,在次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这些对策既有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提高功率因素,降低三相不平衡率,改造旧电网提高供电电压,缩减供电半径等技术措施,也有健全组织体系,制定降损指标等管理措施。针对电网运行中的最关键的人的因素提出了采用积极的鼓励性质的考评办法的措施。

关键词:降低线损  损耗  电网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a)-0164-02

在供电企业中线损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可作为衡量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采取有效的降低损耗措施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1  线损的相关概念

线损是指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损失的能耗,即电网企业所购进电量与其销售电量之间的差值[1]。线损率是电网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所损耗的电量与所购进电量的百分比。无损售电量是指损耗折算入销售电量中由用户买单的电量,一般情况下客户为专线供电,一般多为大型企事业单位。

线损可按不同电压等级,或不同的供电区化或者不同的线路亦或者不同的台区对损耗电能进行记录和分析。线损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技术和管理两类。技术因素中大部分是因为电网中的阻性元件通过热损耗消耗了能量及电感性元件[2],例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在运行过程中除自身消耗能量外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造成了能量的损耗同时使功率因素降低。用户产生的:单项负荷分布不均是导致三相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其不平衡率部分台区高于国家标准15%。计量方面产生的:计量仪表测量精度差误差大,计量仪表产生能耗。技术方面:电网中功率因素过低,电网中无功不仅严重影响电能质量同时也是影响线损的重要因素。在建成电网中损耗与输送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都有关系,当有功功率确定时,损耗主要取决于输送的无功功率。电网中无功主要是无功负荷的变化及无功潮流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变化的无功负荷进行补偿则容易出现电压波动。无功补偿不足时,需电网长途输送,则会产生较大的电能损耗和电压降落,调整不及时容易出现电网低电压降落。无功补偿过多或电网中的无功过多时,用户端电压上升,容易出现电网高电压运行,过多的无功返回电网也造成了电能损失。由于规划设计等原因造成电网中线路迂回,近电远供,变压器选型不合适,长期不能在经济运行容量下运行,电网中供电电压过低等。

管理因素中主要是由于线损管理组织体系、相关管理制度、员工岗位职责及相应的考评体系构建不完善造成了诸如:漏电、窃电、计量不准、抄核差错以及电网设备故障造成了电量损失。电能计量装置有效性未得到及时确定导致计量差错,电能计量装置损坏未及时修复等也是造成电能损耗的原因之一。

2  降低线损的技术对策

2.1 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

变压器是电网中的重要元件,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许多节能型变压器,如50kVA的配电变压器S11级的相对S7级的可降低30%左右的空载损耗,容量越大其降低的比例更高。在配电网规划建设,旧电网改造过程中尽量选择S11级的变压器可有效减少损耗。实行负荷归并,在用电低谷期或低谷时段将负荷按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原则归并,空余的变压器停运。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可依据以下原则确定:单台变压器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相等,其经济运行理论容量依据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比值的平方根与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之积确定;多台相同容量的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其经济运行容量约为单台容量的0.9~0.95倍,可依据负荷预测数据动态调整并列运行的变压器数量;对于容量不一致的变压器单独计算各台变压器的经济容量,尽量优先选择同容量变压器运行。

2.2 提高功率因素

为使额定电压下的无功平衡,可装设对应电压等级的无功补偿设备。该装置的选型要求既要满足电网无功电力平衡,又要满足下级台区的无功電力平衡要求,运行中要尽量减少远距离输送的无功。无功补偿设备以总分原则布置,即变电站进行总补偿,在配电台区实行分散就近补偿,依据分散补偿优先的原则运行。电网运行中的功率因素标准为农网0.8,高压供电用户0.9,其他0.85,运行过程中补偿后的效果尽量靠向标准值。电网中常见的补偿方式有:调相机补偿,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补偿。

2.3 降低三相不平衡率

整理按电压等级、供电区化、供电线路及供电台区统计的各种历史负荷数据,挖掘其负荷数据与统计口径内的各种影响因素,例如天气、节假日、工厂生产情况、商业设施运行情况等之间的关系,分析用户的用电类型及习惯,采用相平衡相关技术,分配每一相上的负荷使配变上不均衡的负荷均匀的分配到每一相,使其平衡度得到有效提高。负荷调整的方式主要有:人工离线调整,智能装置在线动态调整,分散不对称负荷等。人工离线调整是目前各地区配电台区广泛采用的方法,该方法需台区管理人员对负荷很了解,实施调整方案时需停电调整。

2.4 旧电网进行改造

对于旧电网依据供电区域内城市发展的情况及供电负荷预测的相关数据。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或者调整配电区域的供电结构,更改配电台区的变压器容量。电网电压提高后,若负荷功率恒定则电流减小,电网上的阻性元件消耗电能减少。针对大负荷,高损耗的线路,可增加线路分流,降低原来线路的损耗。针对供电半径过长的地区,可依据实际情况布设新站点或者将其负荷归并到临近站点以减少供电半径。对于点多面广负荷小的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可采用就近布置小容量变压器的方式,即升压运行又缩小供电半径的方式来降低损耗[3]。

3  降低线损的管理对策

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管理技术骨干任组员的降低线损攻关小组。通过分析目前线损的实际情况掌握一手数据,数据统计的原则按输变电线损应分压或分片进行,配电线路线损应分线或分台区进行。通过比较理论值与实际计量值找到短板环节。按售电量的组成分析线损,统计数据时刨除无损用电量用户,以获得有效可操作的指标值。以当前指标值为攻关初值,在此基础上形成月度相应目标值及超目标值超目标值,建立相应的KPI指标体系,包括部门级和岗位级,对相关部门及人员实行分级考核。指标体系以多奖励少处罚的积极的奖励性的指标值为主以此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定期召开降低线损的相关会议,及时掌握线损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降低线损技术分析会应每周召开一次,考评会每月召开一次。加强营业普查,定期对各种营业数据记录如:卡,账,票,证等进行清查。加强偷电漏电管理力度,定期轮换抄表员所管辖的范围,推进无线抄表系统改造,提高计量精度减少抄表错误。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检定,制定计量装置点检周期,点检标准并安排各抄表员定期对所辖区域内的计量表进行点检,主要检查计量表是否在检定周期内,互感器是否连接紧固无松动。

4  结语

本文总结了损耗的相关概念及产生损耗主要有技术方面原因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线损应根据配电网实际情况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出发,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提高功率因素,降低三相不平衡率,对旧电网重新进行规划改造提高供电线路电压,减少配电区域半径。建立健全相关组织体系,制定降损指标体系,采用积极的鼓励性质的考评办法激发员工降低线损的积极性的 降低电网损耗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倩.电网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与降损方案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0):27-28

[2] 于世明.10kV电网降低线损的措施[J].产业创新研究,2019(2):126-127.

[3] 杜瑜.有效降低农村低压线损的措施[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74-75.

猜你喜欢

降低线损损耗电网
穿越电网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电网也有春天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
抄核收降低线损异常分析及措施
大功率H桥逆变器损耗的精确计算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