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师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2019-12-19吴迪

大学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吴迪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人才培养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全日制学科教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研究生导师队伍不够强,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校校合作,加强师资建设;课岗衔接,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模式,完善管理体系;动态考核,创建多元评价;实践地方,注重思政教育的对策,以提升地方高师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地方高师;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2-0163-03

一、引言

1997年,我国招收第一批教育硕士,至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经走过了21个年头。这20多年来,各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教育专业学位特点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在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为今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我国教师教育办学层次的逐步提升,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学历要求逐渐提高,以教育硕士为主的教师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特别是在民族地区,英语基础教育和英语教师教育变革都需要高水平的师资作保障。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作为当今中国英语学科高层次师资的代表,已经成为推动当前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重新优化和创新英语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要问题。

二、人才培养现状

在我国众多高校中,地方高师是走一般本科高等院校的发展道路,还是另辟蹊径、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比如笔者所在的地方本科院校就是以师范专业为主的,师范专业是传统优势。贵州黔南的贫困落后,其根源就是落后的教育。师范类专业要想继续发展,就要培养更多的现代教师以满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中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学院调整了专业结构,对应产业的发展开设了跟茶、工程、管理等地方支柱产业和与新型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以便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立足黔南、服务贵州、面向西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研能力,扎根黔南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事业、服务贵州及西部地区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加强了全日制学科教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与建设,但还是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严格执行学位办关于培养方案的规定,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但必修课和选修课名存实亡。由于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时间短,学生第一年都在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没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选修课程成了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成了核心课程,这种情况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二)研究生导师队伍不够强

外国语学院5位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关注民族地区的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每位导师均发表有基础英语方面的教育论文,都主持有地厅级以上基础英语教育研究课题。然而,随着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不断扩招,其对导师的队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阶段具备研究生导师条件的教师较少,导师缺口较大。

(三)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英语成为人们的通用语。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应该在掌握英语语言能力的前提下,能阅读英文文献资料,了解学术前沿,具备检索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的能力。目前,学校图书馆只能免费向学生提供中國知网、维普、万方、独秀等数据库,英语专业期刊、专业外文图书资料严重缺乏。这与国家学位办对研究生关于外文资料的总阅读量应不少于15-20万英文词的要求相差甚远。

(四)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招生计划、录取方式、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许多制度障碍和政策困境。笔者所在的学校实行的是学校一学院两级管理模式,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各二级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等组成学科教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领导小组,二级学院设有学术委员会。研究生处主要是对学科教学教育硕士的培养以及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二级学院设有科研与研究生办公室,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教学事务管理、教学任务安排以及研究生实习实践安排等工作。虽然学校有各级各类管理制度,但由于监管、执行力度不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

四、对策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由此可见,国家对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给予高度的关注。然而,由于获得学位授予权的批次不同、各院校档次不同、生源质量不同等因素,各院校在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上存在差异与差距。

笔者认为,近几年地方高师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来提升质量。

(一)校校合作,加强师资建设

作为地方院校,在不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教学资源匮乏、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应该积极主动与其他同类地方院校、省属高校、211/985高校联系与合作办学,借助他们的优势资源、条件来合作培养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通过校校合作的模式,利用重点院校优势资源,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骨干教师,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或任课教师。同时,建立和完善导师遴选制度、考核方式、评价标准,切实选拔一批基础教育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导师,不断壮大师资队伍。

(二)课岗衔接,完善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外语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还要能用英语解决其他专业或部门的实际问题。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高水平的课程教学是发展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就不应该只是开设本专业的课程,还需开设相关岗位、学科的课程,让课程与岗位有效衔接,以培养掌握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扎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专任教师。要培养掌握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了解外语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黔南地区的基础英语教育现状、民族文化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具备在民族地区开展外语教学的人才。要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为目标,增加学生的百科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工作、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在设置课程前,应该对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能满足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需求的课程体系。

(三)创新模式,完善管理体系

结合本校研究生管理模式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以“研究生处一二级学院一研究生指导教师一研究生”为一体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不断加强二级学院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制定和完善各项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时,发挥学生自身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建立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对研究生进行统一管理、全面监管。我校以教育部(学位[2014]3号)《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以及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為指导,建立适合本校的学科教学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各培养学院在管理机构的成立、制度的建设、课程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的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外国语学院2014年开始招收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在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2016年,首届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全部顺利毕业,学生就业率100%,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高、满意度高。

(四)动态考核,创建多元评价

按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修订)》的要求,课程设置要体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主要有:外语、政治理论、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英语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英语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英语教学研究专题、外语教学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等课程。目前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方式,终结性评价最为普遍,也就是用试卷考核的方式来检测、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这对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就无从考证。应创建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考核评价范围,探索动态的管理考核模式,以提升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的整体素养与实践能力。

(五)实践地方,注重思政教育

教学实践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训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校外实践包括教育间隙、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等。其中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教案撰写、课件设计、板书设计、课堂用语等;教育研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阅读总结与反思、调研报告等。实践教学有规范的实践方案,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能按照实践方案有序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时间为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习为1学期。校内实训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教育见习在第一学期完成,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在第二学年完成。校外集中实习是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的。校外集中实习能使学生在实习中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体验和感受教师职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增强其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校外集中实习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独立工作能力。实习还能让学生了解目前的中学教育现状,让学生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此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探索教育规律,使自己成长为人民教育事业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教师。此外,实习还能全面检验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培养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质量,及时获得相关的反馈信息,以促进教学改革。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联系,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切实为解决地方政府的问题服务。应致力于培养地方需求的英语人才,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适合地方政府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通过课程学习、校内外导师指导、辅导员辅导、讲座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使得学生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发展认识,并把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能力,实现从学生到教师、从学习到工作的初步转化。努力培养思想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能胜任民族地区基础英语教学的高级中小学英语课程教师。

五、结语

贵州的基础英语教育非常落后,外语教师,尤其是高水平的英语教师非常匮乏,教师学历和教学水平存在双低现象。绝大多数中小学对高层次的英语学科方向教育硕士需求较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对学历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强烈的需求。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贵州毗邻的桂北、滇东、湘西等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英语教育非常薄弱,其对高水平的中小学英语教师非常渴求,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这些地区具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本文就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具体培养改革创新方案,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英语教师为目标,真正实现地方高师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与地方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对接,让“中学教师一英语教育硕士一中学教师”“教师职前一职中一职后”各个阶段的发展更为紧密,创新教师发展新模式,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语境化”特征。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唐维泽、段立作品
法国优秀硕士奖学金项目:France Excellence”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