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主-合作-探究”新模式下高校教学实践研究

2019-12-19杨继富黄小娜

大学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杨继富 黄小娜

[摘要]为避免“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构建和实践中出现误区,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完善后的“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学生的探究精神,同时指出在采用此模式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在设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环节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2-0027-05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科教学一直以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评价的最终目的,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淡化了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所获得的乐趣,从而造成了学生“混课”“逃课”的教学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动力不足,教学效果没有保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缺乏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学习氛围不高,学生没有充当起学习主体的角色等。因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新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是在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教学模式,它本着课程目标的新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练习中,开拓专业技能的外延,积极培养小组团结协作、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和学习习惯。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如:杨启发“引欲一激思一反馈一探究一拓展”个环节的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姜丹“易懂内容一自主学习,稍难内容一合作学习,难度较大一探究学习”的“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也有学者将“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步骤实施为:教师布置任务,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工完成,教师制订章节内容,学生通过课下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资料的搜集、写作及PPT的制作,课堂上主讲小组针对自己负责的章节进行讲解,学生对此提出疑问,主讲小组针对学生所提出的疑问进行答疑;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主讲小组所汇报内容进行点评,并从中发现学生的弱点;最后教师结合本章重点难点内容查缺补漏。经研究发现,“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培养、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自主一合作一探究”式学习的构建和实践中也不无遗憾地出现了一些误区:目标先行,教了再学,学生被动地向目标靠拢;精讲不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评价过于简单化,不能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等。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为避免“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构建和实践中出现误区,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为构建科学高效的高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实践。

一、教学实践简介

(一)“自主一合作—探究”教学新模式介绍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完善后的“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此新模式与其他学者的模式不同之处在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安排上。本新模式的自主学习时间放在了课堂之上,避免学生课下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本新模式自主学习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质疑与教师梳理重难点三个环节,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质疑能力,教师重难点的梳理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合作学习分为生生合作与师生合作,首先教师根据章节内容设置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解决问题,称为生生合作;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学生质疑的问题,在教师进行重难点梳理过程中仍无法解决的,教师就应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引导,称为师生合作,此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协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学习与以往的“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不同之处在于教师事先根据所讲章节内容,设置一具有探究性的学术问题,或者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时仍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安排在课下,学生以作业的形式来展示探究结果。此种方式既丰富了学生的作业形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后的“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图所示:

1.实践对象及学情分析:实验对象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6级体育教育本科學生。由于受地区和专业特点限定,学生文化修养水平低于其他专业学生,在理论认识水平、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上表现得也比其他专业学生要差一些,从而使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不过,体育专业的学生待人坦诚、性格外向,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有较强的耐受力等健康的心理因素,可塑性比较大。

2.实践时间:2018年12月13下午14:00~15:50。

3.实践内容:《教育学》第九章德育的内涵、意义、任务、内容及过程。

二、教学过程及环节设计

(一)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时间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以及难度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由于我校上课时间每一节课为50分钟,所以一般自主学习时间安排为20~30分钟。如德育的内涵、意义、任务、内容及过程这一章节,内容不多,难度适中,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规定在20分钟,且要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将疑难问题写在教师事先发放的空白纸上,以便于教师在梳理本章节重难点时有针对性地解决。

2.自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要掌握德育的内涵、德育的意义(作用)、德育的任务和内容、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等知识点。

3.学生20分钟自主学习后教师利用30分钟梳理该章节重难点,并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与答疑。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该“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时间为40分钟。具体设计与实验过程如下:

1.生生合作(20分钟)。教师根据所讲章节内容出示事先设计好的案例,通过生生合作来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本节课设计的案例为:

课堂上,老师“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了,他问学生:“春游时,你带了两只梨,而同学小明却什么水果也没有带,这时你会怎么办?”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让一只最大的梨给小明!”老师笑了,因为这节课成功了!可是,他刚回到办公室,学生就来反映有两个小朋友吵了起来,为的是争抢一只稍微干净的皮球玩。

问题:该案例中为什么会发生知与行背离?如何解决知行的背离?

通过前后桌四人为一组合作学习10分钟后,教师随机抽取小组成员汇报合作成果。

生1:发生知行背离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在讲述“孔融让梨”故事时没有将故事中的德育行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让皮球、让苹果等。解决知行背离的方案为教师应在德育过程中将德育内容延伸到现实中的方方面面。

生2:发生知行背离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在讲述“孔融让梨”故事时缺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环节,解决知行背离的方案为教师应在德育过程中进行情景模拟。

教师总结:道德教育不能将儿童看作是一个容器,将我们认为正确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价值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意志等往他们的大脑中一味灌输。儿童也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能动的主体,他们也时时刻刻在与社会接触,他们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社会活动中获得社会文化价值的影响。因此,教育根本的策略就是能为儿童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到这些背景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

2.师生合作(20分钟)。在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发一张白纸,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问题需与章节内容相符且具有价值性。

师生共提:围绕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根据本章节内容,谈一谈当下的德育问题。

许多学生可能对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过程了解得不够具体,教师鼓励学生将此事件发生的前后还原给所有学生,之后许多学生进行了积极发言:

生1:女乘客缺少最基本的文明素质与法律知识。由于没有听到下车通知,而要求司机在不该停车的路段停车,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与司机交谈,这在香港是被明令禁止的,何况动手打司机,更是难以想象,那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触犯我国法律的行为。

生2:公交车司机更应坚守自己的职业规范并弘扬职业道德。公交车在行驶中,乘客的生命均在司机的掌控中,即使遇到无理的乘客,也不要冲动,要先把车停稳,再报警处理。保护乘客的生命远远重过与女乘客的扭打。相对于失去生命,受点委屈又如何?

生3:乘客的安全意识与公众意识过于淡漠。当看见女乘客与公交司机发生冲突,为什么没有人上去干涉,进行阻止与劝说真的是与自己无关吗?真的没有意识到公交车失控的后果吗?人与人之间真的是如此冷漠吗?

教师: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涉及女乘客、公交车司机、公交车其他乘客道德问题,如果每一个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此事件就不会发生。希望每一位同学学过本章内容后,将自己所形成的高尚的道德意识贯穿于自己的道德行为中,真正地达到知行合一,为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做出努力。

这一问题联系了当今社会热点,又与本章节的德育的内涵、意义、任务、内容及过程相关,让学生们有话可说,是一个较具有价值性且有意义的问题。合作学习环节既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引起学生对社会焦点的关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形成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学习氛围。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本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实践与科研等能力,教师可结合学术界对此章节的研究趋势提出相关探究性问题。

教师出示课题: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教师讲述此课题的研究背景:贵州是多民族聚集之地,有49个少数民族世居在这片土地上,侗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在此男耕女织、薪火相传,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厚重多姿又弥足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少数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英雄史诗、节日文化、民族信仰、革命历史、谚语俗语等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德育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它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反腐倡廉工作的展开,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姿多彩,其中所蕴含的德育性内容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以此来丰富我国国民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和方式,并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力量。

探究要求:(1)探索自己所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都有哪些(如是汉族,可以选择一个比较感兴趣的少数民族);(2)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3)形成一篇小论文。学生课下进行探究学习。

三、实践结果分析

对我校2016级体育教育本科学生采用完善后的“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进行实验,现将实验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本节课一改往日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避免了教师黑板前面夸夸其谈,而学生忙于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贯彻了以生为本的新教改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节课前20分钟学生主要根据教师所展示的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把疑难问题记录到教师事先发放的空白纸上。实验发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没有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后30分钟教师梳理本章内容的重点难点时,学生比以往听得更认真更仔细,并且根据教师的讲解把写在空白纸上的疑难问题逐一解决;第二节课前30分钟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组学生都在认真地讨论,并且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展示探究课题时,每个学生都认真地进行质疑,并为课下探究做好准备。总之,“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的运用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气氛活跃

“沉闷”这一词语似乎已成为大学课堂的代名词,很多教师反映上课期间学生缺乏兴趣,教师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但讲桌下的学生们却无精打采,教师问什么,台下一片沉寂,甚至学生把头压得很低,生怕教师提问到自己。有的教师打趣道,大学的讲堂只是教师在演独角戏。实验前,本班的课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试验后发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又争先恐后地汇报小组的意见和建议,一改往日死气沉沉的画面,这不仅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更能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了条件。

(三)质疑能力得到培养

“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如机器,缺乏自己的思想。而“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的运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梳理本章节的重难点过程中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的疑难问题,在质疑环节中学生提出的未能解决的疑问,则在师生合作学习中进行解决。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如:在本节质疑环节中有学生提出“学历越高是否代表一个人的德行越高”的疑问。大家通过“马加爵事件”以及近段时间出现的“霸座男事件”来阐述并不是学历越高就代表德行越高。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学生也谈到了目前我国教育所出现的不良现象,如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略了学生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终身学习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新教改的理念同样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应有的学习常态,但目前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致使面对新知识新理念而无所适从。所以,“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实验结果发现,刚开始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布置学生下课预习,而到上课期间发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从未预习,教师上课五分钟后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许多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后,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自主学习的状态,并且效果甚好。比如教师在讲解本章节的重难点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对本章节的重难点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并通过合作学习等方法得到解决。“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当今社会对团队协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的成就不仅靠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团队力量的支持,如果光靠个人很难取得较高的成就。而与人学会合作不仅能提高团队的力量,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帮助。“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中的合作环节就是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实验结果表明此环节通过分小组进行探讨,大家集思广益,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解决学生的知与行为什么会背离问题时,有一小组在探讨中给出了答案,说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的指导,提出教师应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知行的统一。在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小组成员又举手补充说知行背离的原因也有教师对知识讲解得不透彻,教师只是为小朋友讲述了“孔融让梨”,而不是让皮球等,因而导致下课学生争皮球的知行背离现象,所以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详细、具体且善于引导。

(六)探究精神得到培养

我国的教育目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就是学生要具有探究精神。“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所出示的课题“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就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在探究这一课题时,学生首先要学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探究,如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其次,学生要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从而发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最后,学生写小论文对学生探究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

四、实践结果探讨

“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的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学生的探究精神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实验结果还表明在采用此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素养方面

(1)知识方面。要求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对本章节知识点了如指掌等。(2)技能方面。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善于答疑的能力、善于总结的能力、教育机智能力等。(3)答疑阶段注意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位学生。(4)善于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环节方面

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首先要出示本章节的学习目标以及本章节的重难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判断哪些内容需要精读,哪些内容需要略读等。最后教师要观察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如:是否有学生玩手机,学生是否有做小动作的习惯,学生是否有走神状态,是否有学生东张西望,是否有学生说话等。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自主学习的态度,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

(三)合作学习环节方面

在合作学习阶段,教师首先要善于组织学生,把学生合理分组。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小组在合作学习时,有一人要做记录,汇总大家讨论的方案,以免大家讨论后面的而忘记了前面的。最后,在汇报小组讨论的问题解决路径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启发学生,并且在每小组汇报后给予及时的总结。

(四)探究学习环节方面

本阶段的探究性问题可以由学生先提出,师生共同协作选择出较具意义的探究性问题。或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本章节有联系的探究性问题,由学生课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形成小论文上交批改。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探究,比如探究此课题需要采用什么方法,探究文献如何搜索,如何组织和选择有用信息等。学生形成探究成果后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批阅与指导,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足与长处,长善救失,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总之,“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新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培养,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教学模式真正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中以教师的满堂灌与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的局面,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有效途径。高校教学中学生“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模式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自主探究这一个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处理好教师的引导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去努力、用心营造宽松、愉快、良好的教学氛围,积极寻求开放、生动、富有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实施引导、鼓励、赏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他们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