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 大唐的“救火队长”
2019-12-19慕乔
慕乔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在豆瓣上获得了8.6的高分,证明了这部“古装反恐剧”的成功。剧中长安城危在旦夕,局势纷繁错杂,城中的神秘机构——靖安司,犹如一个高速运转的CPU,不断获取情报、解读秘密,为在外拼杀的张小敬提供关键信息。掌管这样一个部门,需要的是运筹帷幄的智慧——靖安司司丞李必,永远紧锁着眉头,冷峻的眼神像手术刀般精准切开隐匿的案情。
李必的历史原型李泌,不仅是这十二时辰里长安城的主心骨,更是历经四帝、大唐王朝几十年的主心骨,而且确实如剧中的李必所言:“大唐的长远,有我。”李必的扮演者易烊千玺与李泌年龄接近(李泌当时21岁),气质相仿——自信孤傲,思虑重重。这位少年神童,在中唐乱世中不但保全了自己,更无数次挽救了大唐——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我来只为救国,并不当官”
靖安司,统领旅贲军,负责长安城防,由剧中的何监(小说中为贺知章)和司丞李必执掌。靖安司背后是太子李玙,而李必看得透彻:圣人唐玄宗有意要交给太子重任,考验其能力。
靖安司是马伯庸在原著小说中虚构的部门,其基础却是源于真实的历史:李泌和真实的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李泌,李亨就难以坐稳帝位。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李隆基一败涂地,逃离京城,并在马嵬坡处死杨贵妃。太子李亨在灵武城即位,一边攻打叛军、收复失地,一边要笼络人心、稳定局面。他当时最缺的是可以镇守大局的辅弼大臣。而李泌就在此时千里迢迢穿越危险的敌占区,来到他身边。
李泌出生在官宦世家,自幼聪敏过人,博涉经史,很小便以“神童”形象示人。《三字经》中有句话:“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其中“莹”是指北齐祖莹,而“泌”就是指唐朝的李泌。李泌很小就因才华过人而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封他为翰林待诏,与朝中重臣张说、张九龄、贺知章等成为忘年之交,作为东宫属官,他还奉命陪伴太子李亨。
在剧中,李必向张小敬自我介绍时提到“九岁与太子交”,二人确实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铁到什么程度?史书记载:“出则联辔,寝则对榻。”出门一起坐车,睡觉两床相对。无论是从亲密、信任程度,还是论能力,李泌都是李亨身边最重要的辅佐重臣。只不过剧中的李必喊着“我要当宰相”,现实中的李泌却拒绝了相位。当李亨要拜李泌为右相时,李泌自称道教“山人”,不能当官。但他仍留在军中参与国务、军务大事。当时,发往各地的公文,几乎全部出自他的手笔,史称“权逾宰相”。
这是故作清高吗?并不。其实李泌考虑得更为深远——他看到安史之乱的乱源之一,就是李林甫霸占相位,而众多大臣包括安禄山在内,都觊觎相位,勾心斗角,使得朝局乱相层出,纷争不断。
李泌拒绝相位,第一是向身边大臣宣示:我不与你们争权夺利,所以你们也别来阻碍我挽救大唐;第二是贬低相位的价值,告诉想要争夺官爵的人——当不当官不重要。
这就是李泌的过人之处,官爵在他眼中如同浮云,但做大事所需要的力量,他绝不外让。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面对安史之乱下的破碎山河,悲观人心,李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判:两年之内,天下无寇。
别人看到的是安禄山、史思明的铁骑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李泌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他看到叛军仍然以安禄山的老巢范阳为中心,夺取金银、掳掠妇女都往范阳送去,没有图谋天下的野心,鼠目寸光而已。他看到百姓痛恨叛军作乱,忠臣良将仍然可堪重用,只要筹措得当,敌人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李泌向唐肃宗李亨献上了史上著名的一条战略:不要贪图攻占长安、洛阳两座京城,而是派大将分两头出,和主力军队形成三角攻势,让叛军来往奔波于两京之间,消耗掉他们的有生力量。但李亨巩固帝位心切,希望赶紧占领京城好名正言顺地当皇帝,不听李泌的计策,坚持要迅速攻占长安。李泌当然也日夜思念长安,只是他意识到,一定要彻底摧毁叛军在范阳的老巢,攻占长安才有意义。
果然,肃宗虽然胜利收复京城,但叛军势力仍然在范阳盘踞多年,而朝廷已经有心无力了。跟着肃宗李亨收复长安之后,李泌要求赋闲归隐,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在平叛过程中已经招来太多嫉恨,留下难有作为,只有危险。
《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穿梭城坊,奋力拼杀,李必却安然坐镇靖安司中。真实的李泌一样坐镇军帐,却能眼观天下,将全局了然于胸,这正是他又一过人之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的智慧总能比敌人多算一步。
大唐 “救火队长”实至名归
如果要给李泌起一个外号,那就一定是“救火队长”。电视剧中,李必要挽救面临“阙勒霍多”火劫威胁的长安;历史中,李泌还经常要处理各种千钧一发的危机,哪里起火就能在哪里看见他的白袍衣带。
唐德宗即位不久,陕州的一名武将杀了陕州节度使,要求朝廷任命自己为节度使——这明摆着欺负刚刚坐稳的新帝。德宗命李泌去處理这事。“救火队长”李泌连一名“救火队员”都不带,千里走单骑来到陕州军中。
他一入军帐,对上门求见的人一概不见——那些来告密的、求情的人,统统吃了闭门羹。李泌只见了叛将本人,告诉他:我不带兵剿你,也不追究你,带着你一家老小逃吧。叛将果然立即投降出逃。
李泌知道,以当时的军事形势,围剿叛将志在必得——这一点对方肯定也心知肚明,双方动手只能是拼个鱼死网破。于是他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段,避免了成千上万人的流血牺牲。
在唐德宗怀疑驻军江南的大将韩滉有异心时,李泌力谏劝阻德宗,再三保证韩滉的忠心。韩滉得知之后,赶紧向长安输送大量粮食,既表明了忠心,又缓解了长安的灾荒。吐蕃帮助平息朱泚之乱后,前来索要土地,德宗准备赐予,李泌却坚决反对,并最终成功制止,避免了分裂国土的无穷后患。
李泌年轻时拒绝相位,却在晚年接受唐德宗任命,当了宰相。这是忘记初心、晚节不保吗?不,岁月没有让李泌变得老眼昏花,而是更加睿智,他总是能准确判断时局,善于改变策略。
李泌对唐德宗有着冷峻深刻的观察:猜忌心强,又刚愎自用,即位之后,功臣怕要遭殃。为了挽救大唐,六十余岁的李泌打破了不任宰相的许诺。唐德宗对他说:你如今拜相,切不可报仇。有恩要报,我可以帮你报。李泌说:我一向修道,不与人结仇,也没有什么恩要报,只对陛下有一个请求:勿杀功臣。果然,之后李泌总是在德宗猜忌大臣时,挽救他们,稳住国势。正如《长安十二时辰》中易烊千玺咬着牙说出的那句台词:“当不讲的规矩,不讲。”为了挽救长安、挽救大唐,李泌可以打破修道的规矩、打破官场的规矩。
剧中的李必用十二时辰挽救长安,历史上的李泌用一生无数次挽救大唐。从那个眉头紧锁的少年到后来须发苍苍的元老,这名“救火队长”的过人之处,是面对责任时勇于担当,且有足够的能力担当。大唐有他,是天下之福。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大唐的百姓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