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禁炒“高考状元”应成为社会共识

2019-12-19张玉胜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9年8期
关键词:重奖高考状元升学率

张玉胜

5月6日,在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进一步优化考试服务,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教育部再次祭出“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的禁令要求,凸显其整肃包括“状元热”在内的高考歪风的决心与诚意。但鉴于热炒“高考状元”背后存在的利益考量与功利思维,落实这一禁令就不能只是教育部门的单打独斗,而应是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媒体等在内的各界联动之事,尤其要让其成为人人自觉“说不”的社会共识。

从表面看,宣传“高考状元”,似乎为同龄人或学弟学妹们树立起学习榜样的励志效应。但细究其不合理、不公平之处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弊大于利则显而易见。比如,高考通常只是考查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能力,其成绩并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实力,尤其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品德素养。过分炒作“高考状元”,难免会给社会和学校传递出“一俊遮百丑”的偏颇信息,此举显然偏离教书育人的教育主旨。

由一次性考试遴选出“高考状元”,这无疑只是个小概率的偶然性事件,“高考状元”的能力未必就一定优于只差一两分的同龄学子,热炒“高考状元”难脱“成王败寇”的思维定式,对同样付出辛勤努力并取得不错成绩的多数学生颇显有失公平;高考不过是取得继续求知学习机会的一次入场比赛,仍属人生之路的初始阶段,是否成“人才”还需经社会实践检验,毕竟从“高考状元”到“职场状元”还有不小的距离,让孩子过早背负过多的名利之累,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成才都未必是件好事。

禁炒“高考状元”,“高考状元”的母校、考取的高校责无旁贷,毕竟这是关乎素质教育和教书育人的大事。但个中的利益考量则需要从思想上摒弃和制度上规避。比如,借炒“高考状元”扬名声、揽生源,对相关校领导和任课教师论功行赏、提薪升职等。落实“禁炒令”,还需有效摆平相关的利益诉求。

政府的带头效应不可或缺。某校出了个“高考状元”,高兴的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門,更有希冀获得政绩的政府官员。教育部的禁令不能只对学校有效,更应对政府具有约束力。拿纳税人的钱重奖“高考状元”,不仅不合理、不可为,更应受到问责查究。政府还需严令新闻媒体,不得为热炒“高考状元”摇旗呐喊和推波助澜。

至于企业以赞助或慈善的名义重奖“高考状元”,虽不无支持教育和激励学子的善意初衷,但客观上却起到了为热炒“高考状元”风潮添柴加火的助推效应。政府应引导他们从追求捐资助学效益最大化、作用长期化、发放公平化的更深层面,通过入情入理的分析与疏导,让其将重奖“高考状元”的奖学功能逐渐移植到对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和贫困学生扶助上来。

猜你喜欢

重奖高考状元升学率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高考状元经验分享:虔诚耕耘 淡定收获
“高考状元”的冲刺经验
重奖污染举报凸显环保共治
谨防重奖“状元房”催生教育乱象
请别再捧杀“高考状元”
重奖一线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高考状元为何变成流浪汉?
“重奖”之外更需长效制度设计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