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导率的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技术改进策略

2019-12-19段丹丹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22期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导率

段丹丹

摘   要:锂离子电视对于电导率的要求较高,强化对有机电解液的关注,并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技术改进,对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质量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导率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并结合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需要,制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技术改进方案,对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制备和使用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导率  锂离子电池  有机电解液

中图分类号: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a)-0083-02

有机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因素,从电导率的角度对有机电解液加以研究,并结合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需要,制定技术改进策略,是目前很多锂离子电池技术研发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1   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电解液溶剂粘度存在不足

电解液的溶剂粘度是影响其电导率的关键性因素,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制备和应用情况来看,电解液具备越高的溶剂粘度,其电导率就越高。从当前市场环境的主体需求来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对于电导率具备很高的需求,这就使得其溶剂的制备一定要在自身的特性方面取得进展,才可以完整地适应电解液的制备需要。但是,部分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在溶剂粘度的控制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对锂盐浓度变化情况的有效分析,阴离子半径的调查也存在无法凭借电解液粘度的变化趋势进行溶剂粘度的控制。还有一些锂离子电池在进行有机电解液的制备处理过程中,对于介电常数的分析存在不足,尤其在进行有机溶剂选择的过程中,缺乏对粘度状态的有效分析,导致电解液溶剂粘度的设计工作难以凭借介电常数的分析得到改进。还有一些电解液的应用人员虽然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有机溶剂应用需求具备一定的重视,但缺乏对锂离子电解液溶剂构成情况的关注,无法在混合溶剂应用的过程中实现对电解液溶剂粘度的精准把控。

1.2 缺乏对电解液相容性的有效分析

电解液的相容性对于电解液的应用价值具备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一些锂离子电池在进行自身的技术分析过程中,对于电解液的相容性分析存在不足,尤其在进行电解液与电极之间的技术控制过程中,缺乏对电解液的必要技术改进,难以为电解液充分适应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调整需求提供帮助。部分电解液相容性分析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对于有机电解液的应用机理考察存在不足,尤其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分析不够全面,这就使得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技术应用存在不足,难以为锂离子溶剂充分适应电解液界面的技术控制要求提供支持,也使得电解液溶剂难以在电导率方面得到优化。一些电解液在进行相容性分析的过程中,对于电极的状态研究存在不足,尤其对于电极之上是否存在过度消耗锂离子的情况认知过于简单,导致很大一部分电极和电解液很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而固态的钝化薄层也会对电解液的相容性带来不利影响。一些电解液的相容性分析对于电阻的情况研究不够全面,尤其对于锂离子电池的界面电阻状态缺乏完整的研究,导致有机溶剂的应用在电压的控制方面取得进展,不利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进一步技术改良。

1.3 锂离子电池有机溶剂的使用合理性不足

一些锂离子电池在进行有机溶剂的应用方案设计过程中,对于溶剂的电化学稳定性分析不够完整,尤其对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熔点重视程度较低,导致有机溶剂的使用难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电导率优化需求,无法为锂离子电池具备更高水平的使用性能提供帮助。还有一些锂离子电池在进行不同类型的有机溶剂研究应用过程中,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溶剂构成情况重视程度较差,缺乏对有机电解液应用情况的必要分析,导致有机溶剂无法有效的凭借自身成分的有效调节实现对使用方案的改良设计,难以为锂离子电池具备更高水平的使用质量提供帮助。

2  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技术优化策略

2.1 提升电解液溶剂粘度控制合理性

首先,锂离子电池的技术人员需要对溶剂粘度的情况进行完整的分析,使电导率的控制工作可以更加成熟完整的适应锂离子电池的具体制备及应用需要,为有机电解液更好的制备电导率控制方面的优势提供支持。一定要强化对电导率变化趋势的重视,尤其要对电解液粘度变化对电导率带来的具体影响进行完整的经验总结,以便锂离子电池的之别可以在有机电解液的有效调节之下得到技术改进。要对锂离子电池的锂盐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尤其要将阴离子的特征作为一项重要因素进行对待,使电解液溶剂粘度的控制工作可以精准分析锂盐浓度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设置,提升电解液粘度的综合性控制水平。要对有机溶剂的介电常数情况进行精准的总结,尤其要将有机溶剂粘度所具有的多方面影响力进行完整的分析,使电解液在进行溶剂粘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介电常数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予以对待,保证电解液溶剂粘度的控制工作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要强化对电解液有机溶剂混合情况的关注,并对混合技术应用之下,介电常数对锂离子电池的具体影响进行完整的分析,使锂电池电解液的技术控制可以在电导率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得到精准判断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2.2 提升电解液相容性分析应用质量

在进行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相容性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将电极的匹配情况作为主体因素加以对待,尤其要是电解液的相容性考察工作可以具备顺畅的执行条件,使锂离子电池可以在电解液的优化调整之下得到技术改良。在进行电解液的相容性分析策略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电解液与电极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尤其要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使电解液相容性对电导率的影响可以得到全面的识别与总结,为调整电解液的相容性提供帮助。在进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分析过程中,需要强化对锂离子电池极性非质子溶剂情况的重视,并使电解液的反應可以保证与电极的客观状态相符合,为电解液相容性的优化调整提供支持。要强化对电极表面形态的关注,尤其要对电极之上所覆盖的固态钝化薄层所具备的影响力进行全面的识别,使锂离子电池可以较为完整地实现对电解液相容性的判断,并使锂离子电池的电导率优化策略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优化设计。

2.3 提升锂离子电池有机溶剂使用合理性

锂离子电池需要对有机溶剂的基本属性进行完整的分析,尤其要熔点等影响有机溶剂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科学的总结,使锂离子电池在制定具体的有机溶剂应用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将碳酸酯等关键性物质进行完整的应用,更好地提升有机溶剂的使用质量。

3  结语

强化对电导率的研究,可以使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研发具备更加丰富的经验。因此,加强对电导率这一重要因素的分析,从电解液的角度,制定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改进策略,对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性研发水平,优化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制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庆富.锂离子电池用耐热隔膜和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

[2] 路高山.三氟乙基碳酸酯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5.

[3] 邓方立.PVDF基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4] 胡瑞.锂离子电池高压电解液的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5] 丁远雷.锂离子电池高安全电解液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锂离子电池电导率
东华大学在碳纳米纤维孔隙率及电导率方面取得新进展
基于比较测量法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电导率检测仪研究
低温胁迫葡萄新梢电导率和LT50值的研究
辽阳市地下水电导率特性研究
我国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高电导率改性聚苯胺的合成新工艺
电导率法快速测定榨菜盐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