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级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2019-12-19苏丽萍段志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年级组医患条目

苏丽萍,王 贞,段志军,杨 冬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

医学事业发展到今天,诊疗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诊病和治病,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过程有更高的需求,希望更多地参与到诊疗过程当中。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应该有扎实的临床技能,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了解不同年级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及特点,将有利于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本研究参考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SEGUE量表)制定医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自评表),对我校部分三年级及四年级七年制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年级的特征及差异,为有效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三年级及四年级部分医学生。

2. 研究方法。通过填写医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自评表),从医患沟通启动、信息采集、对患者病情或诊疗操作的解释、对病人的体谅及医患沟通收尾等5个维度共25个条目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考核,每个条目设4个层次(不符合,勉强符合,比较符合,符合),分别赋分1~4分,总分100分。所有自评表均独立填写,匿名提交。

3. 统计学方法。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统计方法主要采用卡方检验及2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 问卷基本构成。 发放问卷183份,收回183份,除去填写不完整问卷4份,有效问卷179份,其中七年制三年级组35份,四年级组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81%。

2. 不同年级自评得分情况。 四年级组的平均自评分为86.73分;三年级组的平均自评分为75.60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医患沟通能力自评得分结果(分)

3. 不同年级自评分项评价情况。 分别计算各年级组自评表中每一个条目的不达标率(勉强符合+不符合所占百分比),单项条目以≥15%设定为不达标。结果显示,三年级组不达标条目达到16项之多,而四年级组不达标条目仅4项。两个年级组之间,第2、3、4、6、7、8、9、12、16、18、19、21和24等条目不达标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见表2)。

三、讨 论

本研究通过医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自评表)对我校临床医学七年制三年级及四年级部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调查摸底,结果显示四年级得分明显高于三年级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年级医学生比低年级医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医患沟通技巧。目前,各大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逐渐重视,部分院校甚至开设了专门的医患沟通课程,使得高年级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明显提高[1]。此外,诸如礼貌称呼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安慰患者、交流时语气和蔼等分项自评分两个年级均比较理想,提示即使是三年级医学生也开始懂得尊重患者、有保护患者隐私意识。

表2 不同年级自评分项不达标率比较结果

自评表从医患沟通启动、信息采集、对患者病情或诊疗操作的解释、对病人的体谅及医患沟通收尾等5个维度共25个条目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考核。四年级组不达标条目主要集中在对疾病相关的理化、生理、心理、情感因素的询问及对患者的非语言性暗示反馈能力不够,这一部分内容对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关爱意识有更高的要求,绝非死记硬背,需要在交流过程中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互动,需要有仁爱之心,这部分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今后高年级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点。三年级组不达标条目明显增多,涉及到5个维度的16项内容。其中诸如说明问诊目的、介绍问诊查体过程、自我介绍、核实获得的信息、解释诊断性操作目的、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患者致谢等医患交流基本内容均有较多学生未达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低年级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明显存在欠缺。究其原因,一方面,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反复临床实践,实践越多,技巧越娴熟。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大部分临床基础课及临床课设在三~四年级,低年级多以基础课程为主。三年级阶段刚刚从基础课程学习转向临床基础课程,因此接受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及实践相对较少,缺少技巧及意识;另一方面,也提示带教老师对低年级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学引导和教学意识还有待加强。

目前,对于高年级医学生,尤其是实习期,除了注重培养临床基本功,在职业素质、医学人文及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已成为各大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低年级的医患沟通能力教育仍显不足。是否有必要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医患沟通能力教育?以何种形式开展?不少高校教师已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有教师认为在医学教育的初始教育阶段,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期间就应加强人文教育、心理学教育,重视医学生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应反复强调沟通能力和技巧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使其端正态度[2]。也有研究者提出早期接触临床对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有促进作用,通过临床实践课、观摩课、学习兴趣小组、假期见习、社区联谊、义务医疗服务等形式接触患者,是实施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训练的有效途径[3]。近年我院试行了班导师制度,医学生进入二年级时,由临床及教学经验均丰富的高年资教师担纲,引导医学生早期认识临床、接触临床,提升医患沟通意识及职业素养,取得了一定效果。此外,南华大学提出了医患沟通不断线教学模式。在大一阶段安排临床参观学习、播放医疗纠纷案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状态,认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在三年级阶段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讲座,组织学生预见习,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医患沟通及职业素质技能教学、出科时进行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考核[4]。这种相对完整的渐进式教学评价模式值得借鉴。

总之,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能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医患矛盾,是每一名医学生应该掌握的综合技能之一。而医患沟通又是一门艺术,存在技巧和经验积累,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从踏进医学院校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如何引导和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如何针对不同阶段的医学生开展医患沟通教育,如何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评价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都是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需要思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年级组医患条目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踢毽子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浅谈幼儿园年级组管理与教研组管理的利与弊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