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
2019-12-19李彦青
李彦青
(河北省保定市环境保护局清苑区分局,河北 保定 071100)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又称“分析报告会计”,使用对象是组织内部的管理者。管理会计是根据内外部环境基于本单位远景发展上,进行科学预测、规划、预算及内控方面,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上,利用管理会计理论和计算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而进行全面分析与整理、加工与提炼的管理工具,为管理者降低运行成本、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影响,共同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最优预算与决策,改善经营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是构成会计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对管理会计体系提供的信息以及应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
当前,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担负着国家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角色,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拨付。因此,新修订颁布实施的《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取得、分配和使用等预算工作更加严谨规范。传统预算大多以财务指标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紧盯考核的指标容易出现短期化行为,使单位的短期行动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相脱节,资源分配也无法与国家长期战略紧密配合。然而,管理会计则是在财务相关数据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分析预测,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为单位内控管理人提供更加准确的财务与管理信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执行预算标准,纠正预算过程中发生的偏差及问题,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特别是在预算的执行和控制过程中将单位目标、规划和全体员工的个人目标联系起来,进行全过程的互动管理,避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短期行为和次优化选择,有效的激励全体员工更加关注单位目标及全社会的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及员工共同发展进步。为此,管理会计有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防范各类风险。
(二)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升资金运转效率
日前,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型职能也在向服务型职能转变,意味着服务成本处于递增趋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注定靠国家单一的财政拨款,支付模式依然采用集中支付和授权支付。假设在资金与资源使用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优化配置、科学合理预决算,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进行资金运作,必然会造成国有资产浪费与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遏制行了政事业单位服务效能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安排大多数根据上一年资金收付使用的情况结合下一年工作,进行规划和编制下一年资金预算,势必会继续发生资金浪费或运作使用效率低下的改观。而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预算的科学有效性,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有效地规范和避免预算执行中发生各种情况,落实绩效考核体制作用,使每项业务收支合法,保障所有资金达到高效运转。
(三)有利于减少我国财政压力、提高公共服务职能水平
据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调查研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和人员过多,财政支出与使用方面存在着不符合成本效益和适用性原则,造成财政压力过大。同时,2016 年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做好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此次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 年底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完善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和应用,强化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科学合理地利用管理会计理论内涵,对财政资金科学预算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使每项业务资金方面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以及《行政机关财务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的要求,从而实现资金有效良性循环运转,使管理会计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及数量都会得到明显加强。这样不仅减少了我国财政压力,而且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更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三、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一)对管理会计的认识、重视与应用不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国民经济也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各行各业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发展的特点,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催生了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可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会计体系中构建与应用的时间尚短,理论研究成果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理论体系,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及高度统一,造成各企事业单位构建与应用管理会计效果及效率低下,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因具有社会服务职能的本质属性,掌管着巨大的资源使用,其各项业务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然而审批、执行时未严格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等法规要求进行严谨审查及后续跟踪监督管理,时常发生资金及资源使用不当,出现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等,造成国有资产浪费或损失。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与应用缺乏内控理论知识,重视程度不高,表现为更多地倾向于财务会计实务操作,而轻视管理会计的应用,无法对资金的使用做到有效控制,导致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意识淡薄,引起管理工作环节脱节,阻碍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与发展。
(二)管理会计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率低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作用存在着认识误区,未能结合单位具体现状进行适时修订和补充管理会计制度以及合理设置、优化组织架构,造成岗位分工不明确,授权不合理、合法,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项目预算安排上出现状况,特别是项目申请预算方面,由于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不具有管理会计理论知识,针对所申请的项目资金没有进行正确而合理的预决算,通常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决策。同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取有效监督管理以及绩效考核评价,导致专项资金用途发生改变或贪污的情况时有发生,同造成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三)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上普遍存在管理意识淡薄,在聘用会计工作人员得到环节上,程序过于简单,考核要求不严,流于敷衍应付。由此而造成已被录用的会计人员,根本不具有会计职业道德,以及最基本的专业岗位胜任能力水平及条件。尤其是不注重培养管理会计专业的会计人才。基于上述事实情况的存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中具有管理职能或是一般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模范遵守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深刻理解掌握国家实时颁布政策文件,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极其混乱,账目不清。甚至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连基本的会计科目及借贷方都不会使用,经常发生会计科目不规范、核算数额不准确等错误情况。如此般的会计团队不仅无法保障会计资料信息真实完整、合法有效,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制改革发展出现短板与瓶颈。
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促进管理会计的应用
按照财政部门在2014年发布了《关于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全面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升级,构建完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总要求。具有决策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学习与端正思想态度,紧跟经济发展步伐,更新管理会计理念,加快推进完善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与应用。同时创造学习管理会计的环境氛围,提升掌握管理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水平,并且率先垂范遵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以及《行政机关财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文件。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
(二)建立健全管理会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顺利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体制改革,促进财务会计的职能转变,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建设的保障机制。通过管理会计制度建设,设置合理内部控制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科学合理设置关键岗位,优化管理工作机制,落实不相容的岗位相互分离,实现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最大限度地使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各个环节发挥职能作用。关于项目预决算及资金申请与监督管理方面,建立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并跟踪管理,真正实现专款专用,遏制住专项资被挪用、贪污挤占的现象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杜绝不合法的票据入账。此外,单位管理层要合理安排审计机构或人员,强化对财务管理人员及领导审计监督管理,减少以权谋私、舞弊现象发生。
(三)加大行政事业单位高素质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首先,建立健全会计人才聘用机制,要制定用人标准,严格把好会计人员入口关,确保相关人员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其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促进会计岗位工作人员切实形成自我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提升财务管理专业能力水平,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综合素养。最后,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发展需要,关注会计人员的健康成长,并定期举办内部交流培训学习,通过奖励方法激励会计人员参加各方面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同时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拓宽知识层面,掌握国家会计政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岗位,有利于加快实现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转型升级。
当前,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转变,实现管理会计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贯穿到内部控制中, 加快培养与聘用优秀管理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实现管理会计系统与内部控制体系有机统一, 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监督管理水平, 保护财产的安全,促使事业单位各项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以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随着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 管理会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事业单位, 还有待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