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研究

2019-12-19郭体忠

商品与质量 2019年43期
关键词:农科农技技术推广

郭体忠

鲁菏泽市鄄城县彭楼镇人民政府 山东菏泽 27 46 00

乡村振兴是国家农村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高等学校农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1],农科人才培养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国家农村发展战略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增养大批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强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2]。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角色定位

1.1 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

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是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他们时时刻刻准备着将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传播到农民手中,并将其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的实践力量来用。当然,将新技术推广作为首要任务的个体,追求的高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则一直是他们不懈追求的首要目标。正因为此,现代农技推广人员必须要突破单纯的技术壁垒,不断追求高水平的专业化要求,以拓宽基层工作的时效。

1.2 多角色的重合定位

长期以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作为农民与社会交往的桥梁,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传播先进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素质以及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科研成果这个“毛坯房”转为实用技术,他们是“装修工”;选什么种子、施什么肥,他们是专家顾问,可见基层农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一人分饰多重角色[3]。但他们对农民的指导多偏向农业的生产环节以及生产环节中的产中环节,对产前、产后的深加工技术、销售、服务等指导较少,或者说由于他们本身素质结构的局限性难以给予农民全面指导。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2.1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创新

创业型农业人才乡村振兴关键是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而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农业产,勇于创新,敢于善于创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4]。只有大量勇于创新创业的农业人才扎根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繁荣,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的乡村振兴。

2.2 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不均

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农业收入不明显,大部分人员不愿意从事农业工作,导致西部地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农业企业单位也较少;在东部发达地区,农业经济活跃,从事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多。

2.3 农技人员职称聘用难度大,缺乏激励机制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取得职称的技术人员能否聘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福利待遇。职称聘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随着取得任职资格人数的逐年增加,评聘矛盾也随之加大。

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建议

3.1 重视“人文情怀”教育,增强推广人员的爱农情怀

人文情怀教育,提升人文素养,是彰显“爱”的教育基础。但是,该人文情怀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到文化氛围建设,小到案例课堂教学的渗透,以彻底激发民众的爱农情怀。在此,一方面显性课程中加入爱农教育,将爱农情怀渗透到教材编写、课上授教来,学知识的同时倾注为农献身的精神。另一方面以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比如:知识竞赛、农业社团、参观学习等等,宣传“三农”知识,造就爱农、为农的光荣理念。

3.2 产教融合,建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国内高校农科高等教育是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培养农业人才的教育事业。国家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大局出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农科高校是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摇栏,肩负为乡村振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农科人才培养必须脚踏实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实在在为新时代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3 完善创新机制,推动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通过创新和完善相关机制内容,有利于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人才培养、人才运用、人才评价以及人才调动来完善机制,同时还可以根据当前情况建立奖罚制度,调动人才积极性,从而促进专业人才的建设速度[5]。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才呈现出多元化现象,面临国际化市场的竞争,应当做好相应的评定标准。对人员进行考核时,要做到公开公正,积极引进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不能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员给予惩戒。同时,农业大学、企事业单位都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更新现代农业理念,敢于创新和探索农业新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整体发展。

4 结语

基层农技推广技术人才,是当前“三农”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时时刻刻准备着将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传播到农民手中,既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同时又要体现多角色的重合定位。而跟进时代发展的潮流,今后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应注意灌输“三产”融合理念,力争实现“全才”培养模式,培养有担当、有管理、爱农民、爱农村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胜任农村农业发展事宜。

猜你喜欢

农科农技技术推广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