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2019-12-19孟宪良

商品与质量 2019年43期
关键词:税负税务增值税

孟宪良

长春市长发旧城改造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营改增”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原本重复的纳税问题,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行业的竞争能力,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税务负担。但需要注意的是,减轻税务负担往往是从全局角度看,真正将“营改增”的相关工作要求落实到实际的行业中产生的影响也略有不同。在当前的运营模式发展过程中,同一税率水平的基础上不同的企业体现出的税收负担增减也并不一致。

“营改增”是目前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已经成为了当下完善税务制度的主要措施[1]。再加上商场经济的开展,营业税的征收呈现出了较为突出的不合理性,并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因此将“营改增”的具体内容落实到实际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更有助于持续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快速完成中小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1 “营改增”对中小型企业的主要影响

1.1 对中小企业中财务审核过程的主要影响

“营改增”对财政审阅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另外由于平时在核算销项时不加入营业税,因此相对来讲营业税的核算较为简单。相比于增值税,核算内容也减少了很多,对应的收入入账方法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扣除销项税额时应按照规定的税率扣除,本金在核算时也要抵扣进项税额,将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联系起来将其纳入到新的税金审阅过程中,能够消除掉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之间的差值[2]。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必定会因为实施“营改增”调整会计审阅。另外为了减少企业税务负担,还需要针对现如今主要体现出的混业经营情况制定出对应的税务改革措施以持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深入分析后欧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核算。

1.2 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影响

落实“营改增”工作的相关要求后,企业管理流程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另外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应完善从企业上级到基层的管理链条,管理的作用越凸显,对应的抵扣税额也就越多,在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下一阶段的企业管理层级的抵扣额有所增加,整体来看各个企业的转型晋级动力均在这种情况下有所增强。再加上税收制度的不断变革与开展,企业为了尽快适应这一税收制度也应变化传统的运营以及市场营销形式,无论是对内管理理还是出产安排都应进行多方面的变革[3]。从最初企业的商业链构建开端到后续合同伙伴的挑选,这些重要过程带给企业效益的提升效果需要以规范的税收制度与完善的企业机制为基础,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1.3 对中小企业负税产生的影响

解决重复交税问题是“营改增”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实处的关键因素,服务业的竞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提升,企业的税负也在逐渐减少。但税负的减轻仅仅是从整体角度考虑的,实际落实下去后真实的影响也有诸多不同。由于行业的多样化,各个企业的运营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使得即使处于同一税率水平线税收负担增减也是不同的。以小桂花缴税人为例,对于企业的有利因素占得比例较多,这主要是因为增值税率的调整,税率为3%;但若是交通运输行业并没有发生改变,反而是仅仅很自由现代服务业的营业税由原本的5%变为3%,这样的税率下降使得其变为了“营改增”变革中获益较大的行业[4]。交通运输行业的调整内容主要是增值税由原本的3%增长为了现如今的11%。但交通运输行业由于“营改增”成为了增值税缴税人,这就使得进项税额能从销项税中抵扣,税负随之减轻,这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任何事物的实施都有两面性,“营改增”在实施时包含有利因素但同样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2 “营改增”后的有利影响与弊端

2.1 有利影响

企业的税务负担在“营改增”实施后大大降低。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整体的事无负担呈现出了前高后低的改变特点。在“营改增”实施的前提,多数的企业税负不降反升,但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税负就大大减少,较比以往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

2.2 “营改增”后的弊端

“营改增”相关工作落实后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尤其是当地的财政收入更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了落实“营改增”相关工作要求的积极性。出现财政收入锐减的主要因素有两点,分别是政策减税与中央当地税收分成比例增加(四分之三尽归中央财政)[5];第二是由于一直以来增值税都占有总税收输入的绝大部分,再加上增值税的多少与国家经济有着密切关系。经济若是不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很容易就会影响到最终的税收,继而给当地财政带来一定的压力,影响了当地政府收入的整体稳定性。

3 完善现有经营管理机制的主要措施

“营改增”对于中小型企业发展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降低税收负担,同样也是这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目前我国的税收体制依然存在着多种问题,推进“营改增”工作的落实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为我国第三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基础。将“营改增”的相关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既能够优化经济结构,同时在面对这次税收制度改革时,中小企业也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响应“营改增”工作,持续改进现有的经营体制为企业的发展做好铺垫。

3.1 在保证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减轻企业税务负担

面临当下“营改增”的主要形式,在研讨运营状况的前提下明确已经受到改革影响较大的活动是较为重要的,包括企业的日常运营流程等,都需要在“营改增”的相关工作要求下重新调整与持续性的优化,保证企业能够在这一经济发展形势下获得最大化的利益,确定利益获得方向才是保证最终利益的关键因素;另外中小型企业同样需要增加税收政策与相关事务的培训频率,重点工作围绕“营改增”的财务人员与企业高层更要了解相关知识,关注“营改增”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6]。确定影响范围以及“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利弊后,就能提前制定针对性的计划,对这些带来的影响深入分析,从而逐步改变在传统税收体制下形成的企业运营理念。在经济条件允许且相关政策不影响企业运营的情况下,将主要事务与辅助事务分开是极有必要的,能够更好的让企业享受税收政策,从而让其逐渐向着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在“营改增”相关工作落实后应该以一个积极的态度进行相关的政策解析与工作流程培训工作,尤其是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深入了解税收体制的相关知识能保证计划制定与实施的及时性,降低企业税务负担的同时也规避了纳税风险。

3.2 重新确定产品或者主营服务的市场价格

“营改增”相关工作落实后,企业首先要针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做好市场调查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围绕商品报价、生产条件、服务情况以及税负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应对企业的自身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重新核算企业的资产,结合当前的市场形势重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使得推出的价格既能满足消费者们的消费预期与需要,同时还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最佳收益,逐步扩大自身在市场中的份额,提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影响力;另外应持续关注绩效考核管理,改变原本的生产运营模式以使自身的运营流程符合当前的“营改增”市场形势。企业在强化资金管理的同时,也要以更加科学的方式编制费用核算表,确定绩效考核方针,下属的企业与员工要认真执行推出的奖惩办法与对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只有及时抓住并科学利用税改政策,才能实现在降低税负的同时保证企业抓住发展机遇的企业发展目标,继而使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最大化。

猜你喜欢

税负税务增值税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思考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增值税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营改增”后契税等四项计税依据明确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