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2019-12-19王艳艳

商品与质量 2019年43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农业农村

王艳艳

青岛蓝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山东即墨 26 6 200

农业经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加速农业经济发展,对转变农村生活、提高经济水平、解决“三农”问题有十分重要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缺乏活力,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不断出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但在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大差距。

1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制约农业经济管理的因素

1.1 各项制度体系建设较落后,难以适应农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村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多数以小农式经济为主,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规模。目前,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由此可见,农村在实际发展和建设中缺乏青年壮力和专业化农民。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无法满足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很多农户比较向往城市生活,逐渐由农户身份转向城市身份,从而导致大量的农田闲置。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使其难以通过流转的方式得到正常的使用。另外,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实力不足,难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建设,严重限制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2 农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管理农业经济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实施与落实各项农业经济管理政策,若农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就会影响到农业政策与方法的贯彻落实。从现阶段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状况分析,依旧有很多农业管理人员因为综合素质比较低而不能胜任其岗位需求,尤其是在新农村背景下,这就对农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2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方法

2.1 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

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构建过程中,应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入手,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避免土地被不法分子侵占。基层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应重视构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机制,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创新发展,对集体土地流转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杜绝贪污腐败现象。各级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引导自发性农业人员进行土地承包、市场运作,同时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依靠地方农业种植大户及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将农村的闲散资金高效利用起来,以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

2.2 逐渐完善农业金融扶持体系,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实际发展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时建立和完善各项农业产业的金融扶持体系,进一步优化农产业销售机制,为农业的发展和建设注入新的活力。①在实际发展和建设中,根据当地特色和农产业项目,政府部门及时优化各项政策,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条件,积极引导特色农业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②积极推进绿色农产业的发展和建设,使其能够符合生态环保的发展要求,同时还可以创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牌,有效增强当地农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力。③在发展农业经济建设中,积极拓展农产品的价格,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同时还要创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以及储存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④加强农产品与当地加工企业之间的联系,在技术上有更好的突破,实现共同发展。

2.3 加快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拥有专业化的管理型人才是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要从现有人员抓起,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农业管理意识的提升,提升他们对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的学习能力,从而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其次,高薪吸引专业水平较高的外来管理人员,特别是自动化管理专业的高级人才,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自动化管理发展速度[2]。

2.4 强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相对现代农业经济管理,需要信息技术加持才能实现其管理质量的提升。所以,农业经济管理必须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不断提升农业经营管理中的市场信息整理与收集能力,与所收集的数据信息相结合,客观分析市场发展动态。农业经济管理期间难免会出现农业资金分配问题,这就必须通过信息技术精准记录农业生产信息,确保农业生产资金能够实现分配方式与方向的合理化。此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查询相关技术资料,保证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得到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2.5 切实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在农村改革过程中,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部门要扮演好“引领者”“主导者”的角色,不断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使农民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还要深入基层进行研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予以指导。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民主管控的途径实现利益共享,使“政企分离”的原则得到有效落实,切实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控能力、发展能力。依托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形成鲜明的发展特色,为农村农业机制的创新与突破、农民群众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保障[3]。

3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仅要满足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要求,还要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另外,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农村产业结构体系的优化、调整和创新,合理运用农村经济管理措施,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