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谷子产业发展研究
2019-12-18薛庆锋徐九文王金艳
薛庆锋 徐九文 王金艳
摘 要:分析谷子产业化的生产现状及限制因素,针对河南省谷子发展的特点,提出谷子产业化开发的思路,以期推动河南省谷子产业迅速发展。
关键词:谷子;生产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谷子,又称“粟”,我国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称为小米,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是世界上起源较早的古老作物之一。我国是谷子的起源地,也是谷子的主产国,至今已有7300多年的历史[1]。谷子具有抗旱、耐瘠、抗逆性强、化肥农药用量少、适应性广、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旱作生态可持续农业和作物生态多样性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中也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吃饱,而更注重膳食的营养,粗粮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谷子产业也因此有了较大的发展。另外,随着全球旱情加剧,在干旱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一些高耗水作物不得不退出或减少种植,谷子完全有可能重新成为主要栽培作物和主要消费粮食。
一、河南省谷子生产现状
(一)地理环境
河南省气候温和,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无霜期200天左右,大于等于10℃积温4000℃~4500℃,年降雨量650mm左右。降雨高峰期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与谷子生育期的需水量基本吻合,可以满足谷子整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3]。河南省的丘陵旱作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7.7%,无灌溉条件的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0%以上。海拔多在400m以下,半数在100m以下,一年两熟,以夏播为主,一般在小麦收获后播种,谷子生育期90天左右。
(二)种植区域及品种应用
河南省谷子种植主要集中在豫北、豫西两个谷子主产区,黄河以北主要分布在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的浅山丘陵地区。当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谷子品种,以豫谷系列品种为主,辅以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谷子品种。安阳市农科院选育的“豫谷1号”对光温反应不敏感,打破了谷子适应性窄、地域性强的传统理论,适宜在豫、冀、鲁、辽、陕等省区夏播種植。目前生产上主推品种为“豫谷18”,是近年来华北夏谷区育成的最好品种。
二、制约谷子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生产条件差
由于历史种植原因,肥水地多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谷子主要种植在丘陵旱地,土壤瘠薄,肥料投入较少或不投入。以农户为单位零星种植,生产规模小,而且农户种植谷子多以自食为主,产量和品质水平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
随着水利条件和化肥投入快速增加,玉米和小麦等高消耗高产量作物面积增加显著,同时工业对玉米的需求增加,人们对小米的消费也逐渐由原来的主食和粥食变成以粥食为主的方式,使得谷子的播种面积再次下降。而且谷子多种植在大宗作物难以生长的干旱瘠薄地上,限制了谷子单产潜力水平的发挥。
(二)机械化水平低
谷子生产仍以人工间苗、除草、中耕、收获为主,劳动强度大,一般单户的种植规模都较小。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谷子很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播种量大增加间苗困难,播种量小造成损种或补种,这些情况经常发生。间苗难是制约谷子产业化生产的主要因素,由于投工多,费力费工,直接影响农户种植谷子的积极性。谷子生产中机械化利用率很低,生产上急需配套适用的精播机、中耕机以及收获机械。
(三)栽培管理粗放
影响谷子产量的因素很多,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谷子对水肥有不同的需求,需要合理的栽培管理。农户普遍采取粗放性的田间管理,少施或不施农家肥,主要使用碳铵、尿素、磷肥等化肥,大多进行中期追肥。存在苗荒、草荒现象,对培育壮苗提高产量的认识不够。对病虫害的发生,多数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以麻雀为主的鸟害采取人工驱赶或田间放假人等措施,甚至有部分农户不采取措施,严重影响谷子的产量。
(四)食品加工程度低
谷子素有“营养宝库”之称,但如何多元化利用,合理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在我国目前基本属于空白,导致谷子的利用率较低,经济价值和商品价值不高。谷子产品小米食用方法以熬粥为主,其加工率不高,多数企业只是简单加工和包装,绝大部分谷子产品是以原粮和初级加工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深加工比例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更少。
三、河南省谷子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新品种的选育
品种是影响种植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水平最关键的生产资料,优质谷子新品种的选育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科研单位需要加快育种步伐,尽快选育高产、抗倒、抗病、抗旱、米色优、适口性好、高营养价值的谷子新品种,以满足不同的食品加工类型和市场要求。同时,要注意选育利于机械化种植和抗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实现谷子生产、中耕、收获的机械化,以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促进谷子产业化建立和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一些富硒品种、高蛋白品种以及饲草品种的育成也为谷子产业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推广先进技术
谷子间苗难是影响谷子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多年来科学工作者在解决谷子间苗的问题上开展了深入研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出一种既能使谷子正常出苗,出苗后又能自然死亡的药剂,利用该药剂处理谷种与正常谷种按一定比例混匀种植,出苗后,药剂处理种子两叶后渐渐自然死亡,留下正常谷子苗,从而实现谷子少间苗或不间苗。该项技术省工省时,节本增效,培育壮苗,提高产量,而且不受品种的限制,是谷子实现简化栽培、规模化生产的有效措施。另外,科研单位还需要研究适合简化栽培的抗除草剂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研究不同生产条件下谷子的配方施肥技术。
(三)积极探索谷子开发利用渠道
我国目前谷子加工仍以碾小米的原粮加工为主,缺乏精深加工,应从谷子加工产品多样性、功能成分发掘、加工品质方面开展研究,研发大众化谷子食品。在研发大众化谷子食品方面,可从两个角度开展工作,一方面搜集整理原始的、绿色的加工方式,如民族的和传统的小米煎饼、小米凉皮等;另一方面是研究谷子的营养和加工性状,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在主食食品、方便食品、饮料冷制品等方面开展工作,研发出新型谷子食品,既满足人们对杂粮健康食品的需求,又满足在感观、口味、消费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同时,小米还可作为轻工业原料制成醋、糖、酒、米粉等副食品,谷糠还是制造谷维素的原料,谷草可以作为优质饲草,拓宽了谷子的利用渠道,延伸了谷子产业链。
谷子抗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谷子还是重要的战略储备作物。谷子营养丰富且各种成分平衡,不仅具有营养保健作用,还是禾本科中最优质的饲草,在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天新的市场形势和新的生态条件下,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推广,促进谷子产业化发展,必将使谷子作为抗旱节水、营养丰富、广泛的生态适应性、粮草兼适型作物在新时期的粮食生产、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岗,王玉文,李会霞,等.山西省谷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3(3):299-300,306.
[2]刘国强,郭二虎,李瑜辉.山西省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辽宁农业科学,2011(4):61-63.
[3]李君霞.河南省谷子产业的特点和发展对策[J].种业导刊,2011(10):13-17.
(作者单位: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