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治理工程中景观绿化植物的选择
——以河北滦平县牤牛河上游(县城段)河道治理工程为例

2019-12-18王进辉李丹雄武亚南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季相河道绿化

王进辉,李丹雄,王 妍,武亚南,张 雪

(1.北京林丰源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2.滦平县水务局,河北 滦平 068250)

城市河道整治中,植物的选择一直是河道景观和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植物选择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维护物种多样性、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植物的形状、优美的线条和多样化的组合方式可营造出优美的景观环境,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1]。植物的选择对营造城市生态绿廊和改善城市滨水景观起着关键作用。笔者以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上游(县城段)河道治理工程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河道景观绿化植物选择,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牤牛河上游(县城段)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南部的窟窿山水库下游,属于滦河的二级支流,地处北纬40°52′31″~40°55′11″、东经117°18′54″~117°20′21″。牤牛河流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7.6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20 mm,最大冻土深约1.5 m。

本次工程治理河道长5.9 km,在河道子槽以外、常水位以上区域保留现状植被的同时,补植灌草,零星栽植乔木,选择富于季相变化的植物,创造出了层次、季相明显的植物空间环境。

2 植物选择的原则

如今,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及倡导,河道景观建设在各大城市乃至乡镇已全面展开。科学合理地选择、配置河道景观中的各种植物,不仅可以发挥其功能,还可以营造出优美的景致效果。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河道景观植物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以供参考。

2.1 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可以说是发展节约型和可持续河道绿化景观的关键。在选择河道景观绿化植物时,要正确认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有必要考虑植物种植成本和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成本。因此,在植物选择中珍贵树种要合理使用,大型乔木移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运输成本,应该慎重使用,在植物搭配时要将小苗和成年树、落叶树和常绿树、乔木和灌木等合理搭配[2]。选择节水耐旱及自养能力强的植物,是河道植物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2 时效原则

在植物选择中,既要考虑长期和短期植物生长、开花、结果及其与景观效果的结合,还要考虑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所需的时间(图1)。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快速生长的树木和缓慢生长的树木的组合搭配,还应该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与活力。如果想在早期看见效果,那么可以适当密植并在几年之内进行移栽,但必须考虑到将来移栽后的景观效果。同时,还应该考虑植物景观的色相和季相,在较长的植物生长期内使用更多的植物品种,使其呈现出季节变化。根据植物不同季节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可营造河道的时序性景观,使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群落景象,形成四季演变的城市河道景观。如:早春山桃、二月兰、连翘、迎春等相继绽放;春夏时节鲜花锦簇,月季、桃花、梨花、樱花等竞相盛开;秋季黄栌、五角枫、元宝枫等红了起来,为秋天的河道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冬季,油松、圆柏等顶风傲雪仍姿态优美、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图1 景观绿化植物观赏期

2.3 多样性原则

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则生态景观单调。因此,在植物选择上主张乔、灌、草、藤相结合,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合理配置,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乔木能改善内部环境,方便人们在树荫下休息,同时也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更好的小环境条件;小乔木或大灌木等中层树木可以作为底层屏障,不仅可以挡风,还能够增强视觉景观;下层灌木或地被物能够丰富林下景观,起到保持水土并改善地形的作用。

2.4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

在河道治理建设中选择植物种类时,要考虑植物本身特性与种植区域地形地貌特征的相宜性及植物种类间的冲突性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土质和水质等,特别应注意多选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是自然界长期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周围环境的高度适应性,能适应当地各种恶劣气候和环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同时不易暴发大面积的病虫害,在当地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大大节约了养护成本,也代表了区域特色[3-5]。此外,乡土植物还具备明显的乡土文化底蕴优势[6]。

2.5 河道行洪安全性原则

考虑到一些河道存在较大的防洪安全问题,在河道治理植物的选择上应遵守河道行洪安全性原则,护岸应选择耐水湿、耐冲刷、水土保持功能性较好的植物品种。在河道两岸较为宽敞的滩地,可采用植物措施形成植物缓冲带,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1]。

总之,植物的选择问题是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综合反映。审美观各异,情况千变万化,无固定模式,合理的植物选择还需我们去探索。

3 景观绿化植物选择

3.1 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主要用来打造湿地景观,在河道、河滩地重新构建灌草植被过滤带,并在河道中央适宜的位置营造人工岛,以增加湿地地貌的多样性。以设计水位为参考,本项目水生植物以挺水植物为主,选择了荷花、千屈菜、芦苇、菖蒲、水生鸢尾、矮蒲苇(见表1),植物水面上与水面下的高度之比多为2∶1至1∶1[7]。

3.2 岸际陆生植物

在河道子槽以外、常水位以上河道区域,以岸际陆生植物为主,保留现状植被同时补植灌草,零星栽种乔木,选择富于季相变化的植物,营造出层次丰富、季相明显的植物空间环境。结合景观要求,主要栽植山桃、樱花、大叶黄杨、珍珠梅、连翘、黄栌等灌木或小乔木,撒播蒲公英、白三叶、二月兰等草籽,栽植麦冬、马蔺等草本花卉,并在河道沿岸的沿河公路旁没有行道树的地方零星栽植油松、圆柏、垂柳、云杉、青杨、大叶白蜡、五角枫、元宝枫等乔木。同时,在长廊或者堤防墙体上栽植爬山虎等藤本植物。本工程设计共采用24种植物,具体见表2。

表1 水生植物种特性

表2 岸际陆生植物种特性

4 结 论

综上所述,为提高河道治理工程中植物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河道植物的选择过程中,有必要对河道植物选择的需求进行深入、科学、详细的分析和调查,以增强河道植物选择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植物搭配的手段和表现方法,增强河道植物景观的艺术性、特色性和生态性,进而全面提高河道治理建设的质量。

猜你喜欢

季相河道绿化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朱屺瞻《绿化都市》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广元市南河湿地公园植物的韵律
九江植物季相效果应用研究
公园植物结构的季节配置研究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