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一个“走得最远的文人”
2019-12-18□
□
采访余秋雨,宛若品味一场文化盛宴,享用一次文化饕餮。
从学术研究、学校领导到实地考察、随笔写作,余秋雨经历了不少彻底的拦断和转换,每次都是在别人认为状态最好的时候离开,一遍遍地从零开始。他说:“我是个行路者,不愿意在某处流连过久。安适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丰沛的泉眼很容易滞留人生,而任何滞留都是自我断裂,任何安顿都是创造的陷阱,任何名位都会诱发争夺,而任何争夺都包含着损毁。”
余秋雨认为,“行走”本身比写作重要,脚板比笔头重要,文字只是脚步和情感“现在进行时态”的实录。
让人费解的生活方式
2000年,已离开舞台的马兰决定陪伴丈夫余秋雨共走“千禧之旅”。“千禧之旅”是一次以探寻古文明为目的的文化考察,是一档电视节目,也是余秋雨写书的素材来源。“千禧之旅”始于希腊奥林匹亚,终于中国万里长城,历时4个多月,跨越4万多公里,踏遍了全球10个国家。观众们跟着余秋雨一起,重游了四大古文明发源地和三大宗教发祥地,一起探索、破译、感悟古文明的演变和兴衰。
“我们感情很深,感觉很好,思想同步,我们属于一见如故,从始至终关系都非常和谐和密切。我们既是夫妻,又是艺术伙伴,我们都非常尊重对方的父母,我的文化活动跟我的专业有关,也跟我妻子的专业有关。”看得出余秋雨对妻子的真情。绝大多数的社会活动,余秋雨和马兰都会携手出席,这样两颗星星发出的光芒比一颗星星更加灿烂。
为了潜心治学,余秋雨至今还坚持着“不订报、不用电脑、不上网、不用手机”的原则。现代资讯如此丰富而日新月异,余秋雨的这种生活方式的确让人难以接受。有人问他:“作为一个社会的观察者,您不担心自己会与时代脱节?”他笑了笑,答道:“不会脱节,我还看电视中的新闻节目,做一个新闻评论员也基本合格。我不上网、不看报,主要是没有时间去接受大量过眼云烟的信息——我的博客是两个女孩帮我弄的。我不参加会议,甚至从来没有手机。要找我,只能打我妻子或秘书的手机,由他们筛选。要想保持头脑的疏朗、空阔,这样才有可能面对长天大地,静思生命的价值。”他说,他很想安安静静地生活。“我也不印名片,也不会开车,这是算过命的,说不能开车。我不全信,且也姑妄听之。”
2003年初夏,中央电视台要拍摄余秋雨的一些早年生活片断,几位编导特别希望他领着他们去寻找当年他在浙江奉化一个半山腰上称病避暑、潜心攻读的那个屋子——一幢原先被称作“中正图书馆”的老楼,居然被他找到。“那时,我通过早年一位老师的关系借住在老楼的一间小屋里,整幢老楼绝大多数时间就是我一个人,我几乎翻遍了蒋介石要他儿子蒋经国读的所有古籍,以至今天打开那些陈旧书架时的熟练程度,仍然把真正的管理员吓了一跳。”余秋雨说,当时他在这里举目无亲、吃食无着,更找不到电话、邮局、电视、报纸,是彻底的放逐和封闭。废弃的老楼外是密密的树,树外是层层的山,山顶是厚厚的云。
这些年来,余秋雨养成了一个读书习惯:绝不东翻西翻、浅尝辄止,绝不见缝插针、手不释卷;要读书先把大门关上,电话拔掉,收起精神,稳住气息,而且,桌上只能有一本书。他还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朋友因事犯法,要关4年,余秋雨便写信到监狱,祝贺他这个大忙人竟然能获得这么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并建议他主攻英语。4年以后,他的这位朋友带着一部60万字的译稿走出了监狱。
亲身用脚步去丈量文明
20多年前,余秋雨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和显赫头衔,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20世纪末,他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古老的丝绸之路串起了东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的经济往来和发展,余秋雨不遗余力探寻几大文明路线,对几大文明的考察思考留下深刻的作品,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
千年古迹、丝路花雨、沧桑古道、荒漠残阳、城邑残壁……雄奇的自然、迥异的文化,历代文人总是透过极富张力的文字,将丝路之美收诸笔端。余秋雨用脚步丈量文明,寻觅中华文脉的根基。在余秋雨看来,丝绸之路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脉。他说:“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的重心,作为人类文明的第一通道,并不是我们对古代的一种缅怀,而是一种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的现实。”余秋雨认为,丝绸之路的价值无与伦比,丝路文化的本性就是中华文明的本性。
儒、法、道、墨……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余秋雨认为:“优秀不代表强大,光靠诸子百家,造不起伟大的唐朝,做不成辉煌的长安。”根据余秋雨的观点,诸子百家有两大缺点:一是太斯文了,严重缺乏执行力;二是争鸣局限于汉文化,不知还有其他文明。而丝绸之路改变了这一切,中华文明获得了一股马背上的雄风。“鲁迅先生讲‘唐室大有胡气’。是的,盛唐就是笼罩着强大的执行力的气场。”余秋雨认为,大唐盛世离不开丝绸之路,中华文明也离不开丝绸之路,“中国的强盛与丝绸之路的畅通互为因果”。
“丝路风情,不单单是物产、乐器、服饰……它最根本的气质,是对异态文明的充分欣赏。”在余秋雨看来,丝绸之路证明,差异造就大美,要为差异感到惊喜,要享受陌生。“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来人踱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不管别人怎么表示不屑,我们自知,这是一场历时不短的生命冒险,天天面对未知,处处遭遇难题,居然全部走下来了。在那遥远的旷野、陌生的街道中支撑我们的,除了目标,就是友情。”在穿越数万里、不畏艰险、亲身考察的经历下,余秋雨笔下的山河文脉充满了别样的情感,将天高地阔、广博无边的苍山远海赋予了人文的情感,这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度的坚定命脉,也是赋予人类山高水阔眼界的凭证。
“挖掘到了中华文化的DNA”
“有人说我是走得最远的文人,这我承认。我喜欢走来走去。”余秋雨说。
余秋雨那别具一格的文化游记风格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写文化游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历史遗迹当中所产生的震撼型感动,我要抓住它并努力寻找其产生的原因。我写文化游记,并不像有些人那样,把知识和旅游点拼装到一起就行了,而是每到一处时,当我被深深震撼以后,没找出原因之前我绝不动笔,我要给自己留出好多问号,一个问号就是一篇散文。”
“经济能给一个民族带来富裕,但只有文化才能给一个民族带来尊严。”考察回来,余秋雨发现世界对中国的顾虑越来越大,对中国文化的误解越来越严重。为此,余秋雨焦急地要向海内外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出路。
从美国回来后,余秋雨又到联合国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文明论坛发表专题演讲,论述差异共存的重要性,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威胁论”的虚假性。“中华文化不喜欢远征,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根本区别。看上去是政治思维,实际上还是文化思维。知道熟土可依,远土不亲;知道家人思聚,故乡难离;知道胜败无常,祸福不永——这一切,都出于文化心理。比哥伦布探险早60年的郑和船队那么强大,到了那么多地方,但从郑和到每一个水手,没有一个产生过一丝一毫抢占领土的幻想,这就是文化的潜在控制变成了集体本能。”余秋雨强调说,中国古代的不远征思维,使中华文化避免了耗损的灾难,保证了长寿。
余秋雨一直在世界各地考察世界文明,一路演讲,边走边说。作家白先勇曾如是评价说:“余秋雨先生挖掘到了中华文化的DNA。”
采访结束,余秋雨在记者的题词本上认真地题写了“行者无疆”四个字。是的,走在路上的文化人永远行进在无涯的生命追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