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向一体化、产业集聚对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2019-12-18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产率产业链要素

张 贞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

1 引言

从企业层面来看,农副食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化是解决企业 “自行生产,还是外包” 的一种策略行为;从产业层面看,农副食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是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化整合,表现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效应,是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食品产业链中,食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纵向整合行为,产业集聚现象不仅关系到企业提高竞争优势,也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于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的绩效研究方面,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结果证实纵向一体化存在正面绩效效应,也有部分相反的结论[1-4]。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能否产生经营绩效提升效应,受到企业对于不同产业链环节资产管理和整合的能力,以及产业环境制约。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恰好说明了分行业考察企业纵向一体化策略绩效的必要性[5]。虽然有一些涉农林行业的纵向一体化绩效研究[6-8],但是针对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王辑慈把集群分为两类:基于创新的集群和基于低成本的集群[9]。这意味着产业集聚的绩效效体现出行业特征,需要分行业实证研究农副食品业产业集聚是否有利于食品企业经济绩效和生产效率提高。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纵向一体化策略和区域产业集聚现象对于农副食品企业的经济绩效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具有正面影响,为进一步提升农副食品企业经济效益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出对策建议。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经营绩效

农副食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战略表现为将生产经营活动向上游育种、养殖环节,下游食品深度加工、储运、销售环节延伸。在公司对生产过程监督成本过高和农民诚信意识、质量意识缺失的情形下,企业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有限,农民逐利倾向导致的 “搭便车” 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10]。因此,在市场交易费用比较高的情况下,农副食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整合成统一协调的整体,可以有效控制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交易费用,并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11-13]。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表明某个产业的竞争优势深受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产业环节经营状况的影响。从农业产业链整合的视角来看,上游农业环节是否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还会对下游加工企业的纵向整合绩效产生调节作用。如果上游农业环节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意味着下游企业整合的组织成本会降低,获取的经济利益会上升。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1:农副食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会产生正面影响。假设2:区域农业市场竞争优势对农副食品企业纵向一体化经济绩效效应有正面调节作用。

产业链整合具有降低企业交易费用、消除市场管制、发挥产业协同效应、促进知识溢出、技术转移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作用。处于关键环节的核心企业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链接成一体,实现对关键要素和资源的控制与共享促进研发投入及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规避风险和应对变化以保持业绩的能力[14]。多个国内学者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策略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效率进步有正面影响[15-16]。

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以及运输等环节都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农副食品加工环节的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可以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应通道,及时针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以及运输等环节的变化制定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综合生产率。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3:农副食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正面影响。

2.2 产业集聚与企业经营绩效

同行业企业的产业集聚现象会有效驱动这一行业相关投入品市场的形成,企业为取得所需的各种投入品所耗费的取得成本大大降低;集群所在地往往就是行业的信息中心,企业能够很容易地从当地获取行业的最新市场动态,搜索成本大为降低。因此,产业集聚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改善经济绩效。对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一般认为,产业集聚是有利于技术创新扩散和溢出的有机载体。但也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产业集聚形成并维持的内因大多是节约运输成本及交易成本,而不是技术创新需求,集聚的技术外部性可能因为缺乏某些必要条件而受到阻碍。农副食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更多来自于成本节约,而不是技术创新活动。有些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细分行业差异,食品加工行业并没有显著正面影响[17-20]。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第4个假设:农副食品行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对企业的经济绩效有正面影响。

3 计量模型与数据收集

3.1 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依据我国省、直辖市农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面板数据,设定三个计量模型:模型1考察农副食品企业纵向一体化、产业集聚对农副食品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模型2加入农副食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与区域农业市场优势交叉项,考察区域农业市场优势对农副食品企业纵向一体化策略经济绩效效应的调节作用。模型3考察农副食品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产业集聚对农副食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以上模型中,均设置控制变量:区域农业市场优势、农副食品企业规模、农副食品企业营销费用、农副食品企业外商投资比例。模型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和第t年。

3.2 变量说明

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农副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用总资产收益率NFROA 表示。计算公式为当年的利润总额除以平均总资产。被解释变量农副食品全要素生产率累积指数,用TFP 表示。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产出指标为总产值,劳动力投入指标为全部从业人员年均人数,资本投入指标为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中间投入指标,通过主营业务成本减去人工费用和固定资产当年折旧计算而得。

模型中的核心解释变量1为农副食品企业纵向一体化指数YTH。纵向度指数采用增加值占销售额中的比例来反映企业产出的价值来源,从而度量出以价值增加率为标准的纵向一体化程度。本文纵向度指数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利润总额+正常利润)/(销售额-利润总额+正常利润),其中正常利润为全国平均销售利润率X 销售额。核心解释变量2 为农副食品产业集聚指标NFSUM。产业集聚指标选择当地农副食品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数目占全行业比例,此比例越高,说明食品业企业在该地区的相对集聚程度越高。

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区域农业市场优势指标为当地实际农林牧渔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比例,以NM表示。农副食品企业对外开放程度为当地三资企业实收资本占当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实收资本比例,以NFFDI 表示。企业规模指标为当地农副食品企业平均产值规模与全行业平均产值规模的比值,以NFSCA 来表示。企业营销费用为当地农副食品企业营业费用占产值比例,以NFMKT表示。

3.3 数据来源及计量方法

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31 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工业统计年鉴有增加值数据的年代2003 年至2007 年5 个时期,剔除西藏地区,面板数据由150 组观测值组成。价格平减全部以2002年为基年。本文使用DEAP2.1 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指数,EVIEWS7.2 软件对上述计量模型进行估计。根据Hausman 检验确定随机效应模型是否优于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发现模型都可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于固定效应模型,采用横截面时间序列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在面板数据存在异方差和时间序列相关性时,可以提供可靠的估计。

4 实证结果与讨论

表1 报告了基本回归模型1,2 和3 的估计结果。在回归模型1和2中,因变量为农副食品企业的资产收益率NFROA。模型1 回归结果显示,农副食品企业纵向一体化化、企业集聚对区域农副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符合假设1 和4。企业对农业产业链进行纵向整合的策略行为,以及企业集聚现象都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正面影响。模型2在主效应模型基础上增加交互效应后,一体化指数与区域农业市场优势指标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模型解释力得到明显提高(⊿R2=0.118),符合假设2,当地农业产出全国市场份额越大,市场优势越明显,越有利于当地农副食品企业通过产业链纵向整合提升经济效益。在模型1中,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资产收益率有正面影响,说明对于农副食品行业而言,大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大存在内部规模经济性,企业规模越大,生产设备、各类专家、中间投入品使用单位成本更低,因而会有利于经济效益提升。控制变量企业营销活动与资产收益率为负相关关系。企业进行营销活动,一方面表现为费用支出,对利润是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如果营销活动能够得到市场积极响应,那么增加的销售收入又可以抵消对利润的负面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农副食品企业的营销费用支出还停留在对利润负面影响的阶段。

在回归模型3 中,因变量为农副食品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累积指数TFP。农副食品企业纵向一体化化程度对区域农副食品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符合假设3。控制变量企业规模也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一方面印证了 “熊彼特假设”,认为大企业的资源优势保证了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表明企业规模越大,内部规模经济性就越明显,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就越高。模型3中,产业集聚对农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不显著,印证了前文的分析,对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而言,产业集聚的内因大多是节约成本,而不是技术创新需求,集聚的技术外部性受到阻碍。

表1 模型1-3回归估计结果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31 个省、直辖市5 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产业集聚现象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区域农业资源市场优势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和产业集聚对企业经济效益有正面影响,区域农业资源市场优势会正向调节纵向一体化策略的经济效益效应。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还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现代农业的发展实质就是价值发展,价值发展就是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最大化。2015年11月,我国财政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初步形成产业链条延伸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支持农副食品企业对农业产业链纵向整合行为。产业链整合需要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农业环节主体还缺乏相应资源进行纵向整合。因此必须重视食品加工企业在促进我国农业产业链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第二,支持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发展已经得到共识,现在需要的是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引导,避免产业集群仅仅追求低成本效应,陷入 “逐底竞争” 的困境。政府可以在人才培训、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协会,增进企业间交流,增强产业集聚的技术扩散和交流效应。第三,重视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我国食品业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大中型企业偏少,“小、散、低” 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发达国家跨国食品公司的差距也比较大,因此发展大型企业依然是重要的促进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措施。

猜你喜欢

生产率产业链要素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