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类游戏对女大学生情感消费的影响研究
2019-12-18沈紫晴
沈紫晴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一、女大学生的人际情感现状与游戏动机
(一)情感需求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西方思潮开始融入中国社会,女性独立意识增强,更多的女性步入大学,生活在90后的女性更是在这种开放的风气中成长,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
旧时代大部分20岁左右女性的活动空间仅局限与家庭,而现在的女大学生开始融入了社会,将自我与社会融合,更加注重自我人格独立。“这种价值观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情感需要上的多元性,绝对崇拜,绝对单一的情感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纷呈的情感需求,并形成强烈丰富、纷繁复杂的情感需求结构。”[1]
(二)游戏动机
1.生活娱乐
当女大学生从极度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向宽松的大学生活,面对强烈落差之下,她们会感受到无所适从,精神空虚。游戏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去消耗生活中闲暇的时间,很好地填补了女大学生空虚的精神世界。游戏不再仅仅针对男性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喜好,分支众多,女大学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胃口的游戏。在无聊的闲暇时间,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让游戏成为生活的调味,使其逐渐成为学习之余休闲的一种娱乐模式。
2.角色依恋
女大学生由于其天生的细腻情感,更容易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对于其中虚拟的角色产生一种情感羁绊,也就是角色依恋。以2018年下半年火爆社交网络的《旅行青蛙》为例,这款游戏操作十分简单,是一款毫无乐趣性的佛系游戏,却吸引了大量的游戏玩家,其中女性大学的占比可观。在《旅行青蛙》这款游戏中,大量女大学生将其中的青蛙视作“呱儿子”,这便是一种对于青蛙的角色依恋,也是对于自己老母亲身份的一种角色认同,虽然“呱儿子”只是游戏中的一个虚拟角色,但是在玩家的潜意识中,已经与其建立一条真实的情感连接,正是这种玩家与虚拟角色的依恋的建立,才会促使游戏玩家愿意为游戏投入真实的金钱。
二、女大学生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的情感消费
(一)女大学生情感消费的兴起
情感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情感买卖开始出现。人类将情感与真实的情感体验相剥离。通过出售情感或者说满足他人情感来获取既定的利益。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当下,情感领域逐步拓展。更多人愿意在网络上购买虚拟情感来满足现实情感,情感进一步商品化。这种技术的发展,看似拉近了人与社会各界的距离,却其实加速了人与人彼此之间情感的淡漠。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环境中新鲜的群体,存在更加细腻的情感需求,这种细致的情感需求在媒介黏度极高的互联网时代,就必然会导致情感消费的产生。
(二)情感消费产生的原因
1.加快游戏进程,获得游戏体验
当下十分火爆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大多都是免费下载,以求吸引广大游戏玩家,增加下载量,但是,免费的下载,免费的体验并不代表游戏完全免费。在游戏的进程中暗含着大量充钱机制。在《恋与制作人》中,如果想要解锁与男主的情感进程就必须抽中相应的卡牌,卡牌的免费抽奖次数十分有限,只有通过购买抽奖次数,才有几率抽中心仪的卡牌,开展新的恋爱剧情。在这种机制下,女大学生情愿通过游戏充值,来加快游戏进程,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游戏体验。
2.社交礼物的虚拟化
在传统的人际交往中,互赠礼物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特别是以女性居多。在特定的纪念日,通过彼此之间互赠礼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加深与对方的情感联系。传统意义上,礼物大多都是实体呈现,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介入,礼物开始呈现虚拟化,贺卡不再需要手写,只需发送一封电子贺卡,直接送钱显得没有诚意,那么就赠送虚拟会员。虚拟礼物开始占据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游戏本身也成为了一个互赠礼物的平台。
三、总结
消费是消费者的一个主动过程,通过消费彰显了消费者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并借此来维系或提升其经济、社会地位。其中,情感消费更是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需求现状。作为网生代一族的女大学生的情感消费从物质领域逐渐转向虚拟精神领域。当女大学生产生了特定的情感需求,会通过虚拟技术来解决。女大学生通过在游戏中消费,“自由地舒展压抑的情感,寻求肯定自我的方式和情感支持,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2]
角色扮演类游戏的不断发展,增强了女孩子独立人格,通过虚拟消费来满足自身的情感,不再过度依赖现实生活情感寄托,降低现实中情感的投入性和体验,通过消费就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可以避免一些自我不愿接受的东西。游戏让人越来越沉浸其中,愿意让人为其消费,人被这种商业技术和资本所笼罩,转换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对于人本身的情感而言或许也是一种强烈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