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9-12-18文玉勤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物局文物保护文物

◎文玉勤

一、基层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管理机制不健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在什么领域,有效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规范化的管理,会使工作进展得更加有效率,但是,当前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还不是十分健全,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当地文物局相关管理工作的安排,重视程度不同,地方的文物管理机制的设置也不尽相同。文物管理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比如文物测量、文物勘探、文物出土、文物后期管理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有统筹规划地安排,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文物局的这些部门各司其职,自己只管自己的那一部分工作。文物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管理工作中,很多方面的具体工作参杂在一起,在一起合作中没有对具体主体的工作进行权责安排,各自成一体,衔接性不够紧密,就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文物管理工作周期长、效率低。

(二)社会公众保护意识不足

在进行文物保护工作中,还仅仅主要是文物局这些专业部门进行管理,社会大众对于文物的管理工作参与度低,保护意识也十分不足。尽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程度比较高,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政府有关部门对于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做得远远不够,因为文物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比较遥远的,人们缺少关于文物的基本概念理解,人们没有相关专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极易认识不到文物本身的价值,保护也就无从谈起。之前中央台每周都会播放《鉴宝》节目,鼓励大家把自己家的东西拿到节目上,有关专家会对它进行专业地评价估值,也会谈到如何认识辨别物品的真伪、年份等,这档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文物的知识,但是市场上这种类型节目很少,普及程度远远不够;在一些地方,还有很多文物没有被发现,当地的人们由于欠缺文物保护意识,也可能发现了但是没有向当地文物保护相关部门上报,就会影响文物的后续管理工作。

(三)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基层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素养不高的情况。文物局部门工作人员比较复杂,文化程度不一,某些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懈怠问题。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涉及到的专业有很多,地理、测量、考古等,从掌握专业知识而言,许多工作人员专业根本不对口或是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工作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二、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举措

(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文物管理工作单位如当地文物局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大家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价值,认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目前的发展状况,积极做好各项工作,能够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好紧急预案,保证管理工作完成,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文物,传承中华文化。

(二)加大投入文物管理经费

经济是一切工作更加顺利进展的重要基础。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也需要经费,因为文物工作具有长期性、规模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这就要求国家、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动员提高文物保护重视程度,加大对文物相关工作的支持,投入经费,推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更有效率地开展,经济是工作的保障。

(三)各个部门建立协调机制

文物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很多,将这些不同的部门致力于一项共同工作,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加强配合的融洽性,比如文物的出土工作,做好勘探测量工作,以及开采文物之后的监督工作,然后和文物鉴定部门做好衔接,避免文物遭受损失。一定要建立协调机制,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结语

文物是我国宝贵的财富,能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历史的文化、经济、思想等,从而更好地铭记历史,因此必须加强当前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这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问题,团结社会全体力量保护文物,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更好地运行发展。

猜你喜欢

文物局文物保护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创新初探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文化遗产
运河记忆
河道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