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方法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简析

2019-12-18郭秀婷

魅力中国 2019年45期
关键词:情趣课外词语

郭秀婷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丛西小学,河北 邯郸 056000)

小学语文讲的主要是阅读和写作,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引读,文中的情感等方面,而阅读是对文章的意思和感情理解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学好阅读,理解阅读,并运用于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

一、结合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通过阅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的课本中,有许多的课文是节选自一些名家名著的,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原著中的精彩章节都无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如《鲁滨逊漂流记》,在语文课本中,只是介绍了一些故事梗概,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展开陈述其中的一些细节发展。这时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契机,向同学们介绍这本书,讲述鲁滨逊是如何在荒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的,把他具体是建造房子,找食物,以及发明出的一些东西直至后来是如何离开荒岛的都可以介绍一下,让学生对这本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进而尝试去阅读整本书。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才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理解字词类题型,注意联系上下文

在三年级课内外阅读中,有一种题型出现频率非常高,那就是“理解词语、字词类”题型。面对着一些生疏的词语,孩子们一般都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解释。这时候,一定要教会学生,将词语放到文章中去,在语段中理解词语意思。联系上下文,看看和词语相关的段落是什么意思,作者什么写作意图,了解这些之后,对词语的意思应该能够有所了解了。如果这样还是不行,试着用所给的词语分开组词或者造句,体会一下词语每个字的意思或者整体感知一下词语的意思,这样也会对孩子们理解词语有所帮助。再有就是整体感知文章主题,结合主题理解词语,当然,这种方法有点难度,一旦孩子对主题理解错误,这个词语的理解也就误区歧途了。

四、情与趣相通,鼓励情趣性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真正做到情趣性阅读,就需要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在对话中获得一些新知,进而再去体验愉悦感与自豪感。当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时,一定要敏锐地捕捉文本中蕴涵着的具有吸引力的情趣因素,然后再将这些因素强化到与学生的对话中,激发学生们的共鸣。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把文本与学生潜在的情趣因素充分激发出来。通过引导、启发,加强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让情趣性贯穿到阅读的始终,用真正朴实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进而达到以趣促情之效果。

在情趣性阅读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也会变的更加积极有效,让学生在感悟文字的同时,还能真正感受到人文关怀,使“以读见悟”变的自然,使阅读教学变的水到渠成。以“情”促“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五、课后延伸,课内课外相结合

新课标定义下的语文学习,并不是仅仅要学习完课内课外的内容之后就可以结束了,而是应该将课内课外的内容相结合,这恰恰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开始。

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在孩子们的眼中很完美,他们在学完之后,在不停地谈论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就随之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中年闰土是什么样子吗",学生们当然会很感兴趣,然后教师就紧接着将《故乡》推荐给学生,学生在读完之后就讨论起来,闰土变傻了、变呆了,教师随之可以讲解闰土变化的原因,讲解当时的社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另一个层次上对人物以及社会产生深刻的理解。这样课内与课外的相结合,就更能够让学生感兴趣,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借助于精彩的课外世界,可以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将其带进《三国演义》;在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将其带进《西游记》;学习《春》时,让其走近朱自清;学习《猫》时,让其走近老舍,等等,将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世界文化予以结合,融会贯通。

关于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必须要改变过去守旧的教育观念。不能将教学任务作为目标,应该以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的状态作为教学的目的,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所以对于语文角度的教导,必须要全面的进行开展,让学生懂得在阅读的过程中,怎样开始理解一篇文章,更好的从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道理,从而影响学生,让他们从中学习到为人处事的道理。

猜你喜欢

情趣课外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找词语
夏虫情趣
词语欣赏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一枚词语一门静
转动小脑瓜
四格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