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技术及非计算机专业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9-12-18温振宏

魅力中国 2019年45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工智能

温振宏

(哈尔滨广厦学院 信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一、大数据技术研究背景

在“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习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根据会议精神,应大力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需要在各个行业都应加大数据的建设,让数据为各行各业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未来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民办高校将逐渐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人才培养需将本科院校中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与大数据技术知识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将会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

大数据技术已经并正在逐渐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海量的数据源于各行各业,最终亦必将影响并作用到各行各业。例如:公安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开展诈骗预警和犯罪事先预判,实现事后处置到事前的防范,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同比立案率,提升同比破案率,最终达到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的目的。很多居民小区运用“互联网+智慧社区”方式对入住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实现对进入人员的可控管理,为小区住户建立了一道安全保障。

大数据技术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及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技术与管理专业、财经专业及金融专业等非计算机专业的融合发展,结合智能化综合网络的大量普及,必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

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大数据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技术彼此融合将实现超大规模计算及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化、自动化分析,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复杂度、精密度较高的信息处理。百度大脑的强大性能就是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有效融合实现的。

三、非计算机专业中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专业是当前社会非常热门的专业。大数据的兴起导致人才市场技术人员大量匮乏,因此各个高校均加大大数据人才的培养,纷纷申请大数据专业。截至2019年3月,我国高等院校中,成功申请并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的高校有近300所。大数据技术在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中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很多高校已经成功申请大数据专业,力图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而在非计算机专业中,大数据技术方面的课程开展的非常少。因为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相关的从业人员与学生应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大数据技术,并最好能掌握一定的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能。

非计算机专业,尤其财经、管理、金融等行业,开展大数据课程应本着普及够用的原则。建议在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公共辅修模块,即大数据应用模块,分两学期开设大数据相关课程,第一学期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程;第二学期开设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大数据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了解大数据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了解并认知大数据技术在本专业中有哪些应用,提升学生对大数据技术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大数据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主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Python编程语言普及,本着够用的原则,要求学生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知识、绘图技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利用Python语言结合本专业知识实现对本专业数据必要的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Python语言最擅长的应用就是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是该领域中最好的语言,可以在管理、财经及金融等专业很好的实现理财分析、量化交易、金融分析等。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了增强学生对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的进一步了解及对Python编程语言更好的掌握,建议编写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教材、配套的习题及实验指导。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工智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