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巧用多媒体的策略
2019-12-18陈龙
陈龙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双桥中学,湖南 衡阳 421000)
多媒体以形色兼备,动静结合的教学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愉悦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落实初中美术教学的教育目标,实现美术教学课堂的高效。
一、多媒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传统美术教学其讲授方法过于简单,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如今在多媒体的背景下,空间、时间和地域对美术教学的限制越来越小,更容易扩充教学材料和教学信息。以更立体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图文声色俱,使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更容易抓住学生眼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良好的导入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过程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初中的美术教学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的限制,形式单一,使导入教学内容更加困难,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开展。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融合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以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美术课堂之上,实现美术教学的更好开展。
初中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更在于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美。美术是一门以视觉为主的艺术形式,而多媒体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开展美术课堂,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局限。而多媒体的应用很大程度的弥补了这一缺点,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时代背景,将网络资源融入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融入作品之中,感受作品在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发现作品的深层内涵。
二、多媒体在美术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上拥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一些优点,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教师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滥用多媒体也往往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首先多媒体的使用弱化了教师原本的教学地位,使教师能力得不到发展。部分教师为节省时间在课堂上使用轰炸式教学,将所有的素材都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现,从而忽略了对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且课件内容过大会使教师切换课件过快,留给教师讲解的和学生思考时间都变得更少,教师讲解不够没有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学生思考不够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而且多媒体在应用过程中也弱化了课堂上的互动关系,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问答互动,学生对于一味地视频灌输也易产生麻木的心理,逐渐对美术教学也失去兴趣。
三、新课改下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被提升到一个相对重要的层面,教师也更应该考虑教学方法的革新。多媒体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在新型课堂上的应用成为了一种趋势,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教学情境,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引导学生更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有一章节内容为《春天的畅想》,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校园景物状态理解春天,教师在讲解这一章节时可以预先记录下春天的校园中一些优美的景色,再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脱离当下时间季节的束缚,通过立体的视频和图片感受春天的魅力。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地域的春天美景,不必身在其中就能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更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部分的欣赏课,即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名人佳作的欣赏和学习,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美术作品。虽然美术作品是静态的,但是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资源来丰富课堂上的内容。在美术学习时,教材中的内容通常是一带而过的,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美术作品种的内涵,在这种情况下,但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质的美术作品制成一系列的专题课件,对经典作品展开讲解或进行补充,构成常规教学以外的,具有补充性的知识。如梵·高的《吃土豆的人》,毕加索的《热汤》等。学生在欣赏国外美术作品时,可以开阔眼界,形成对美学更丰富的认知。而在欣赏和学习我国历史中优秀的美术作品时,由于学生已经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比较充分的认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时期、朝代举例说明一些比较知名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不同时期或朝代的人文环境会对美术创作造成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增强美术教学的人文性。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课堂大势所趋。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约束性更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善用多媒体而不滥用,科学合理,落到实处,为初中美术教学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