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亟待加强

2019-12-18张希楞

魅力中国 2019年45期
关键词:进校园农村学校

张希楞

(四川省青川县房石九年制学校,四川 青川 628100)

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生,特别是一批留守儿童,学习没有目标,缺乏学习动力,贪玩成性。没有规矩意识和敬畏意识,缺乏礼仪。没有勤俭节约意识,用钱大手大脚,挥霍无度。谈恋爱,打架斗殴。更有甚者,离家出走、跳楼等也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本人认为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大约60-70%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远离故土外出打工,这些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友照管。二是学校对德育教育不重视,口头上说的多,缺乏具体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三是社会教育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农村的村社、乡镇没有社会教育的机构,无从谈社会教育的问题。如何扭转这些现状,使农村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校高度重视,形成党、政、工、团、少先队、班主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

学校德育工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要有可操作性,不同年级要有具体目标、措施、方法。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党、政、工、团、少先队专人负责,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特点及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道德与法制》任课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深挖课文中的教育因素,结合班级学生情况,循循善诱,从严管理,将课本中的教育因素化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行动。齐抓共管,注重学生操行的评定。

二、加强德育教师的自身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道德修养

清末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道德与法制》课教师要结合实际,既要以课本为本,又不拘泥于课本。要将理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等列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相关教育的内容,注意搜集和积累资料,积极阅读我国历史典籍和蒙学读物,对相关教育内容进行钻研和消化,力求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与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地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理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优秀成果。教师只有以丰富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故而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亲师信道,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与教育。

三、借助经典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诵读,强化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

许多古诗词里所蕴含的忧国忧民、乐观豁达、追求向上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品德、人文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比如通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让学生懂得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并将其视为立身之本。还有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教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少年强则国强”的责任担当意识等等,都可以通过经典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对学生进行不断渗透和培养,使之与自己的心灵产生共鸣,从小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还教育、教师适当的惩戒权

“惩戒教育”最重要的社会作用,就是让人们懂得做人要有所敬畏和畏惧,懂得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和过错负责,并需要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从而时时可以警示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少走弯路。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戒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担负责任,取得心理平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过:“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近年来,教育系统将正当惩戒扣上“体罚”的帽子,衍生了见诸报端和新闻媒体报道的众多悲剧,教师被开除、处分,甚至跳河自杀等等,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师不敢管、不想管学生,最终形成多输的局面。

五、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合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最大程度优化三方现有的资源配置,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各司其职,合作监督,齐头并进、整体联动的教育机制势在必行。学校应该成立家校平台,建立家委会及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展示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也积极听取家长反馈的建议。对家长进行培训,明确家庭教育的重大意义,学习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更好的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学生。社会资源的利用是农村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公安派出所、社区、村社对学校教育的关心支持,要将农村家庭家风教育落到实处。定期开展研学活动,开展法制进校园、安全进校园、礼仪进校园、家风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德育教育才有希望。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工作。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中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进校园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学校推介
新农村 新一辈
对联文化进校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