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道德态度抗挫折力的研究综述

2019-12-18谢文凤

魅力中国 2019年45期
关键词:挫折态度个体

谢文凤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湖南 长沙 410083)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生活物质极大丰富下,外界环境对人的精神造成一系列的刺激,人类在面对其主体性地位堪忧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面对挫败变得异常重要,这也一直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的关注重点。目前,学术界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挫败、学业挫败、生活挫败等挫折类型的研究,涵盖了从幼儿、中小学生到大学生等人生阶段,从期刊发表的文章来看,学者对挫折教育的研究关注度一直在持续上升。而青年作为即将进入社会或刚进入社会的特殊群体,肩负着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责任,非常需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对青年道德领域抗挫折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无疑会为提高青年道德心理素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一、关于挫折理论的心理学研究

早在20世纪,西方的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挫折相关的理论,并探索人们在面对挫折时发生的相关行为。

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挫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麦独孤、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艾里斯等。1908年,英国策动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提出个体受到挫折后产生的行为,均为本能使然。他认为,正是因为有本能,挫折才会使社会个体产生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恐惧情绪”可能是因为“逃跑本能”。[1]麦独孤的本能论虽然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他的思想却为心理学家研究人类行为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依据和营养。1917年,弗洛伊德出版了《精神分析引论》,在书中他认为是力比多在刺激着个体的行为发生,精神类疾病正是因为个体的力比多受到压抑或阻碍所引发的,他将这种情况称为挫折。他认为心理防卫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个体在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活动,使之达到内心平衡,但防卫过度又会引起偏执、精神分裂等严重的精神疾病。[2]阿德勒则认为个体的行为都受到“权力意志”的支配,人的行为动机均可归为追求权力与征服。而如果这种动机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感,权力意志正是产生于个体对自卑感的反抗,权力意志与自卑的对抗可能产生精神疾病。荣格、马斯洛和罗杰斯则认为个体总是在生活里追求人格的和谐完善,以达到自我实现,如果个体的自我实现感不能得到满足,则会产生挫折感。20世纪5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挫折ABC理论,认为挫折的产生是因为个体对挫折不合理的认识。在挫折ABC理论中,挫折事件本身是挫折感的诱发因素,经过不同的个体对挫折产生的认识和信念,个体在特定的挫折情境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挫折ABC理论超脱了以往“诱因——结果”式的直线思维方式,首次关注到个体的主观认知因素对挫折结果反应的重要影响,也正因为此,挫折ABC理论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里面被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挫折心理研究的发展。

心理学家还对个体遇到挫折时的行为反应进行了研究,最为经典的是下面几种挫折理论。一是挫折——攻击理论,挫折攻击理论主要由多拉尔德、梅尔、米勒等人提出,认为人遭受越大的挫折,就会进行相应强度的攻击行为,挫折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1939年,多拉尔德、杜波等人合著《挫折与侵犯》一书,他们在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挫折——侵犯”学说,他们首先坚持认为挫折必然导致侵犯,后来在学界的质疑下,认为挫折可能导致侵犯。多拉尔德认为,攻击发生的强度与欲求不满是成正比关系,挫折越大,攻击的欲望与强度也越大,并且他认为,青少年的挫折敏感度比成年人要大。梅尔则提出“挫折固执理论”,挫折会明显地使人的情绪激动,从而产生刻板的、固定的、甚至是无目的的攻击行为。米勒对挫折引起攻击的绝对性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挫折会引起战胜困难、紧张倒退、攻击这三种反应,挫折转为攻击,还需要具体情境的催化作用。霍夫兰德、巴克等的实验均证实了挫折和侵犯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二是“挫折——倒退”理论。20世纪40年代,巴克等人提出“挫折——倒退”理论,他们经过对儿童“建设性活动”的研究,发现儿童在遭遇到挫折时会出现更幼稚的行为,从而表明挫折会引起个体行为的倒退现象。三是“挫折——奋进理论”。而阿姆塞尔(A.Amsel)等人却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挫折——奋进”理论,认为挫折是在体验到奖励后又经历无奖励的状态时的感受,他们通过对小白鼠进行挫折实验后,发现小白鼠在受到挫折后,会产生努力奋进的行为。

20世纪,我国的心理学家也开始了对挫折的相关研究。国内心理学家冯江平教授在《挫折心理学》一书里,对挫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挫折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命中,包括有学习、工作、生活等等方面,同时个体会产生挫折情绪反应。[3]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教育心理学》、车文博主编的《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还有杨国枢、李海洲、边和平、周宏等同样认为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所遇到阻碍或干扰,从而使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二、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

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和国际心理学联合会的《心理学百科全书》(1984)对挫折教育的对象和目标进行了定义,都认为挫折教育应该是针对正常人的正面教育,强调挫折教育的个体认知因素,充分考虑情景和环境因素。

国内有许多学者针对青年的挫折教育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有非常多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对挫折教育的定义、挫折产生原因、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抗挫折能力提升的途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1995年,李海洲与边和平主编出版了《挫折教育》,第一次对挫折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论述。2005年,张旭东、车文博又出版了《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一书,着重研究了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认为挫折就是个体行为目标受阻后的情绪状态,一般由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所组成,引起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既有内部才智、品行、身心素质等原因,又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原因,可以进行生命教育来提高个体的抗挫折素质。[4]方鸿志等人对挫折及挫折教育进行了定义,阐述了对挫折教育进行研究的内容及意义,提出要正确认识挫折、设置合理挫折情境、多途径教育、注重家庭与社会共同教育、建立专业化挫折教育模式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5]

有的学者还从教育学方面进行研究,如有研究人员建议在学校的教学中加入抗挫折能力的课程教学;包兴敏认为学校在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方面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心理咨询机构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身主体性也没有发挥,应关注挫折教育的内容并拓宽挫折教育的途径。《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一文对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挫折教育,加上主体的自我调适,来达到增强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马建新等强调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国内的学者对挫折教育均持赞成的态度,而且已经着手研究如何对个体的抗挫折能力进行研究。而王中华和詹艳对2000-2019年期间国内挫折教育研究的脉络及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对挫折教育的基本主题、研究热点和未来前沿进行了分析,认为今后学界应该更加重视挫折教育的阶段性实施、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的自我教育等方面。

三、关于道德态度挫折的研究

随着挫折教育在学界引起的研究热潮,有些学者开始关注个体道德层面的挫折。例如曹刚和任重远就认为,目前我国的教育学界的学者将许多的精神放在研究事业、学业等挫折教育上,但是对于道德挫折关注却甚少。曹刚和任重远的《论道德挫折》一文将人们的视线引到了对道德挫折的关注,文章定义了道德挫折的概念,并指出道德挫折有“好人没好报”和“好心没好报”两种表现类型,分析了道德挫折发生的施助者和受助者双方的心理机制和行为反应,指出道德挫折是一个学校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文章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认为道德挫折是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这篇文章开启了挫折教育的新篇章。随后,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道德挫折对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并试图通过心理层面或是社会层面来探寻应对之策。

彭怀祖分别从施助者、受助者、社会三方面分析了各自不同的道德挫折感,同时指出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过度逐利的“市场同化”、“左”思想消极影响等因素导致道德挫折的主要原因,应针对这些原因对道德挫折状态进行研究和改善。李雪妮认为物化的人性、弱化的德育、不健全的道德评价机制是道德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要建立道德监察机制严防社会中可能发生的道德挫折。刘玉梅认为道德挫折是导致现代社会道德退行的因素之一,要化解个人的道德挫折应该改变个体对道德挫折的情绪反应,而要化解群体的道德挫折,则应该改变导致挫折的情境。李建华和谢文凤认为道德挫败的原因是个体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结果之间产生了失调,并经过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心理反应而使个体的道德态度发生改变,道德态度的挫败会导致个体产生消极的道德态度。

郭毅然指出在道德教育中,教育信息的选用与传达缺乏科学性、教育对象对教育者评价消极,会导致被教育对象的抵制态度,要促进被教育者的道德态度改变须要教育者提升印象、加大情感投入,教育信息要有针对性、传达要符合心理规律等方面入手。

四、发展与展望

从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针对青年抗挫折能力相关的研究还主要是集中在挫折理论研究和青年的挫折教育研究方面,又或者是道德挫折研究,专门针对道德态度挫折的研究还非常不够。态度随着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出于主观的原因或是客观情境的原因,个体可能没有对某一道德事件做出相应行动,但是他必然有一个相应的或内隐于心或外显于形的道德态度。这一道德态度是基于他的过往经验、教育程度、道德素养等个体沉淀,也就是说道德态度人皆有之,是个体面对道德事件时必定拥有的价值观表达。道德态度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是伦理学与心理学两个学科关注的重点,针对青年的道德态度抗挫折能力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且前景非常广阔。

一是青年的道德态度挫败值得更多的理论研究。青年的心理特征有区别于其他人生阶段的特殊性,特别是青年做为一个生理发育成熟的个体,其道德心理发育却未必达到成熟阶段。其道德态度更具敏感性、脆弱性,极易受到当时情境、榜样效应、从众心理、社会风尚、社会回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从而会影响个体的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最终将造成社会整体道德风尚的危机。可以说,青年在学校接触到的是“道德的象牙塔”,有着学校老师的监督,接受着关于中国传统道德的培育,惩恶扬善的观念不但在书本里得以认识,更成为个体的道德实践与道德追求。初入社会这个道德实践场所,面对各式各样的道德困境、道德挑战、道德悖论,青年的道德态度面临着各种危机。对青年道德态度挫败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影响因素等领域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特别是结合青年的心理特征和道德发展特殊阶段,从心理和道德两个领域进行综合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二是关于青年道德态度抗挫败能力的实证研究有待开展。可以看到,现在对青年挫折特别是道德挫折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在文献资料基础上的分析研究。而道德态度有其区别于一般道德概念的特殊性,因为道德态度本身是由个体长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倾向所共同构成,相应的个体对道德事件的反应也可以有同意与否、喜欢与否、支持与否三种基本的表达方式。这种反应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实证道德态度的可能性,而目前来看,只有李建华的《论对道德态度的测量》一文对实证道德态度的可能性和途径稍有涉及,且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另一方面,关于青年道德态度的实证研究方法值得探寻。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科学测量方法对道德态度进行实证研究是一个较好的途径,可以利用已有的量表测量法、行为观察法、自由反应法等科学测量方法来对青年的道德态度进行测量。还可以进和一步结合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测量分析方法,深度研究与分析青年的道德态度抗挫折力。

猜你喜欢

挫折态度个体
Holism in Education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挫折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终身不遇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