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出血患者大量输血的相关研究

2019-12-18何春燕

魅力中国 2019年45期
关键词:酸中毒产科功能障碍

何春燕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 绵阳 621000)

产科出血大多发病较急,如果失血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而发生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输血方案是抢救的关键。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具备完整临床资料的妇产科大出血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3~42岁,平均年龄为(29.0±3.2)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孕周为(37.5±2.2)周,产妇失血量1500~2500 mL。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4~42岁,平均年龄为(29.2±3.0)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38.5±1.2)周,产妇失血量1500~2500 mL。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二)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抢救方案。观察组利用大量输血抢救方案,要立即建立2~3根静脉通道,将晶体液以及胶体液进行输入,之后按照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常规的改变情况进行输血治疗。一旦患者失血量超过自体的血容量的20~30%,血红蛋白少于80 g/L,同时出现贫血或者活动性出血的现象,要将悬浮红细胞输入;一旦纤维蛋白原少于1.0 g/L时,要将冷沉淀进行输入。如果手术渗血不止或者Plt<50×109/L,保证肝素充分抗凝的前提上将血小板以及新鲜冷冻血浆进行补充。手术渗血不止最佳的选择就是补充多种凝血因子。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各种成分血的输注量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出现率。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DIC出现率

观察组的患者出现1例DIC,其他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96.67%,DIC出现率为3.33%;对照组的患者出现4例DIC,1例患者抢救无效,其余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3.33%(25/30),DIC出现率为13.33%,观察组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DIC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成分输血输注量

观察组的平均成分输血输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一)产科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产科出血,引发产妇出血的常见原因比如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早剥等。病情发展快速,容易导致DIC的出现。所以明确诊断之后要立即将病因去除,抑制触发DIC的病例过程。要首先利用晶体液、胶体液将血容量控制,尽可能早的将血浆输注,主动对休克控制,将酸中毒纠正。同时根据实际情形进行剖宫产等手术,必要的情况下将子宫切除,降低创面出血,控制促凝血物质释放入血,降低血管内凝血的速度。制定大量输血抢救方案综合了手术、血液、麻醉、输血等多个学科,可以有效的抢救患者生命。

(二)产科出血多发生于产后,病情发展迅速,高凝期往往不明显,进而迅速进入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如不及早诊断,则容易诱发DIC的发生。故大量失血患者诊断一旦明确,最先要使用晶体液、胶体液恢复血容量;应尽早输注血浆,积极抗休克、纠正酸中毒,为手术创造条件,根据情况行剖宫产、胎盘剥离术等,必要时果断切除子宫,一方面减少创面出血,另一方面终止促凝血物质释放入血,减缓血管内凝血,赢得抢救时间。目前,大量输血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成人24 h内输血量大于或等于患者循环血容量或输注的浓缩红细胞>10 U,即视为大量输血,或4 h内输血量超过患者总血容量的1/2。有研究表明,大量输血>2500ml患者即有出血倾向,>5000ml约1/3患者有出血倾向,>7000ml时患者必会发生出血,引起产妇出血倾向的原因之一为由于大量出血和输血引起凝血因子及血小板丢失和稀释性减少,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输血患者常见致命三联症为: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和低体温。在大量输血的患者中,65%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一方面是凝血因子稀释和消耗、低体温及酸中毒导致的继发性结果。另来自大的创伤中心的报告表明,严重创伤患者复苏前即有显著的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低灌注导致的抗凝和纤溶亢进有关,或者是组织因子释放导致凝血酶激活和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状态的结果。最初复苏时输注超过5 U添加剂红细胞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稀释性凝血障碍。提倡采用血浆和红细胞、血小板比例性输注,完善血浆替代治疗,纠正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同时控制出血是决定患者能否存活的最重要因素。而在控制出血中,如果患者能维持正常的凝血因子水平,则可减少其用血量并增加存活率。对于需要大量输血、输液患者,应采用损伤控制性复苏与损伤控制性手术同时进行,提倡早期使用胶体(尤其是血浆)和红细胞,同时减少晶体的用量。尽早处理凝血机制异常、酸中毒和低体温,尤其强调早期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总之,产科出血患者使用大量输血抢救方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成分输血的输注量,降低DIC的出现几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酸中毒产科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