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本小说《不如归》中男主人公的艰难处境

2019-12-18张桂枝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浪子处境娘家

张桂枝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不如归》于1898年11月至1899年5月在日本《国民新闻》上连载,1900年在民友社发行单行本,1901年被改编成剧本首次在大阪上演。之后又被译成中、英、德等各种文字,广泛流传于全世界,成为世界文学杰作之一。小说中女主人公浪子从小丧母、遭受继母嫌弃,长大后嫁给了海军少尉川岛武男,婚后夫妻恩爱情深。不料,婚后不久,浪子便患上传染病。武男母亲原本就不待见浪子,加上听信小人谗言,于是逼迫武男与浪子离婚。本文便是围绕这一情节来分析男主人公所处的艰难处境,并探究其原因。

一、武男的艰难处境

武男的父亲生前性情暴躁,母亲因此受尽折磨,父亲逝世后,母亲才终于得以喘息。然而,脱离父亲压迫的母亲,脾气变本加厉地暴躁,比起武男父亲有过之无不及。于是,母亲便成为川岛家真正意义上的家长,掌管家中的一切事物。

浪子嫁入川岛家后不久患上肺病,便被送往逗子进行疗养。母亲担心浪子所患肺病会传染,会毁灭川岛家,于是劝说武男把浪子打发回娘家、和浪子离婚。母亲的提议遭到武男的强烈反对,他认为母亲的想法不近人情不合情理。母亲便反驳到“你说不合情理,不近人情,要知道这样的事情世界上多得很:不合家风,离婚;不生小孩子,离婚;害上了讨厌的病,离婚。这是社会上的定规,武儿!有什么不合情理,不近人情呢?”面对母亲的一步步逼迫,武男并没有妥协。最后,母亲从佛坛上取下一个牌位,放在武男眼前,“武男,你因为我是女人,不把我看在眼里,好,现在你在你爸爸面前再说一遍看!说,再说一遍!历代祖宗的牌位都在这里,说,再说一遍看!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为什么不孝?”“为什么?什么叫‘为什么’?一味庇护老婆,不听爹娘的话,不是不孝的东西吗?不爱惜爹娘养育起来的身体,毁灭历代祖宗的家,不是不孝吗?不孝的东西,武男,你是不孝的东西,太不孝了!”母亲一连串的质问,拿家庭孝道来牵制武男,欲迫使其别无选择,武男在母亲的逼迫下,眼泪像瀑布一样倾注。所幸这时候军队发来电报,武男急着出征,才得以逃脱母亲的逼迫,并嘱咐母亲等他回来再商量此事。之后,母亲便其出征将浪子赶回娘家。

武男出征归来,知道这件事后,便与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妈妈,你杀了浪子,又杀了我武男。我再也不和你相见了。”由此可见,武男当时的心如死灰,对于母亲过分的做法,武男只能选择再次奔赴战场。因为他无法责怪母亲,她是一家之长,在当时那个社会有权决定自己孩子的婚姻大事。武男在战场上拼命发泄内心的气愤,拿自己自暴自弃的身体去做炮弹的靶子。自从浪子回到娘家后,即便两人一直深爱着对方,武男没有去找过浪子,直到浪子逝世前两人在背道而驰的火车上见过一次,不久浪子便离开人世。最后武男虽然与母亲和解,但是内心却存有隔阂。

二、造成艰难处境的原因

武男作为一名海军少尉,不可能是一个懦弱的人,但是面对母亲将其心爱的妻子赶回娘家,他除了言语上表示强烈的反抗,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措施来阻止母亲。实际上这和日本的孝道文化离不开关系。

日本人的孝道来源于恩报,他们认为“恩”是一种债,并且必须偿还。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这部作品中提到,日本人将“恩”分门别类,其中需要涌泉相报的“大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要偿付父母的养育之恩,另一种是要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孝顺在日本成了必须履行的义务,甚至意味要宽恕父母的罪恶或不当之举。孝道只有在与天皇的“忠”发生冲突才会被废止。除此之外,无论父母是否值得尊敬,是否破坏自己的幸福,都必须奉行孝道。年轻人结了婚就会背上沉重的孝道义务。即使年轻的儿子和媳妇恩爱无比,婆婆也可以把媳妇赶回娘家并解除婚约,儿子为了遵守孝道,只能顺从父母的决定。妻子处于“孝之圈”的边缘,而父母在中心。因此,男子的责任是明确的。具有强烈道德品性的男人服从于“孝”,如果母亲要他与妻子离婚,他必须照办。这些都是子女必须偿还父母的恩债。

《不如归》中的武男母亲正是利用家庭孝道来逼迫武男与浪子离婚。尽管武男强烈表示不同意,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离婚。‘武男本来确信: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死也不能切断的,何况区区的世间习俗呢?然而要使这心愿变成事实的时候,却不能不感到这区区的习俗惯例在企望和现实之间筑着一堵不可跨越的障壁。无论世间怎么样,她永远是我的妻子。然而母亲已经用我的名义逼他离婚了;她的父亲已经把她接回去了。在世间,两人关系已经断绝了。……违抗母亲的痛苦,他已经尝过了。’这也是即便武男和浪子离婚后,武男并没有再去找浪子。因为武男根本无法与当时社会上的习俗抗衡,只能顺从母亲的做法,即便痛苦万分,也只能自己承受。就算武男当时没有出征,也无法阻止母亲的决定。倒不如说,军队发来的电报只是暂时将武男从当时的艰难处境中解救出来。

三、结语

本文首先对武男所处的艰难处境进行分析,主要是讲述的是他在家庭孝道和对妻子的爱之间难以抉择。最后母亲趁其出征将浪子赶回娘家,武男和浪子被迫离婚,武男也无奈接受事实。接着分析了造成艰难处境的原因,阐明传统的孝道文化约束武男必须服从母亲的安排。即便和妻子相爱,也无法违背家庭孝道。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上的青年男女所处的困境,这也是《不如归》这部作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浪子处境娘家
20世纪前后美国黑人的真实处境
孔雀真丑
娘家欠你的,别到婆家来讨要
画与理
婚姻好不好,回趟娘家就知道
浪子心声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浴火重生的浪子
船过浪子滩
现代雕塑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