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对策建议
2019-12-17舒杨静任本燕
舒杨静 任本燕
【摘要】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中央和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各种鼓励和激励政策,支持创业,高校更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大学生创业,但是面对目前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如此之高的问题,本文根据自己摄影工作室创业经历及相关调查,分析大学生创业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議,以期对大学生创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困境
当今,国家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创业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成功的大学生创客,这也激发了大学生追逐创新、敢于创业的激情。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失败的概率仍然很高,这中间,除了由于创业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大学生群体创业所要面对的独特困境,本文以摄影工作室行业为例,针对大学生创业困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困境分析
(一)创业融资难
通过走访多家大学生创业摄影工作室,发现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没有启动资金和维持项目运营的资金等问题,说明资金短缺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收入和经济积累。那么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外界。常见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亲情融资、风险投资、国家基金、以及金融机构贷款等。但是这几种融资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其中亲情融资,八成以上的大学生创业资金通过亲朋好友筹集获得。这种方式容易操作,风险小,成本低,但是这种方式获得的资金,往往规模较小,很可能不足以支撑创业整个过程。而其他几种融资方式要么门槛高,要么存在高风险再或者成本太高等等。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创业前期尤其需要,但是在发展阶段,创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并不会因为过了初创期而不再需要。创业企业在各个阶段都会有很大的可能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特别是企业进入发展中后期时,当面临一些现金流不足问题时,缺少一些政府支持性资金的扶持。总之对于大学生创业,在各个阶段都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
(二)团队管理经验不足,创业团队不稳定
本摄影工作室,在创立初期,成员主要由学校校内同学组成。大家都有学业课业任务,时间不太充裕,并不能完全百分百投入到创业事业中,这就会导致团队的凝聚力不足。团队成员不稳定,中间有几次波动后才能逐步步入正轨。另外,大学生缺乏管理经验带来的麻烦,在工作室经营过程,越来越突显。团队内,大部分成员在创业想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性,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到实施时,在实际销售、实际业务发生时,就显得能力明显不足。另外在有些决策上,浪费过多时间。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与经验,在制度的制定和管理上大学生创业者的族几乎一片空白。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
(三)大学生创业社会认可度较低
大学生创业往往会遭到家人、亲人的反对与不支持。这是由于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大学生应该做的事。创业是很难成功的,并且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资本和人脉关系之后才能做的事情,那么既无资金积累也无太多社会经历的大学生,在亲朋好友看来成功的可能微小。另外,也有很大一批大学生担心创业失败后会被亲人朋友看笑话,这样使得大学生不敢放开手脚去搏击。
(四)大学生创业风险较高
大学生创业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创业风险贯穿整个创业活动中,并且创业风险是不断变化的。任何一个外部环境与内部团队的矛盾,都有可能导致灭顶之灾。例如共享单车ofo,在已经覆盖全国市场范围,并且融资N多轮后,仍然以失败收场。大学生如果创业失败,除了面临经济上的压力,也会面临心理上的压力。
二、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
从国家到地方再到高校,目前都出台了众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创业者应该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申报创新创业类项目等。尤其是高校内,多数会提供众创空间,给创业学生免费使用,这样就可以在成本上节约很多。而很多竞赛与项目的申报也会设置高额资金扶持的奖项,以鼓励大学生创业。当然,这些资金获取量有限,但是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可谓是相当重要。而对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则需要企业团队,提高企业自身的价值,吸引更多投资或者自己创造血液生存下去。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企业的有效工具,是对企业员工的鞭策与激励。虽然,大学生初创企业的成员普遍较少,但是在技术、销售、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清楚的分工。创业企业如果想有一支高效的团队,那么清晰明了的企业内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明确岗位工作职责,规范员工工作规范,同时也要激励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同时也要适时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团队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创业者的基本素质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创业的成功率。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优秀的创业素质,就是为自己的创业事业奠定良好基础。创业基本素质应该包括诚信、务实、坚持、果断、自信等。过强的自身素质可免于外界一些怀疑的困扰,坚定创业的路线。另外,创业相关实践能力也相当重要。因为与理论相比,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能力更加考验大学生。同时团队应该注重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如销售、谈判、技术方面的能力。
(四)正确的树立创业风险意识
创业是一个高回报的事业,更是一个高风险的拼搏。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应该用各种方法去预判、分析和识别企业可能要面临的现实或潜在风险。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三、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具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也确实给各行种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大学生创业自身附带的困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更需要创业者改变固化思维,不断实践探索提升,提高创业成功的机率。
参考文献:
[1]傅雪松.我国大学生就业风险的类型化研究和风险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4(17)
[2]罗丹,吴金婵.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7)
[3]刘彩丽.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途径探究[J].黑河学刊,2018(5)
[4]詹海玲,严国峰.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的研究综述[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3294012X。
作者简介:
舒杨静(1999-),女,汉族,浙江台州人,本科,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研究方向: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