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少抗生素使用和降低耐药性风险

2019-12-17何闪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支原体家禽抗生素

何闪

对人类而言,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重大且日益严重的风险。全球都在呼吁禁抗,中国也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类抗生素。为了满足对动物蛋白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需要通过新的方法来保持动物的健康和福利。2019年10月28日至30日,EW Nutrition公司邀请国内外专家以“减少抗生素使用和降低耐药性风险——2020展望”为主题,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最佳方法。《国外畜牧学—猪与禽》编辑非常荣幸能够采访澳大利亚Bioproperties公司全球技术和市场经理Chris Morrow博士、泰国清迈大学Suit Chotnian教授、四川农业大学张克英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贾亚雄副研究员。

Chris Morrow简介:

1980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得兽医学士学位,最初是一名政府兽医(家禽)。1985年,他回到墨尔本大学攻读家禽支原体博士学位。Chris开发了滑膜支原体疫苗MS-H,并成为公认的家禽支原体国际权威;之后,Chris任维多利亚农业部门家禽病理学家以及苏格兰Aviagen公司兽医。2006年起,Chris主攻生物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2017年,Chris获得WPSA澳大利亚家禽奖。

问:不同阶段的鸡感染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cepticum,MG)和滑膜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会产生怎样的临床症状?是否可以介绍一下MG和MS的作用机理?

答:一般情况下支原体可导致鸡呼吸道出现临床症状,有些毒株会引发关节炎和关节肿胀等,这种症状一般发生在南方黄羽鸡身上,但最近几年支原体在白羽鸡上引发的临床症状也开始增多。从经济学角度看支原体病是一种很重要的疾病,因为在养殖过程中其所引发的疾病症状不太明显,但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生产过程中控制这类疾病一般都使用抗生素,但使用太多的抗生素会形成依赖性,最终只能通过灭活疫苗或进行血清学检测来控制。

问:不能控制支原体,就不能降低抗生素的依赖,请问养殖场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控制潜在的危险?

答:支原体感染有2种传播途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如果生物安全控制得好就有可能控制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很难控制,流程也比较复杂。目前,除了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支原体感染外,我们还可以用疫苗来控制,活疫苗的效果比灭活疫苗好。在管理方面,国内种鸡大多是从国外引种过来的,引进的种鸡如果支原体检测呈阴性,那么通过管理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最近几年国内家禽的支原体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主要是禽流感的原因。国家对祖代鸡的引种制定了管制政策,然而国内又有一定的需求,结果导致养殖场对祖代鸡进行自繁自养。这些自繁的祖代雞有可能已经感染了支原体,结果支原体经过垂直传播感染父母代和商品代,导致支原体感染问题更加严重。

Suit Chotnian简介:

泰国清迈大学兽医学博士,研究方向是家禽药物(畜群健康与养殖场生产管理)以及兽医流行病学。

问:据了解泰国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比较多,全球都在呼吁禁抗,您如何看待禁抗问题?

答:泰国禁抗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0年前抗生素使用比较自由,一些农场、饲料厂等随处可见抗生素产品。第二阶段,20年前泰国需向东欧和西欧的国家出口鸡肉,当时欧洲已开始禁抗,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泰国开始不使用促生长类抗生素,但仍可以用治疗性抗生素给农场动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第三阶段,过去10年因为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造成泰国每年死亡约4万人,同时全球禁抗呼声越来越高,正规使用抗生素也纳入减少抗生素耐药性风险体系中,因为耐药性问题不仅仅是因为促生长类抗生素引起的,正常使用的抗生素也是一个诱发原因,因此泰国更注重减少治疗性抗生素的使用量。目前,泰国的养殖场还可以用治疗性抗生素,但必须要有执业兽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领到药。人兽共用的抗生素现在也禁止在动物生产中使用。

问:理性使用抗生素后,哪一类产品的使用量增加比较多,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案?

答:目前动物遗传育种发展比较快速,无论是家禽、猪或大动物,使用抗生素是为了保证动物健康和产品健康。在减少抗生素使用后,使用最多的是疫苗,以此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从动物肠道健康角度来看,我们更关注的是饲料质量和饮水质量。对于动物健康,除了益生菌、植物提取物和有机酸等,肠道健康也至关重要。选择这些功能性产品要从出发点考虑,如植物提取物中牛至油,具体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动物免疫激活状态下的微量元素消耗水平比正常水平高。

张克英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理事、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家禽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家禽产品的营养调控以及抗病营养与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等。

问:家禽肠道相对重量小,敏感性高,容易发生肠损伤,在饲料中如何预防和控制?

答:家禽肠道对家禽来说很重要,一方面是养分消化吸收的部位,另一方面是很重要的免疫器官,是防止外来微生物和有害菌通过肠道进入机体的屏障。维护肠道健康至关重要,首先饲料本身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和人为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会损伤家禽的肠道,另一方面外来致病菌也会损伤鸡的肠道。因此,家禽饲料的营养供给要确保肠道发育正常,在饲料中不能含有对肠道有毒有害的物质以及饲料在存储过程中可能发生霉变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第二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能够促进肠道发育和维护肠道健康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以保障家禽肠道微生物健康;同时在饲养环节我们要尽量减少有害菌侵入家禽肠道。总之,从营养角度去维护家禽肠道健康非常重要。

问:您怎样看待无抗养殖下,饲料配方成本增加和肠道疾病加剧的?

答:无抗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实行无抗生产以后,家禽可能会面临有害菌侵入和肠道受到攻击性伤害造成的家禽肠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抗策略可能是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些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包括饲料精准选择,去维护家禽肠道健康。短时间内成本会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环境中的有害菌将会得到控制,环境改善,动物机体健康逐渐趋向正常化,相信成本会慢慢稳定,不会增长太快。

贾亚雄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家禽遗传育种研究和家禽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主持(参加) 21个项目和课题,其中主持省市级科技示范推广项目有7项。作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的岗位专家,目前主要从事家禽抗病育种研究工作,开展禽数量遗传和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完善和提高肉质改良技术、繁殖技术和抗病育种技术;开展种禽遗传评定和遗传素材质量检测;为种禽场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開展种禽业发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累计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以第一作者或者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8篇,获得省市级各类奖项5项。

问:贾老师主要从事家禽遗传育种研究和家禽生产技术示范推广,能否请您从家禽遗传育种方面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存在的问题。

答:近几年国内家禽遗传育种发展比较迅速,尤其蛋鸡和肉鸭育种领域有很大突破,现在我国自主培育的蛋鸡品种市场占有量约为30%;肉鸭育种的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全世界每生产3羽肉鸭,就有一羽用的是我国自主培育的品种,所以整体发展非常好,但并不能说目前家禽育种就没有问题。由于我国家禽养殖的总体情况比较复杂,现代化养殖和传统养殖模式混杂,标准化养殖和散养共存,因此,我国家禽疫病发生的概率比其他国家要大很多。针对目前我国家禽养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本人建议我们应该大力开展家禽抗病育种研究。抗病育种是寄希望于家禽自身产生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既能适应国家目前比较复杂的养殖环境,又能减少抗生素使用,保证禽产品安全健康。第二方面,国内禽产品供需基本持平,我们正在培育一些品质好和风味佳的品种,让广大消费者在吃到安全食品的同时也能吃到美味食品。

问: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在畜牧养殖中全面禁止以促生长为目的使用各类抗生素的禁令,抗生素的禁用必然会给畜牧生产带来一定的挑战。今天贾老师报告了以植物提取物来减少抗生素的试验结果,能否请贾老师向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一下本次试验所用减少抗生素替代品艾可替的详细情况,并就养殖户在选择抗生素替代品时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供他们参考。

答:今天报告的结果是我们经过长期研究获得的,从2019年2月开始我们与EW nutrition公司开始进行全面合作。为了让我们的试验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北京一个非常普通的养殖场进行试验,研究对象分为蛋鸡和肉鸡。我们的试验结果发现艾可替?产品在减少抗生素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而且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艾可替?产品在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的同时,蛋鸡或者肉鸡的生产效率也有一定提高。后期详细分析发现,在使用艾可替?产品时,家禽肠道菌群的健康状况会有明显的提高,肠道内优势菌的数量变大。此产品的开发理念与减少抗生素理念不同,它更多地倾向于激发鸡本身免疫力的提高。众所周知,抗生素有预防和提高家禽生产效率的作用,艾可替?产品能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支原体家禽抗生素
浅谈如何提高家禽的防疫意识和管理措施
浅析家禽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家禽养殖中疾病预防的综合措施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