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平 释放潛能 璀璨人生
2019-12-17王议霄万艳琴
王议霄 万艳琴
【人物简介】
罗志平先生,君誉环球有限公司董事、君誉酒业有限公司董事、BNI香港-高级董事顾问、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校友会委员、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校友会珠宝及宝石校友会创会会长、罗氏宗亲会副主席等。罗志平先生早前获得美国哈佛商学院全球领导力证书,英国龙比亚大学工商管理(领导及创新)理学硕士,香港理工大学美术及设计教育(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行政人员文凭(珠宝营销及管理),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专业侍酒师及酒类营销(高级)证书,香港沙田工业学院设计文凭(玩具/珠宝)等。
在香港珠宝圈,罗志平先生犹如一股清流。他是设计文凭课程的优等生,凭借设计比赛冠军身份入行,当时年仅19岁,十年後自立门户;有人说,他是“古灵精怪”的创业家,意念不拘一格,以接地气的方式推广香港珠宝设计行业;也有人说,他是最常站上讲台分享经验的人生规划导师,是积极推进公益服务的践行者。
“优秀”,不是轻鬆写就的,“强者”两个字,更不是随便赋予的。入行19年,他最喜欢的称呼依然是“设计师”,用自己的方式突围、创新,开启了高端珠宝首饰的“定製时代”。
因赛结缘迎风而立激发潛力
珠宝的启蒙和人生的启蒙几乎是同步的。大学时期,繁忙课业之餘,远足和画画成了罗志平先生舒缓压力的放鬆方式,最初决定参加设计大赛原本是一次好奇之举,当得知自己以鲨鱼元素创作的运动眼镜荣获冠军,在那一个创新精神还不被倡导宣扬的年代,他的才华就这样惊喜呈现。
上世纪90年代,香港的珠宝行业並非如当下这般繁荣盛行,当时人们对珠宝首饰的认知还停留在价格昂贵、款式精致、上流阶层专属的印象中,真正让罗志平先生决定接受珠宝厂工作邀约,是因为他真的喜欢设计,认为这是独一无二的创作,它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潛藏其中的理念和故事。
“蜕变”是一个淬炼、升华的过程,从设计、製作、打磨、抛光等一系列繁杂过程,罗志平先生整整花费三年时间来学习、消化及实践运用。在外行人听到“起版、倒模、执模、电金”等专业术语时,第一反应不外乎惊叹或膜拜,罗志平先生的反应卻是兴奋的状态,在他看来,每一枚钻戒要经过诸多过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细的操作,艺术的过程便是它的价值,这正是珠宝钻石的魅力。
如果说,比赛开启了罗志平先生的设计之路,那麽,设计工作则是开始改变他的人生观。“一个产品的设计,没办法令每一个人都喜欢,若有一部分人喜欢,这就是吸引同好。”生活中,罗志平先生是个谦卑温和的人,遇事坚持原则,一旦进入设计师角色,立即切换成谨慎细緻的工作状态,小到图纸线条粗细,大到企业的未来走向,浑身上下散发着强大的气场。
即使步入社会工作,罗志平先生另一身份仍是“学生”,入校进修是他为“设计”所做的“加法”,多年来他只认準一个理:通往优秀之路,学习是唯一的捷径。多年来,罗志平先生坚持这麽做,他的履历表便是最好的证明,不断添加国内外名校的文凭、证书等。
後发势能“蜕变”在别处
在这个行业里,时刻弥漫着战火的硝烟,调岗是常见现象。在珠宝厂担任设计师三年後,他突然接到指示去负责线下的销售工作。“当时只想好好幹,努力做一个具备销售能力的设计师。”罗志平先生笑而谈之。
瑞士展览会,他作为销售人员面临首个挑战,焦虑是在所难免。儘管过去没有过任何市场营销的经验,但罗志平先生凭借专业设计师的底气及对产品的热情,在销售交流过程找到了反馈的快感,卖出三条项链,其中一条价值80万,业绩喜人。“如果不去现场,不会了解市场需求,更不能近距离剖析消费者心理。”那次展会结束後,他重新审视设计与市场之间的关係,带着对理念、营销、定位等系列问题陷入思考。
辞职离开,更像是汲取新养分的起点,罗志平先生在意的是“改变”,人生地不熟的美国是他的不二选择。初来乍到,他在当地一家做背包的企业做业务员,每天的工作是一家挨着一家拜访街头的零售店,一遍又一遍地询问“你要不要货”,白天就这样走街串巷“跑货”推销,晚上回到酒店还要写论文,这样的生活,他度过了三年,於理大毕业。
沒有一个强者最初就能成为强者。罗志平先生表示,在美国做线下推销员,几百万的业绩压力犹如一座大山,那时候,他也有扛不住、脆弱的时候,当走投无路的时候,只有不断调整策略、总结失败经验,市场的历练让他对商业有了精準的把握,最终找到突破口从而打开了市场。
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三年的磨练,让罗志平先生更加坚定了内心对设计的热爱。“继续幹自己想幹的事,坚持走自己想走的路,这就足夠了。”在逐梦路上,他的每一步走得妥帖,努力提升能力,过自己的本色生活,寻求更高更远的天地。
释放能量从设计师到创始人的定位
将一件事坚持做到极致,便是成功。在学有所成後,罗志平先生与众多有志者一样,渴望站到更大的舞台,将他所诠释的钻石“美”绽放到世界各个角落。於是,他决定自创珠宝品牌,将目标瞄準“高端定製”这一市场。
一家企业的生命力兴盛,从细微之处即能窥探,如“精通心灵”这一企业商标就有典故。罗志平先生说,这是源自他在大学期间读过的一篇俄罗斯艺术家的文章,大致内容谈的是艺术精神性,当画家绘画与钢琴家演奏创作的作品竟能达到互通心灵的境界,这也是艺术最为触动他的细节,以至於後来申请商标註册过程稍显坎坷,他还是不畏艰难地坚持将商标申请下来。
任何一条成熟产业里,玩法无非就两种,要麽作为顺应者,用标準化和规模化来夺取市场,要麽作为闯入者,制定新的规则,颠覆之前的玩法。然而,罗志平先生坚定地选择,做第三种企业,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做了加减法,自创珠宝品牌,“古灵精怪”是他所提倡的创业理念。
在风云多变、波诡云谲的商界,经营一直是重要的课题。然而,纵观整个珠宝行业,倡导的模式即理性化生产。“具备生产能力,才有能力去发展。有生产力之後,做出来才是产品,如果产品没有设计,可以跟其他国家的设计师去联合生产,从而建立自己的设计团队。”结合多年来的从业经验,罗志平先生总结出一套21个p的创业心得。
从经验尚浅的设计新人,成长为一个成熟幹练、心思缜密的企业家,一路上得到许多人的帮助与鼓励,香港大学的恩师是影响罗志平先生最深的一个人。“一个行业一定要有分享,如果没有分享,那麽这个行业势必不会进步。”回忆起往昔,彼时他还在香港大学进修,恩师便时刻叮嘱自己,这一番话便深深地烙印其内心,时刻起到激励作用。
如今的年代,是标榜个性独立的时代,“设计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职业。作为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校友会委员、香港珠宝及宝石校友会会长,罗志平先生心怀年轻一代,将培养专业人才视为己任,从2014年开始起,集结校友会及业界优秀从业者,联合教育局,已筹办三届全港珠宝设计比赛,参与群体就是中学生,以“授人以渔”为出发点,教会他们设计的方法和思路,让他们在今後生活、工作中能学以致用。
香港珠宝业的未来是什麽?是否已成为朝阳产业?“如何培养输出更多的设计人才”……这一系列疑虑及困惑,也是罗志平先生多年来参加行业内分享交流过程中最常回答的问题。在他看来,创新变革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需要清晰定位,其次吸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论,若想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具备广阔的眼界。
助人为乐释放他们最大潛能
当圈内同行还在惊讶罗志平先生到达职场巅峰的速度之快,他努力让自己活成想象的样子,做设计、当讲师、侍酒师、区域义工,甚至还是“BNI”平台运营系统的推动者,他的活法很充实,所有的事情因激情变得有趣,有美感。
罗志平先生说,人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从12岁起,他就是香港民安队的一名志愿服务者,吃苦耐劳、独立自主、团队意识都是从那时候逐渐养成的,即使是在路况险恶陡峭的山间寻找迷路者,他也从未退缩、缺席过。
日常生活里的细节、体验、服务,都是罗志平先生感受快乐的路径。十餘年来,他服务的足跡踏遍整个大埔区域,“用得着我,请开声!”熟悉或是曾得到过他帮助的人,都知道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每次都不遗餘力地帮助社区答疑解惑。这样的个性让他不断成长,为了能“配得上”行业培訓师资格,提前进修了酒、珠宝营销及管理等课程,在罗志平先生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渔,从他的课堂中走出许多不同行业的人才,有老师、督察、律师、企业高管等。
信息爆裂的时代,要学会与真正傑出的人交换信息,BNI系统,倾注了罗志平先生大量心血。可喜的是,3年时间,他和团队创办5个以BNI系统为业务核心的分会,成功帮助超过250位商人,做了接近价值5亿的新生意,实现利润增长。“打造一个拥有800名各行业商业领袖之社群,透过BNI系统,创造30亿港币新的生意。”罗志平先生表示,一旦设定目标,就能更有力、有效率地推进,这是愿景,也是激励。
商业起伏不定,商机稍瞬即逝,罗志平先生是稳扎稳打的聪明商人,今日所取得的成功,正是他步步为营的谋划和坚持,将图纸幻化成实物,在精心的雕刻下,终将绽放属於它的钻石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