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身体素质对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影响的研究

2019-12-17廖春燕何顶秀姜伟刘小琴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9期
关键词:心肺复苏肺活量公众

廖春燕 何顶秀 姜伟 刘小琴

[摘要] 目的 调查公众通过心肺复苏培训后的掌握情况及心肺复苏效果是否受臂力、肺活量、身高、体重影响及其关系。方法 2016年10月对招募的志愿者90名,测量其身高、体重、臂力、肺活量情况,经小班理论和技能培训后利用全电脑模拟人进行考核,记录按压平均深度、频率、通气、按压回弹率及综合成绩,根据所得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臂力、身高、体重与心肺复苏成绩无相关性(P>0.05),肺活量与通气量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2015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强调有效胸外按压;公众非专业人员可单纯行胸外心脏按压。故心肺复苏效果不受身体素质影响,适合普遍推广。

[关键词] 心肺复苏;公众;影响因素;臂力;肺活量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0(b)-0145-03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Physical Quality on the Training Effec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LIAO Chun-yan, HE Ding-xiu, JIANG Wei, LIU Xiao-q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Deyang People's Hospital, Deyang, Sichuan Province, 6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ublic's grasp of CPR training and whether th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ffect is affected by arm strength, vital capacity, height and weight. Methods A total of 90 volunteers of Oct 2016 were recruited to measure their height, weight, arm strength, and vital capacity. After small class theory and skill training, they were evaluated by a full computer simulator, and the average depth, frequency, ventilation, and rebound rate of compression were recorded. Comprehensive scores were applied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Results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arm strength, height, weigh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P>0.05), lung capacity was correlated with ventilation(P<0.05). Conclusion The 2015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Guide emphasizes immediate high-qualit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mphasizing effective chest compressions; public non-professionals can simply perform extrathoracic heart compressions. Therefore, the effec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s not affected by physical fitness and is suitable for general promotion.

[Key word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ublic; Influencing factors; Arm strength; Vital capacity

心肺復苏术(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在患者心脏骤停发生时,大脑缺氧耐受时间4~6 min[1],我国心脏性猝死病例每年约54.5万。约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第一目击者正确、及时、有效实施CRP是复苏成功的关键。2015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2]:更强调心肺复苏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强调有效胸外按压。要求复苏的重点是按压深度达5~6 cm,按压频率达100~120次/min,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壁完全回弹,非专业人员可单纯胸外按压。所以公众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并能高质量完成胸外心脏按压就很重要。该次研究2016年10月选取90名志愿者旨在讨论公众的臂力、肺活量、身高、体重等因素对心肺复苏效果是否有影响。心肺复苏技术是否可以通过小班理论教学操作培训的模式普遍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微信、网络及传统宣传单、宣传海报、口口相传等渠道招募志愿者参加急救技能培训(非医学专业及医务人员),共报名346名,按报名时间的先后顺序招募90名志愿者进行调查分析。所有志愿者均完成调查,培训和考核。

1.2  方法

1.2.1 调查表设计  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文化程度,以前是否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是否是医务人员,了解心肺复苏的途径。

1.2.2 仪器设备  臂力计:型号BCS-400 NA肺活量测试仪:型号 SH-8078D;多功能急救模拟人:型号MR-ACLS 8000A。

1.2.3 培训方法及流程  小班制 30人一班,按名册上序号随机分成6组,对每名学员进行身高、体重、臂力、肺活量测定并记录,然后进行CPR理论培训(约0.5 h)和5人一组的技能培训,每组一名老师;最后使用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考核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操作,记录平均按压深度、频率、充分回弹比率、有效通气次数和通气量。

1.3  统计方法

使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招募的90名急救志愿者全部完成问卷调查和培训考核。通过对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报名方式基本信息调查,其中男性42名,占46.7%,并发现参加该次调查的志愿者年龄层次较为年轻,平均为(26.56±5.31)岁,学历较高,大专及以上的78名,占86.7%,且多通过互联网渠道报名,共81名(占90%)。

2.2  心肺复苏成绩

培训后使用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考核结果示:按压深度平均为(48.36±15.54)mm,按压频率:(110±14.14),通气量平均值为:(835±132.13)mL,最小值为590 mL。综合成绩平均值(66.707±18.15),按压回弹率:(71.37±15.54)%

2.3  90名志愿者平均身高

(165.23±8.94)cm,平均体重:(61.36±6.08)kg,平均臂力:(100.33±23.65)n,平均肺活量:(2913.86±611)mL身高、体重与臂力、肺活量的关系见表1。

2.4  身高、体重、臂力、肺活量与心肺复苏成绩关系

身高、体重不同成人心肺复苏综合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臂力不同成人按压深度及心肺复苏综合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活量不同成人通气量和综合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脏骤停、呼吸表骤停是临床中的危重症,正确、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成功救治心脏骤停患者,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然而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4万人因心脏骤停死亡,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心脏骤停后需要4 min内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然而仅靠医务人员很难到达,故现场目击者及时进行初步心肺复苏很重要。有调查发现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必须依靠全民参与[3-4]。也有研究发现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低与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比例过小有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复苏不规范、不正确[5]。而我国公众急救技术很不乐观,院前急救知识相对缺乏[6],那么对公众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及对复苏效果相关因素的研究非常重要。

我国人口众多、成人之间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本次研究旨在探索身高、体重、臂力,肺活量对心肺复苏的培训效果是否有影响。该次研究采用的自愿报名的方式,而90%志愿者是通过网络报名,学历较高,大专及以上的78名,占86.7%,年龄较轻,平均为(26.56±5.31)岁。符合之前陆远强[7]、蒋晓红[8]研究的高素质、年轻、对知识渴望程度高的培训效果。该次培训的模式根据lsbye[9]及梅媛[10]的研究结果,选用的比较认可的看-练习-指导的培训模式。

该次研究中志愿者最低身高150 cm,最高187 cm,平均165 cm,最低体重,最高体重50 kg,最高体重72 kg,平均体重:61 kg。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6月30日发布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成年男女平均身高167.1 cm、155.8 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 kg和57.3 kg的平均范围。规范的心肺复苏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胸外心脏按压的中断、心脏按压时保证足够的频率和按压深度、保证胸廓的回弹率。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身高的志愿者臂长不会影响胸廓的回弹,不同的体重的人不会因為自身重量影响按压深度,结果显示人的身高、体重不影响心肺复苏的综合成绩。心肺复苏结果与规范培训和反复练习有关。

培训前大于50%的志愿者认为臂力越大,越容易达到按压深度或按压深度会偏大,臂力小的人可能会按压深度不够。培训后考核结果表2提示臂力不影响按压深度及心肺复苏综合成绩,上述结果表明成人的臂力已经满足心肺复苏的需要。

该次研究结果提示肺活量影响通气,培训后考核结果提示:通气量平均值为:(835±132.13)mL,最小值为590 mL。按照心肺复苏指南通气量500~600 mL,存在过度通气,实际上成人肺活量是满足心肺复苏需要的。2015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更强调心肺复苏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强调有效胸外按压,非专业人员可单纯胸外按压。所以肺活量的差异也不影响非专业人员心肺复苏培训。

心肺复苏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操作,但公众的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该次研究也为公众心肺复苏公众培训做出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认识到成年人身高、体重、臂力、肺活量差异并不影响公众非专业人员心肺复苏的培训结果,而与否参加培训,有无理论及技能培训直接相关。应加大小班模式培训的规模,让公众参加技能操作,才能最终提高全民的心肺复苏水平。

[参考文献]

[1]  龚静.家属心肺复苏培训对提高心脏猝死高危患者存活率的影响[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6):359-362.

[2]  何春来.关于院外心肺复苏几点思考[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6):359-360.

[3]  王旭容,谢国文,社区公众多元化普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新体系探讨[J].当代护士,2018,25(11中旬刊):167-169.

[4]  王长远,孙长怡,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探索[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190-191,123.

[5]  郝德英,周生志,马君秀.沂蒙山区民众心肺复苏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3):169-174.

[6]  付雪连.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 23(4):851-854.

[7]  陆远强.心肺复苏技术社区培训效果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3,6(2):1-4.

[8]  蒋晓红,覃海森,叶泽兵,等.不同课程设置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9下旬版):3054-3055.

[9]  Isbye DL,Rasmussen LS, Lippert FK, et al. Layper-sons may learn basic life support in 24min using apersonal resuscitation manikin[J].Resuscitation,2006,69(3):435-442.

[10]  梅媛,李映兰,李丽.人体模型训练在大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1):81-83.

(收稿日期:2019-07-18)

猜你喜欢

心肺复苏肺活量公众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从社会事件的剖析中探索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方式与途径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桂林市卫生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急救技术培训的探索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轻松测量肺活量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