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2019-12-17景艳红
王 校 景艳红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当前选择乘坐地铁出行的人群越来越多,城市地铁车站的服务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基础服务配套设施,还是服务体系建设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而这个压力又尤其体现在出行高峰期,于是各类营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带来了较大的社会不良影响。为此研究分析当前地铁车站营运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找出适合我国的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以及时有效的规避各类安全事故,促保公共交通安全,已变得非常急切和重要。
一、地铁安全风险因素构成
(一)人为安全风险
人是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人的主观行为对事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地铁车站本身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公共活动场所,因人员密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车站服务人员专业技能不到位,缺乏日常安全风险排查、风险预判、对关键设施的安全情况掌控不全面,同时风险应急处置能力较弱,对出现的突发性安全事故处置不当、不及时。另一方面,是基于乘客安全意识低下,不文明、不规范的乘车行为,比如抢占座位,拥挤、拥堵车门,追逐打闹等行为,构成潜在安全事故。
(二)设施设备安全风险
车站作为地铁服务系统中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承接旅客和地铁的中间环节,也是整个地铁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为确保地铁车站的服务质量,地铁车站需要使用多种自动及非自动设施设备予以支撑,比如,供电供水设备设施、通信、通行、火灾等安全防护设施、检测监管控制系统等等,而任何一类实施出现安全问题都会给地铁车站的正常运营、乘客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三)地铁车站运营管理风险
地铁车站营运除了要考虑人员和设施设备因素外,还必须要认识到自身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构建完善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规范各类操作服务及设施管理流程和体制才能确保整个车站运营安全。当前,地铁车站虽然各类制度都在逐步健全,但仍有不少问题,如人员安全教育、应对安全事故的技能培训、安全责任监督考核等还不够落实。管理方不注重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未重点培训设备操作方法和服务流程;没有依据自身运营实际制定科学的应急的防控处置预案,且没有进行定期演练;没有制定科学系统的业务监管考核体系,各类岗位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二、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一)选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
1. 人员风险评价指标
风险评价中我们使用风险分级评价法,将人为因素确立为一级风险,实施过程中的主观行为作为二级风险,运用R=LS的评价公式,R代表风险程度,L表示事故可能性、S表示事故影响。L包括:安全检测情况、人员职业素质、司机误操作概率、调度问题、监控管理及维保;S: 财产及人身安全影响。
2.设备风险性评价指标
运用风险评价公式,将设备风险作为一级风险,各类设备系统作为二级风险,具体故障作为三级风险。L二级风险:车辆系统、供电设备、通信设备、线路系统、通风给排水系统、其它安全辅助设备;L三级风险:动力故障、制动故障,输配电故障、电网、电缆故障,无线通信障碍、数字通信故障,轨道、线路标志、路床路基,通风空调系统、供水排水系统问题,监控中心设备故障、火灾事故预警设备故障等;S二级影响: 人员影响、地铁运行影响;S三级影响:维修能力、应急处置水平,通行能力、安全性影响。
3.管理风险评价指标
管理因素R作为一级风险;事故L的二级风险包括:各类规章制度、风险预判能力、组织协调性;事故影响S包括:人员安全影响、设施设备运用稳定性影响。
(二)建立风险评价模型
待风险评价指标确立后,即可依据这些指标展开对地铁车站运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在车站营运安全的风险评价中需要把握风险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可使用模糊评价、AHP层次分析以及分级评价模式,对主系统及子系统进行风险评价,以便于完善地铁运行系统,提升其运行安全性。评价模型如下图所示。
风险评价模型结构图示
结语
构建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把控地铁运营质量,是确保地铁运行安全、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维护车站设备安全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风险评价中需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模型,运用多种评价技巧对这些指标予以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