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老年教育的优势分析及政策保障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2019-12-17陈维亚王成兵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优势老年人资源

□ 陈维亚 王成兵

【内容提要】高校兴办老年大学,由于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和其他类型的老年教育机构相比,在教学供给、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其他形式的老年教育机构所不具备的,也是值得高校自身和政府部门重视的。城市管理者要充分发掘普通高校举办老年教育的优势,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经费保障、鼓励高校盘活更多闲置资源用于老年教育,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老年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应有之义。老年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老年人更顺利地适应老龄阶段生活,促进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使他们的晚年过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高校由于教学、科研、人才、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在举办老年教育领域大有可为,但目前受制于政策保障等瓶颈,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因此,明确普通高校在老年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理清它的优势领域,在政府政策领域给予一定保障,必将推动普通高校老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实现高校与社会共赢的良好局面。

一、高校老年教育的优势分析

老年大学是目前中国老年教育重要的供给模式,是开展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就上海市而言,目前已经形成了市、区(县)、街(镇)、居(村、委)老年教育四级办学网络。其中市级老年大学4所。市级老年大学的分校 36所,其中9所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全部挂在上海老年大学名下,分别是复旦大学老年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老年大学、上海大学老年大学、东华大学老年大学、同济大学老年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老年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老年大学。这9所老年大学均设在高校内,依托高校软硬件资源,对老年人实施教育。和其他类型的老年教育形式相比,高校兴办老年大学由于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在教学供给、人力资源开发、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其他形式的老年大学所不具备的,也是值得高校自身和政府部门重视的。

1.供给侧视角下的高校老年教育

有“教育老年学之父”称谓的马克拉斯基(Howard Mc Clusky)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分为五类:(1)应付的需求:通过老年教育,化解社会环境变化给老年人带来的困惑和不适应,包括生存需求以及适应社会的需求。(2)表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在退休后有追求休闲活动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3)贡献的需求:通过帮助别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追求不同的价值,以提升自我形象和受到别人尊重的需求。(4)影响的需求:很多老年人以志愿组织或社会团体代表的身份,参与到公民问题、社会事务问题以及政治活动中,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影响到社会的需求。(5)超越的需求:通过学习,让老年人回忆过去的人生,反省过去,并进一步探寻生命的意义。马克拉斯基认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老年教育来帮助解决,主张老年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当以能满足这五类学习需求为前提。

就上海市9所高校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而言,由初创时期的几门,到目前有些高校老年大学,如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东华大学老年大学、上海交大老年大学等开课门数均已超过100门,课程类型涵盖文化涵养类、生活保健类、休闲技艺类、语言文字类、信息技术类等,基本满足马克拉斯基提出的老年人的五类需求,并且有些课程的设置很有特色。比如随着出国旅游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对外语学习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校老年大学就开设旅游英语班,有的还分初级、高级班;再比如有些高校本身就有优势专业,这些专业教育也延伸到了老年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的古诗词欣赏、东华老年大学的老年时装模特等课程很好地利用了高校本身的学科优势,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也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再从师资来源上看,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师资队伍,对提高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老年大学在师资配备上与社会上其他类型的老年大学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上海市9所高校老年大学而言,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共有教师321人,60岁以下教师的人数占比46.11%,其中40到59岁的教师占33.33%,20到39岁的教师占总数的12.77%。从教师职称来看,教授、副教授占比32.08%。相比其他类型老年教育机构,高校的老年教育更能将高校内部优质的师资和社会各界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吸引进来,为广大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课程。

从老年大学的管理方式来看,无论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还是教学监管机制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以及良好的校训、校风、班风的形成等方面,高校老年大学基于本校长期的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其他形式的老年教育相比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老年教育师资培训方面,高校由于长期的办学积累,在某些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因此也为其他老年教育机构的师资培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比如设置在东华老年大学的丝网花和老年时装模特的师资培训,设置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文学类老年教育师资培训等。

2.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的高校老年教育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把老年人力资源作为社会人力资源整体中的一部分,从社会发展和积极老龄化的角度,通过培训或者再教育使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精神面貌等。老年教育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高校老年教育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更新理念,促进老年人自我激励与自我强化

老年教育作为外界变化与老年人之间的纽带,能够促进老年人不断更新知识观念,获得新的社会适应力。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肯定,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可能性,从而激发终身学习的动力,逐渐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2)挖掘潜能,促进老年人力资源资本化

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对未来劳动力资源的一种开发,各个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利用和整合这些教育资源,并且结合老年人不同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教育、技能培训,挖掘每个老年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其所长,可以提高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促使老年教育能更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力资源的需要。相对而言,高校兴办老年大学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决了老年人想发挥余热但“有心无力”的难题,确保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高效性。

(3)教育养老,促进老年人发展可持续力的提升

离开了工作岗位,人际交往、生活天地狭窄,容易使人产生负面情绪;又由于生理机能下降,体力不足,用脑减少,也会引起脑功能减退,使得反应能力与学习能力都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许多老年人面对新知识与新技能往往产生退缩心理,一般不愿意主动学习,这在日新月异、技术变革加剧的当今社会,更容易被边缘化。运用教育养老,通过鼓励退休同志参加老年大学,可以让他们产生“归属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可以促使他们更新知识和观念,跟上时代步伐,也促进老年人对自身发展问题进行自觉关注,克服对子女和政府的依赖心理,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老有所为,为家庭、社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高校兴办老年大学,通过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促进老年人自我可持续发展力的提高,在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目的的同时,也培养和挖掘了老年人力资源尤其是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后续动力。

二、高校老年教育的政策保障

高校老年大学虽然在办学、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存在发展优势,但在现实办学过程中由于管理机制上没有理顺,教育经费上投入不足、教学内容相对窄化等问题,还是制约了进一步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和高校本身从法律法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措施与办法,给予高校老年大学大力支持,也唯有如此,才能应对快速老龄化所提出的挑战,践行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

1.理顺高校老年教育的管理机制

就目前上海高校老年大学的管理体制来看,虽然是挂靠在上海老年大学下面,以“上海老年大学xx 大学分校”为名,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仅在业务上受上海市老年大学指导,日常还是由各高校自行领导和管理。比如,东华大学老年大学挂靠东华大学退管会下运作,上海交通大学老年大学则隶属于该校的工会系统,而上海大学老年大学则成立了“校务委员会”,由高校在职领导分管。其他几所高校老年大学,也是根据不同情况,归属于离退休处或退管办等机构管理。就全国来看,高校老年大学的管理体制也不一样。

这样的管理体制使得高校老年大学处境相对尴尬,一方面各个高校并没有把举办老年大学作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老年大学在各个高校的地位比不上一个学院,许多高校只把老年大学挂靠在退管会或者工会等部门下进行运作,对老年大学的发展投入很少;另一方面,上海老年大学对挂靠的高校老年大学的管理也仅仅采取面上的指导,没有相应的经费、师资、场地等实质性的支持。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要站在实施教育养老战略、构建和谐老龄社会、实现所有老年人全面发展等高度去进一步深化对老年教育和高校老年大学的认识,将老年教育作为分内之事去对待,并在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政府部门应有的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老年教育政策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所具有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来理顺高校老年大学的管理机制,使得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能获得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

2.完善高校老年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

老年教育资源投入包括老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老年教育经费投入和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相较于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权益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忽视,许多人认为老年教育是一种奢侈的行为,在基础教育都不够完善的今天,老年教育应该让位于基础教育。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偏差使得我国在老年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很少,经费不足成为目前制约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以上海市9所高校老年大学前三年统计平均数来看,学费收入是办学的主要经费来源,占总比的76.97%,来自高校补贴的占比为10.28%(东华、同济、上师大老年大学并无高校补贴),政府资助仅占总比的12.75%,并仅为一次性经费支持,缺少持续投入。总体而言,上海9所高校老年大学在经费问题上处于自我管理、自筹资金的办学状态。

笔者认为,老年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的财政投入应该成为老年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就高校老年教育而言,既然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上海退休市民,作为政府管理机构就要通过财政预算资金统一部署,给予稳定且持续的财政支持,不能市属老年大学有经费支持,而高校老年大学就不支持;现在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正在建设上海市老年教育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所有的老年大学学员实行网上注册,未来完全可以按照各个老年教育机构在招生人数上的差别,给予相应的办学经费支持。在取得政府支持的基础上,高校老年大学也应利用社会各种团体的力量,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赞助老年教育,以此来确保老年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政府要及时对社会上的捐助行为给予奖励和表彰,形成社会力量资助老年教育的新风尚。当然,由于老年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此顺应市场机制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收取老年学员的学费也是合理的,且也是公益性的。

3.鼓励高校将更多闲置资源用于老年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要形成一定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制订相应的政策,明确高校办老年大学的责任和义务,鼓励更多的普通高校举办老年教育,并在政策、经费、编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发挥普通高校老年大学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要进一步鼓励具备发展条件的高校将更多闲置的教学资源和设施用于举办老年教育,并在政策上给予配套支持。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校园环境是高校举办老年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老年教育“布点合理、就近入学”的特殊要求,今后,对具有挖潜条件的高校,要划出更多的教室、场地等资源供老年大学适度共享。宽敞优美的校园、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优良的教学设施,办老年大学所需要的条件,高校都一应俱全。普通高校因合并、校区调整或者新校区建设,使得部分教学设施出现闲置,随着未来较长一个时期高考招生生源逐年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办老年教育提供了更大的资源空间。

为促进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自觉性,老年教育作为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应给予肯定,并纳入学校的规划和考核。我国高校领导应认识到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多样化办学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开展老年教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要充分认识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站在实施教育养老战略、构建和谐老龄社会、实现所有老年人幸福养老的高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师资优势、管理优势、科研优势、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多维度、多层面推进老年教育的迅速发展和规范化建设。同时,高校领导也应该认识到,开办老年教育后,老年人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大学学习氛围的提升、校园文化的丰富和大学文化多元等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就上海市而言,普通高校办老年大学起步快,质量高,发展快,不仅能创办老年大学,而且能办成多学科、高水平的老年大学,办成示范性、基地性的老年大学。为上海老年教育的普及与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发展上海老年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优势老年人资源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矮的优势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