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人为什么不爱用手机支付

2019-12-17杨佩昌

初中生世界 2019年41期
关键词:现金支付数据保护德国人

文 杨佩昌

在德国,无论是在超市购物还是在餐馆用餐,德国人依然停留在现金和信用卡支付阶段。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每4个德国人当中,只有一人曾经扫过二维码,只有不到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或者有时候会使用到二维码。德国联邦银行(央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德国消费者仍青睐现金支付,在每年约200亿笔的零售交易中,约四分之三为现金支付。

德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强国,人才济济,也不缺研发资金,为何在智能支付领域落伍了呢?

首先是消费行为习惯。众所周知,日耳曼人相对保守,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比较慢。例如,互联网在美国出现,他们并不马上跟进,而是埋头于工业制造,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至于先进的支付系统,德国人更不羡慕了。一位德国朋友的话很有代表性:“支付快慢有什么关系?难道支付快就能给我带来更大的价值?”

其次是安全考虑。多数德国人基于安全因素而放弃手机支付,这样的顾虑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担心被骗。德国人害怕被别人盗刷,认为还是用现金最保险。用储蓄卡或信用卡支付也相对好些,毕竟有银行作为保障。

第二个层面是对个人数据泄露的恐惧。在德国,公民的数据得到严格保护,而且每个人都很注重保护隐私。因此,德国普通消费者对手机支付抱有深深的不信任。当一个机构拥有个人的各种数据,个人在机构面前简直如同裸体一样。想象一下这些场景——商家:“先生,今天您该给夫人订蛋糕了。”“先生,今天是您的生日,您还是预订巴伐利亚小牛排吗?”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很温馨?但想起来就让人后怕,他们怎么什么都知道?德国人想,如果商家获取信息只是为了更好地营销,这倒也罢了。如果政府全面控制了信息,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政府会对个人的基本情况、性格、夫妻隐私、每天的活动了如指掌。此外,政府对个人的政治倾向、准备给哪个党派投票等都一清二楚。在此情况下,政府可以根据掌握的信息施加微妙的影响。因此,与其说德国人对现金偏爱,还不如说是一种不合作行为,是对个人隐私和政府角色的担心。

再次是商家对法律的畏惧。消费者利用手机支付,商家得到的好处是大量客户的数据;坏处是,一旦数据有意或无意被泄露,对商家而言将是万劫不复的灾难。德国有比较完善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1978年出台的《联邦数据保护法》。如果出现数据被泄露的情况,商家轻则被罚款,重则法定代表人要坐牢。

不过,手机支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被德国人接受是迟早的事情。目前,微信和支付宝已经踏入德国,当然,主要是针对中国游客而不是当地的德国人。

猜你喜欢

现金支付数据保护德国人
数据保护护航IT转型
——戴尔易安信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通过《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相关准则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今年房企并购已达467宗
欧盟“最严”数据保护条例生效
《家有喜事》《昂然春意》《老外体验无现金支付》
德国人十大爱好:啤酒第一
德国人为什么1年能休假17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