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2019-12-17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有着辉煌灿烂的创新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科学创新技术一直处于先进水平,为人类科技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时也是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现阶段,全球科技创新进程的不断加速,既给我国带来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涉及到了科技战略、科技体制机制、科技民生、科技人才以及绿色科技等许多方面,使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前瞻性、世界性的重大变化,这一相互关联、相互贯通的完整体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在认知和把握,也充分说明了习近平的科技创新思想是引领新时代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一、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精准把握住了科技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多维度对我国科技创新思想作出一系列的阐述,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习近平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提高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贯彻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方针政策。可以说,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有很大优势的。“最大优势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2]”。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人取得科技事业进步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体现。
走这条中国特色道路,就是在我国原来的科技基础之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并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重点突破创新方向、自主选择创新领域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就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上落后,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2]。只有明确了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才能把创新发展的自主权紧紧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可见,科技创新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勃勃生机。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通过走这条改革创新道路,把科技创新和改革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轮驱动”,使我国科技创新的理论成果和重大举措尤为生动和鲜活。现如今,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井喷”实现历史性跨越,例如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是一个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还有蓝鲸一号、天眼、大飞机、国产航母等大国重器的相继亮相,无一不体现着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有优势;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更是被广泛运用到许多智能控制、无人驾驶、语言图像处理的领域中,这些都是我国迈向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标志。
现实告诉我们,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都进入了快速跃升期,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自主创新、自信创新这条主线,攻克世界尖端技术,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保证我国在新的时期科技发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进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就是想推行用科技创新为中心的整体创新[3]”。要紧紧扼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就要充分利用好科技创新这一有利杠杆。
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遇到的困难就是科研投入少、技术创新不够,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没有系统巧妙的联结起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4]。要发展经济新常态,就要进行动力转化和结构优化,逐步改善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从经济发展动力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使科技创新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或者通过科技的渗透转变经济生产要素的结构,全面有效地提升经济的质量,从而实现经济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
二要,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必须要进行顶层设计和超前计划。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5]”。要抓好顶层设计,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因此政府提出了“非对称性”赶超策略,在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上,独辟蹊径,勇于打破常规,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实施“弯道超车”,全面提升创新技术和创新能力。
三要,通过科技创新也关乎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墨子号升空、天眼落成、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已经最先观测到黑洞的新一轮活跃期,这些都为世界的科技成果作出了突出了贡献。科技创新是一种强大的核心力量,不仅事关国家创新型发展的突破,而且还涉及到国际之间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我们要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把握科技发展的动向,发挥我们国家的科技优势,努力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行者”和“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6]。正如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应用不强、高精尖技术不足、科研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突出,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消除,与国际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政策尚未完善[6]。因此,若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惟有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面对如此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加大科学技术供给质量提升力度,积极优化创新治理方式。要化解原始创新的“卡脖子”问题,就要增加科技投入并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努力克服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7]”。具体是指,政府要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和科研“放管服”改革,强调科技管理中的科学自主性,通过治理体系的设计,促使政府职能回归宏观决策的本位,同时强化企业、科研院所及科学共同体等在政策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协同治理。
二要,加快改善创新环境,努力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创新环境的不佳是制约企业活力的重要因素,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是要保证创新者公平竞争,保护其合法权利,引领健康持续的创新发展正道。
三要,推进科研和教育的改革,充分激发社会各类人才的创新潜能。要加快深化教育改革,扩大高校的自主选择权并建立有效的科研机构制度,积极培养高质量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关键的资源,是主导科技竞争的指挥棒。习近平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8]。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最关键的实践要求就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要建设创新型人才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健全科技体制机制,构建开放的科技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使科技体制得以顺利开展,就要不断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体系,突出质量和能力,坚持绩效和贡献的正确导向,开展多元化主体评价和专业化分类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科学有效。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人才交流和合作中,迸发创新火花,突破创新成果,并在全社会创业的价值导向作用下,充分调动各领域创业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要积极培养和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不断优化和完善我国科技人才结构。创新型科技人才,就需要在相互交流中激发出创新灵感,使得人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也使得整个合作团体内部和社会各类产业的创新。现如今,全球有30多个拥有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型国家,为使我国不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我国积极引进研究院和建立公共研发机构,以高新区、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等基地实施高新技术人才开发工程,不断落实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库,最大限度的吸收和引进我国高层次人才和国外各类的“高精尖”人才,来实现科技人才的优化发展。
三要树立以人为本为基础的“能本管理”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培养出能够把知识、技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能人”,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为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提供动力支撑。那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我国不仅要倡导每个人要充分发挥其正确的创新能力,而且要引导每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各部门、组织结合起来,使组织和各成员形成一个权、责、利相统一的命运共同体,把挖掘科技人才资源的潜能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世界强国的重要性工作。
(五)科技成果普惠人民大众
习近平曾指出:“着力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蓬勃发展的中国,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造福子孙后代”[9]。由此看出,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们的呼唤和需要,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说,民生问题始终都是我党和政府工作重心和根本立足点。因此基于创新发展的主体来看,党和政府要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创新创业,满足大众的创新需求和供给,激发整个创新领域的活力,从而推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还要充分肯定大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和鼓励群众探索实践、勇于创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从创新发展的目的来看,创新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造福中国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日益增长,回应这些期盼,尤其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扫码支付、共享单车,这些闪亮的“中国名片”,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此,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价值导向,把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与普遍幸福作为创新的发展规律,实现科技创新意愿与民生改善需求直接对接,让科技创新成为人们“获得感”的重要源泉,真正打通科技成果的“落地”通道,让科技成果“活”起来,最终让人民群众在创新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创新发展成果作为人民群众共享的具体抓手,这一发展目标与我国的科技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吻合,并推动了我国的科技惠民计划不断发展。
(六)倡导发展绿色科技
发展绿色科技是当前的科技前沿。绿色科技就是为了解决环境生态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学技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秉持着“建设美丽中国”的原则,而且我党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化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所谓形式主义的情怀和口号,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绿色发展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就是要以绿色科技作为支柱,把绿色科技巧妙的契入经济,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绿色科技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为抑制和减少生态环境中的危害,要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重大突破,从而抢占绿色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解决人类生态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二是合理优化资源和加大生态环境成果的转化率,如能源资源代替技术、污水处理技术、高效清洁技术等。在面对绿色科技的认识和把握上,不仅要理解绿色发展是价值理性,更是工具理性,主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上。也就是说,要让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和探索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时,不仅要关注到其经济发展带来的超常增长,也要注重其生态文明价值,尽可能地减少和排除一次性经济效益在社会各方面的不合理利用,不断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使源头治理、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和综合整治贯穿到各个领域,实现绿色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的总体目标要求”,坚持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和人的和谐统一相结合,加快绿色科技创新的步伐,提升绿色科技的效率,激励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打好绿色攻坚战,迎接环保新时代,让整个社会树立生态环境忧患意识,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进而提升整个社会对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
二、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实现我国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民族进步、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指导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技思想最闪耀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吸取了我国历年来科技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作出了划时代的理论判断。国家强则科技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需要科技创新的大发展。新时代意味着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时代。也就是说,科技创新这一思想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强大驱动力,这一驱动力早已贯穿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理念中,并形成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优性互动。
面对科技创新发展这一强大战略机遇,中国共产党人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时代重任,继承和发扬自主创新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将科技的发展与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强大紧密联系起来,促使我国朝着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
(二)科技创新思想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鲜明指导,就是为了解决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产业革命、科技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阐释,将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理论贯穿到党和国家的工作中,积极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指引人类社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实践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创新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跨越时期,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车、中国楼、中国芯等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民生、绿色生态都带来了奇迹般的生机。总之,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我国创新事业发展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强大动力。
(三)科技创新思想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科技创新这一思想不仅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因此科技创新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技创新思想的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面对新时代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产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为人类幸福生活开辟了新境界。事实证明,科技创新思想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的价值导向,其科技成果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明和农业机械制造和高端农业装备项目的增加,大力解决了我国粮食产业的问题;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青蒿素以及我国现代医学生物技术体系的建设,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医疗健康问题;国家“西电东送”的战略和电力跨区域大范围的输送,为我国电力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提速降费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有效快速的改变了人类的思维、生活方式。
因此,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民心所向,民心所盼,不仅落实了人民所关心的问题,也符合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一赋有人民性的科技发展论断,不仅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鲜活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