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2019-12-17方荟
方荟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小学,重庆 404700)
小学中段指的是小学的三四年级,这对孩子来说是成长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孩子们接受知识的最好时期。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学好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文素质,而阅读是语文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增强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只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同时,由于老师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对阅读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心理。其实,阅读是语文的精髓所在,因此,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一、培养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表明了兴趣对一件事成功与否的影响。只有学生们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乐意去探索它、发现它。中段时期的学生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性格方面。阅读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孩子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教学效果不会理想,也会让孩子们对阅读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所以,如何让孩子积极主动的接受阅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爱玩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性。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心理特征进行阅读教学。首先,教师要鼓励孩子、积极孩子,让他们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认可与表扬,让他们爱上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其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都涉世未深,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感。所以,教师在带领他们进行阅读的时候,可以选取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图书,吸引孩子进行阅读,让他们知道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当然,营造一个快乐有趣的课堂氛围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从心底里爱上阅读。
二、创新阅读方法
阅读对于中段学生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们在其中学到了什么很重要,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以往的阅读方法比较单一,教师给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阅读,然后让孩子做几道相关习题,这样就完成了阅读教学。其实这不能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到阅读的内涵。所以,教师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首先,中段的孩子大都喜欢模仿,所以教师可以采取与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例如,《去年的树》,我让学生找出小鸟与树、树根、大门和小姑娘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当时的情境和人物的心情……这样学生带着情感去阅读,这样表演的方法可以强化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活跃学生们的参与度,让孩子更好的融入到阅读中去。当然,这样的阅读教学可以增强阅读的人性化,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与实践相结合。当代教学更加重视孩子们对知识的运用程度,而不是机械的学习。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孩子们走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例如,我会定期带领孩子们去敬老院,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阅读中所讲的尊老爱幼的品德。把所学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创新阅读方法可以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到阅读的精髓,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随之越来越先进,种类越来越丰富,当然,阅读也不例外。原本的阅读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只是领着孩子照着课本读,这种单一反复的阅读方法使孩子们对阅读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多读书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质。多媒体走进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它可以弥补学生们生活中的空白。多媒体与阅读相结合可以带领孩子们发现新的世界。例如,在带领孩子们学习《昆虫记》时,考虑到他们可能不是非常了解这些动物,所以我在网上找了相关视频,让孩子通过多媒体来了解昆虫的特点。这样的阅读方法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益处,并且当今时代不断发展,教师更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个人素质。
结束语:小学中段是学生吸收知识最好的时段,阅读在语文的学习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质。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阅读方法,努力培养阅读兴趣,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阅读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