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12-17朱华芳
朱华芳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中医医院,云南 曲靖 655400)
在临床外科急腹症患者当中,急性胰腺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起病速度较急,患者的病情会出现明显进展,且病势较重。如果急性胰腺炎患者无法接受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患者病情如果持续性存在,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部分患者甚至会因此死亡。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之前,需要接受科学的临床诊断,只有保证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才能为其后续治疗奠定基础。我院在此类患者的诊断当中分别选择CT与彩超诊断方式,收到不同的临床效果,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73例。观察组男31例、女42例,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44.7±2.8)岁,发病时间7~78小时,平均发病时间(33.2±3.1)小时;对照组男30例、女43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4.8±2.9)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经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二)方法
彩超检查:患者检查用XARIO型B超检查仪,探头频率3.5MHz,让患者以合适的体位接受检查,于患者腰背、腹部等位置进行检查,患者胃肠道胀气时,做左侧脾冠状面检查;观察胸腹腔、胰腺出是否存在液体,胰腺是否存在内部回声,对胰腺形态、边缘、大小全面观察。
CT检查:患者检查为AQUILION16型螺旋CT机,螺距为:1.0层厚、3mm层距;增强扫描造影剂100ml优维显,为患者以肘静脉注入,设置注射流率为每秒2-3ml,注药开始28秒、70~80秒时做胰腺动静脉双期扫描。
(三)观察指标
全面观察两种方法诊断符合情况,并将所获诊断符合率作对比分析。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s),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二、结果
(一)观察组彩超图像分析研究
第一,胰腺体积变大,89.04%(65/73)表现为弥漫性增大,10.96%(8/73)表现为局限性增大;第二,胰头平均厚度为:28.4±3.0mm;胰腺体尾部平均厚度为:24.1±2.5mm;第三,内部回声:79.45%(58/73)回声变弱,表现为弥漫性降低,8例(10.96%)存在严重水肿,病灶实质处无回声(后方结构回声变强),6例(8.22%)表现为回声不均匀变强,1例(1.37%)病灶实质回声模糊;第四,胰腺附近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以及十二指肠等处存在一定程度压迫。
(二)不同类型胰腺炎声像图分析比较
水肿型胰腺炎:胰腺轻度变大,形态规则,呈均匀低回声,无坏死灶。病灶附近存在少量液性暗带;坏死性胰腺炎:胰腺显著变大,形态无规律,边界不清晰;病灶实质表现为不均匀回声。
(三)两组IPA血流最大速度分析比较
观察组IPA血流最大速度(0.20±0.18m/s)明显低于对照组(0.64±0.25m/s),差异显著(P<0.05)。
三、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因多种因素导致胰酶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水肿,出血甚至出现坏死的炎症反应。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较多,一般认为与Oddis括约肌松弛导致十二直肠液返流侵蚀胰管组织,腹壶部出口阻塞,胆道感染等因素相关。
临床可将急性胰腺炎划分为水肿型以及出血坏死型两种类型,其中多见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该型胰腺炎以胰腺间质水肿,炎性浸润或充血为特征,会导致胰腺周围部分脂肪坏死,但是血管变化不显著,血流速度较慢,且无明显分泌腺损伤,预后效果良好。而出血坏死型较为少见,病情较为严重,常伴有其他重要器官损伤,胰腺实质性坏死,出血,还可伴随胰腺肿胀,周围脂肪组织坏死,病情较长患者有可能导致脓肿,假性囊肿形成,甚至导致患者休克,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为防止病情加重,需及时诊断并作出明确的胰腺炎类型判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急性胰腺炎经彩超诊断,其声像图多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大部分呈现弥漫性增大,或者部分患者出现局限性肿大,患者胰头厚度大约在25mm以上,胰腺体尾部厚度大约在20mm以上,胰腺边缘清晰,内部回声减低。且在胰腺周围,小网膜囊以及肾脏前旁间隙可见积液,出现积液原因为患者胰管破裂导致胰液外流,并且表现为无回声暗区,同时胰液也会沿筋膜间隙向周围扩散并导致腹腔积液。但是彩超诊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漏诊或误诊情况发生,临床易被误诊为慢性胰腺炎,区别在于慢性胰腺炎回声增强且不均,部分患者的胰管表现为囊状扩张,还有的患者被误诊为胰腺肿瘤,因此,对于出现局限性肿大,轮廓不清晰的胰腺炎需进行仔细鉴别,肿瘤一般回声不均匀,血管丰富,并结合患者病史以及其他诊断措施联合鉴别,进而做出有效诊断。同时,在进行彩超诊断的过程中,还会因为患者肠胃道有气体,导致成像不清晰容易造成漏诊,故而医师可以通过调整患者体位,饮水法,探头加压等方式改善彩超成像效果,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临床经验,能够对声像图有明确认识,作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过程,采用彩超进行诊断,在临床上可以将较为显著的重复性表现出来,极大的提高分辨率,有助于进行针对性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