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方法分析

2019-12-17

黄河之声 2019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音乐

潘 瑾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031)

文化与音乐是想相通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繁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还比较少,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所以要在了解音乐的同时,把握少数民族当地的环境和文化,丰富高校音乐课堂。

一、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的重要性

(一)提供了丰富资源

在各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大量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和杰出的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涌现,为中国音乐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尤其是其地理环境、语言、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差异,丰富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高校的音乐教学是民族优秀文化重要的传承和发展之地,具有秉承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利于丰富高校的教学资源。

(二)民族文化传递的纽带

作为民族文化古老的艺术形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艺术形态,为我国民族文化提供了传递的纽带,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屹立在世界音乐文化之林。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在成熟发展,其判断能力和接受能力非常强,实现高校音乐教学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增加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提高了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都具有旋律优美、感染力强、教育价值高、能够塑造意境、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统一等特点,所以人们欣赏后都会产生启发性。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会给人们营造一种欢乐愉悦的心境和轻松的氛围,这也是其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很多爱国主义情感的内容,这是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推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文化,并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展其视野,培养其全方位多方面的选择。这也才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和多样化的需求,让学生更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实现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现状

(一)教学体系落后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教学体系改革还不彻底,其声乐教学运用的还是传统的声乐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美声教学体系,演唱的歌曲主要还是国外的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

(二)缺乏民族韵味

高校音乐教学的民族唱法中,教师不重视民族韵味的教授,只关注学生的声音技巧,使得学生不了解独具民族风味的润腔等技巧,所以容易陷入“技术”的泥潭。而且学生自己在演唱时也更重视气息、共鸣、高位置等技术层面的技巧,没有认识到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民族风格,所以其在演唱上具有民族韵味的作品时就会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形,难以再现作品的原味。

(三)缺失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内容主要是艺术歌曲,有时也会涉及歌剧。但是其中缺失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我国优秀的地方民歌。

三、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

(一)改变演唱方法

在戏曲、歌剧、民歌、戏剧中,气息的稳定性、柔软性和弹性都非常重要,作为发声的内在驱动力,其与音色、音质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有紧密的联系。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不同的理念和气息调节方式,比如高音唱法可以将气压成一条细线,在演唱时通过冲击声带来运用头腔的共鸣表达高昂的演唱情绪。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歌曲难度比较高,这就需要发挥气息的作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就要学习少数民族的演唱方式,比如在练习高音时,就可以学习壮族山歌中的“高腔唱法”,通过腔体共鸣来解决女高音气息缺乏弹性的问题。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不同民族的唱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合适的演唱方式。现在流行音乐中渗入了很多民族音乐,很多歌手也开始改编民族声乐的唱法,比如王力宏、凤凰传奇等,其很多歌曲中都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增加了生活气息,并通过哑音、顿音、滑音等演唱方式来进行情感传递。《壮族大歌》就是在壮族原本五声式的基础上实现了汉语与壮语的结合,其中有现代流行音乐中大调式的运用,所以这一歌曲更具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

(二)改革表演形式

高校音乐教学中要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所以可以适当的进行表演形式的改革。比如位于广西三江县的侗族,其大歌拥有2500年的历史的,而且与一般民间歌曲相比,其音律结构、演唱技巧和演唱场合等都有所不同,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是琵琶歌、芦笙曲等,演唱方式为“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主旋律是低声部,需要众唱完成,所以高声部为辅,由一到三个歌手共同完成。在广西不同地区的瑶族和壮族的表演方式也有所区别,其增加了对唱、多声部自由加入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高校音乐教学中就可以借鉴其不同特色的演唱形式,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改革,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大大提高,这也有利于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讲解背景知识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时,要着重讲解其背景知识。因为教学知识是教育改革的载体形式,学生受到多元化教育背景和丰富的音乐知识的影响,使得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根据课程对教学知识进行深入挖掘,使得学生可以进一步把握音乐知识。比如在学习《小河淌水》时,教师就要对其背景知识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包含的浓厚的少数民族山歌的特色,提高学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了解的兴趣。

(四)创新教学形式

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重视拓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内容,包括其音乐教育资源和音乐教学形式。结合乡土音乐教材的特点,教师要引入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而且学生也要积极搜集身边少数民族的音乐,通过各种各样音乐文化形式的把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乐器,全面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同时也要在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情感因素,注重对学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欣赏能力的培养,因为我国传统教学中一直忽视了教育的情感因素。因此,高校的音乐教学改革要对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通过传递音乐知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赏析音乐,提高其欣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趣味性和审美能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要对传统的“板书”教学进行改革,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少数民族中的音乐文化。教师要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了解调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等,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并深入把握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灵感,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比如在学习彝族的小三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就了解小三弦的发展历史,根据小三弦音乐与彝族文化进行想象,这样才能刚来深入的把握彝族音乐的特色。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实力的竞争已经不是其主要的竞争内容,文化水平的竞争逐渐成为各国的竞争要点。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因此,必须要认识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并在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这一文化,不断丰富其教学内容,也可以促进其改革,提升了我国音乐艺术的生命力和文化的整体竞争力。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音乐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音乐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