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的红堡
2019-12-17王思思
文、图\王思思
红堡是我到印度后游览的第一站。傍晚时分,穿越旧德里集市狭窄的通道,红堡高耸的锈红色城墙顿时映入眼帘,在一片低矮建筑中巍然挺立,卓尔不群。在莫卧儿帝国灭亡近260年后的今天,昔日的伊斯兰王城周边早已不复往日繁华,只有红堡壮丽的城墙依然如昔,衬着无云的长空。
红堡坐落在德里旧城东北部、亚穆纳河西岸,因其用印度特产的红沙岩建成而得名。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贾汗在统治了印度11年后,因爱妻泰姬玛哈逝世,在故都阿格拉处处触景伤情而决定迁都德里,并在新都仿照著名的阿格拉堡设计建造了这座城堡。红堡修建历时近10年,动员了全国人力物力,是印度最大的王宫。整个建筑呈八角形,全部亭台楼阁都由红岩和大理石造就,没有用到一块木料或是铁钉。虽然历经几百年风吹日晒,却风采依然。
红堡最宏伟的建筑是西面的拉合尔门,因朝向巴基斯坦的城市拉合尔而得名,而拉合尔城正是沙贾汗的出生地。正是在这里,英国人罢黜了莫卧儿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标志着这个统治印度300多年的伊斯兰王朝的终结;也是在这里,1947年8月15日,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宣布国家独立。拉合尔门几乎可视为现代印度的象征之一。
穿过拉合尔门后的甬道,便可看见红堡的外宫——觐见宫。觐见宫由正面9个、两侧各3个拱门依次相连而成,形成了除内墙外三面开放的长方形格局,是沙贾汗王当年亲理朝政和接见百姓之地。现在宫殿内墙中央还矗立着沙贾汗当年坐过的大理石宝座,宝座上精致的花鸟、树木等浮雕,诉说着王国昔日的传奇。
从觐见宫的左侧前行,穿越一片翠绿的草坪,就是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枢密宫。枢密宫是君臣商议国家大事之地,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整座宫殿整体构造非常类似觐见宫,却因为建筑材料不同,前者娟秀雅致,后者恢宏大气,风格迥异。
枢密宫北面是一座三室相连的白色大理石宫殿,为国王寝室、祈祷室和谈话室,被称为“沙贾汗后宫的天上宝石”,这座宫殿也是红堡宫殿中最神秘的一个。大门紧闭,人们只能从白色大理石窗棂里往里窥视,背后的院落触目的荒凉,朽木与寒石仿佛映射着沙贾汗王袍里裹藏的孤独。
沙贾汗,从画像上看面容清俊至极。他的祖父是英雄盖世的阿克巴大帝,母亲是以骁勇著称的拉齐普特部族公主,他的骨子里流着勇士的血。经过残酷的权力角逐,他在王位争夺战中战胜自己的兄弟荣登大宝,为自己改名沙贾汗,波斯语意为“世界的统治者”。那一年他36岁,正值盛年,意气风发。他爱扬鞭沙场,他天生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展露无余。他南征北讨,仅仅几年,莫卧儿王朝的军队就扩充了四倍。或许是因为命运的偏爱,他还获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在波斯美女泰姬身上,寄托了沙贾汗一生的爱恋。只有泰姬才能懂得沙贾汗侠骨后的无限柔情。她与沙贾汗结婚19年仍恩爱如初,当她因难产而逝去后,沙贾汗为她修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陵寝——泰姬陵,并终身不再眷顾别的女子。
戎马倥偬的生涯使沙贾汗得了重病,他的几个儿子开始了权力争夺。他和泰姬的儿子奥朗则布最终攫取权力后,把父亲软禁在阿格拉堡的一间斗室,透过窗格,能遥遥看到亚姆纳河另一畔的泰姬陵墓。试想曾经叱咤天下的沙贾汗,在最后的生命时光,凄凄梭雨、黯黯昏灯中,独倚寒窗之下,一桩桩如梦如烟的往事定会幻起心头。强者抚髀有感、拔剑高歌,弱者举酒浇愁、低徊太息。至于英雄老去、白发催人,壮士穷途、天涯潦倒,真是“江湖夜雨十年灯”。
从沙贾汗的寝宫中走出,面向红堡粗犷的砂岩外墙,不禁想起了他对红堡的比喻——“就像一个美丽女子的面纱”。当他下令修建这连绵坚实的红色外墙时,那一刻,是不是有股暖流触及他内心的温柔角落?当他在阿格拉堡的窗口眺望远处的泰姬陵时,又有怎样的心绪在千回百转。在那颗被痛苦折磨的心灵里,遮敝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那里有霸道、有厮杀,也有痴情和缱绻。一片宫墙,把那个为柔情留下的空间掩盖起来。游人来来去去,瞻仰了那么多年,窥视了那么多年,今天,沙贾汗的宫室最深处仍是封闭的。他把最私密的位置保护起来,轻易不示人。寝宫顶上每一个看似杂乱的石刻,都是只有他和泰姬才能明白的奥秘,见证着他们一脉温情的自享与企盼。
倦鸟归巢了,红堡将在日落时分关闭,我随着游人的脚步向外走去。落日的余晖中,红堡赭红色的庄严色调仿佛一团炽热火焰在燃烧。一瞬间,沙贾汗壮阔的宏图、勇敢的征战、火烫的情怀似乎都在这刺目的红和沉静的白中浮现出来。君王舒眉了,战鼓停息了,宝刀入鞘了,华灯初上了,美人已经倚着白色的大理石柱子开始翘首盼望了。在德里的红堡,夜色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