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论个人修养
2019-12-17王倩颖吴珍珍
王倩颖 吴珍珍
1.苏州科技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2.上海建桥学院,上海 201306
一、道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所有的思想皆是围绕“道”而展开的。何为“道”?《老子》一书并没有十分严格地界定“道”的含义,但通读《老子》全书后,会发现“道”有不同层面的含义。
首先,本源之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下引《老子》只注章序)这里就阐述了关于“道”的几个特性。首先“道”是“先天地生”并“可为天下母”的宇宙本体,是世界本源,一切事物起源于“道”;然后“道”是“寂兮寥兮”的,是无声无形的;再后“道”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即是运动着的、永恒的。
第二,自然无为之道。“道”在老子处虽是宇宙本源,但老子并没有把“道”神圣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天、地、人都以“道”为法则,而道则不违“自然”。“自然”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经常出现在《老子》中。它不是具象的物质世界或自然界,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或本性。道生成万物,道并不因创万物而改变、干预万物本性,而是让万物遵循其本性(自然),让天地万物依自然本性生存发展。由此可见,道也有“无为”的特性。同时,“无为”的概念也见于人生观之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圣人是老子心目中最为高尚的人,即便如此,他也要处“无为”之事。但“无为”并非否定人类一切行为与观念,否定的只是有违于自然本性的观念与行为,只是要求不“妄为”。
第三,规律之道。道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还是宇宙万物运动的规律所在。《老子》第四十章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首先,矛盾的普遍性。“道”的运动包含在对立面的矛盾之中,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和转化是道运动的根本原因。万物的运动都是不停地循环反复的,最终万物都将回到本来的出发点。在老子看来,万物是由相反的对立面组成的,它们彼此依存、渗透。对立是变化的根源,是动力;矛盾的转化则是一个普遍现象。其次,质量互变规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树木、高台、远行都非一蹴而成,都是经过一个过程的积累,在数量变化的基础上,形成质变。这也可以理解为《老子》中包含了朴素的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思想。
二、道与个人修养
“道”作为万物始基,世界本源,又是规律之道,因此无论是自然的运行还是人生行动,都需要遵守“道”这个规则。尽管这个规则是一种“非常道”、“非常名”的天道,是无法言说的,但人们“应该并且必须”去遵守这个规则。
其一,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3)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才能走向悟“道”的启明之境。要求人回到自身,反思内省。“自见者不明,自视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4)老子深刻剖析了不自知的后果,强调人贵自知。因此为人应时刻省察自身,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行事,要做到“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72)
其二,清静无为。老子在第十二章中明确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人类所处的社会一直都是一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人若不依道而行,就很容易被诱惑,进而行妄为之事,如贪官污吏、以权谋私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比比皆是。因此,为人应无违自然,不做违背“道”的行为,顺应自然规律而为,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9)。老子说:“咎莫大于欲得”(46),统治者对功名、权力等的私欲往往成为国家社会混乱的根源。因此“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唯有以清静之心,为“道”之法,才能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发挥自己。
其三,柔弱不争。“柔弱不争”是站在“清静无为”的基础上来谈的,“不争”是“柔弱”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都是站在顺应“道”的立场上,要求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不依个人意愿强行作为。“柔弱”是老子十分重视的一个概念,而水则是至柔的代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8)在老子看来,水利万物,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善利万物而不争;“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66)“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78)水对就下规律的坚守,以其柔弱胜刚强,这是君子的操守,是高尚的品德,是对“道”的坚持,而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因此,为人应以水为鉴,应如水一样柔弱中带着刚强,以“柔弱”之姿来应对外界事物的变化。
其四,宠辱不惊。“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爱已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13)初看本章,老子似乎强调的是对身体的重视,人有生老病死,只有做到“以天下为身”才可以“宠辱不惊”;其实不然,老子还强调从“自我”出发,将自我利益与天下利益结合起来,也可以做到“宠辱不惊”。但“宠辱不惊”不是将一切虚无化,而是让人在认识自身,遵循道之规则的基础上,体悟天道,看破虚妄,做到“虚其心,实其腹”。一位禅师说过: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重境界是说一个人在涉世之初,相信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不会去思考眼睛所看到事物背后的含义;第二重境界是说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越发的丰富,渐渐地看透世间的繁杂。如果人长时间的停留在第二重境界,就会开始与人攀比,为了一些物质上的享受而奔波劳碌,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第三重境界是一种本性与自然的回归,体悟了天道,人不会在意宠辱与利益得失,而是从容地待人处事。
总而言之,人必须遵守“道”这个不可说的规则,进而才能做到自知清静,紧守本心,不争不惊。
三、现实价值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对外开放的深入,导致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使得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都使得人们心理压力急剧增加,各种心理疾病开始出现。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即拜金主义、权力至上等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横行。“拼爹”事件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老虎”被曝光,但仍有许多人受不了钱、权的诱惑,走上了歧路。因此,个人要注重自己的修养,效法老子人性修养理论。
老子的生平极其简单,但这简单平凡的人生却给让老子悟出了“道”之所在。在当时诸侯争霸的混乱社会,百家争鸣,诸子为了使君主采纳本学派的思想,到处奔走游说,而老子,作为道家创始人,在对当时社会失望的当下,便决然选择了隐退,他不同于介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庄子,他看上去是遗世独立,但实际上是立足于人世谈哲学;他强调“自知者明”,其实是要人们认清自己;他提倡“清静无为”,其实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主张“柔弱不争”,实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是一位智者,《老子》蕴含的思想精妙深邃,充满了智慧。因此,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就自然被认为是生命的智慧,被许多人所推崇。
因此,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为学者还是为官者,亦或是其他人,都应注重人性修养。首先要“自知”,充分了解自身,不要被身外物诱惑迷失己身;其次,要在自知的基础上“清静无为”,不是说毫无作为,一味地消极处事,而是有正常的不违背规则即“道”的理想和抱负,并且为这些理想抱负去奋斗作为;在为理想抱负奋斗的过程中,要做到“以柔弱胜刚强”,不行不法不轨违背规则之事;最后,个人理想抱负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做到“宠辱不惊”,不仅仅是要“胜不骄,败不馁”,而是要回归本心,做到“虚其心,实其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