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关问题综述

2019-12-17赵艺博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考古遗址内涵

赵艺博

(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湖北 大冶 435100)

1 考古是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基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在大遗址保护的实践进程中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在遗址保护上是一种创新,亦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最佳途径。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涉及范围广、所需资金量大、建设周期较长,同时还有环境整治与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遗址内的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与考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强有力的考古专业团队作保障,需要新的考古科研成果的支撑[2]。

1.1 考古勘探、发掘与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顺利建成的前提条件是完成规划建设范围内的前期考古工作,包括勘探与发掘,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地带一般情况下会与乡村或城市重叠,城市现代化进程很快,各项建设活动均会对遗址造成直接破坏。尤其是在乡村,可能存在更久远的遗迹与遗物,建立考古遗址公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并通过遗址和出土器物的展示将该地区千百年前人类生产、生活情况呈现给大众。在保证文物、遗址不受其他建设破坏的同时,保护项目建设也绝不能对文物、遗址造成任何直接与间接的破坏,所以在工程建设前会对考古遗址范围进行科学的考古勘探,必要时根据勘探数据有选择地进行发掘。

1.2 考古研究工作与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将古代遗址与遗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展示给大众。根据遗址的文化内涵定义遗址公园的主题,根据遗址内各遗址点的分布情况规划展厅、游客服务中心与停车场等建筑,再根据遗址的年代、国属、手工工艺等相关性质决定布展的展示牌、讲解词的内容。

考古遗址公园建立之前进行透彻的考古研究工作必不可少。可以说,考古研究工作是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理论基础。考古研究工作包含范围很广,如:划分遗址的边界、断定的遗址年代、分析遗址的内涵、判断遗址的性质与在遗址公园建设地带内各个遗址点的分布情况、保存情况等。

想要全面分析这些情况,不能仅依靠考古学研究,还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之前,其考古研究工作始终奉行多学科合作模式,以考古研究工作为中心,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进度,分别与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安部物证中心、湖北省第一地质大队、荆州文保中心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位专家学者合作研究,诸如对发现的足迹进行解剖和显微观察,弄清足迹类别、矿工身高、步姿等;对出土矿冶遗物、青铜器进行检测分析和铅同位素示踪,了解历史时期冶炼水平、粗铜流向和铜器铸造工艺;对墓葬坑壁岩性与地层采样古环境检测分析,为遗迹、墓葬的科学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多学科合作的工作模式丰富了矿冶考古的研究成果,保证了遗迹现场的科学保护,完整体现出考古遗址公园的价值,使考古遗址公园能够更好地发挥科研、教育、休憩的作用。

1.3 考古工作者与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工作者应努力做好田野考古发掘,完善照片、绘图、文字等基础资料,掌握遗址的性质,为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保护提供学术支撑,做好考古遗址公园展示保护工作是考古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考古工作中,不仅要从地层学和类型学的角度对遗迹遗物进行判断和分析,更要考虑发掘之后要如何保护遗址,如何将遗址内涵更好地展示给公众。

考古工作者不仅是发掘者、研究者和保护者,更是教育者、传播者和管理者,需要担负起更多更高的社会责任,在获得社会更多认可支持的同时,也要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自觉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只有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配合文物保护工作,才能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使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发展和谐共生。

2 考古遗址公园的3个要素

“考古遗址公园”是个宽泛的概念,包含的信息量很大。“遗址”是其主题,“公园”是其形态,“考古”是其内涵。考古遗址公园的宗旨就是要将考古发掘的遗迹与遗物所表达的文化内涵通过公园这个载体传递给大众,所以“考古”是其内涵这句话也可以说成“文化展示”是其内涵,只有将这3个要素准确定位,才能建设与发展好我国考古遗址公园。

2.1 “遗址”在考古遗址公园中的定位

考古遗址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了古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具有种类多、规模大、价值高和影响深远的特点,往往是古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缩影,体现着古代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3]。此外,遗址是指古代某些特定人群在某地区从事生产、生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是人类有意识加工的,能够反映当时该地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状况,如聚落、城址、冶炼遗址与墓葬等,同时通过出土器物可以了解该地区某一年代的铸造工艺水平及社会经济生活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因此,可以说遗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而文化赋予遗址内涵。

2.2 “公园”在考古遗址公园中的定位

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场所,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同主题形式的公园已越来越多,如: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4]。

考古遗址公园是各类主题公园中的一种,它是将古代生产、生活场景与现代理念的“公园”相结合,以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为核心,将考古遗址的历史原貌尽可能地还原并展示给大众。对遗址的保护与文化内涵的展示是此类主题公园中最重要的内容,具有鲜明特色,这与其他主题公园的内涵与所传达的思想有明显不同。

很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根据自身主题设立了不同主题的参与性体验馆。如北京圆明园的“踏青节”、四川金沙遗址的“太阳节”、陕西汉阳陵的“银杏节”、无锡鸿山遗址的“葡萄节”等文化休闲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知名品牌,公园影响日益扩大。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应紧紧围绕遗址这个主题展开,并以公园这个载体传递考古遗址的文化内涵。

2.3 “文化展示”在考古遗址公园中的定位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既是对大遗址进行保护的一种手段,又是向人民传播文化思想的一种途径。

(1)要充分利用遗址公园内的常规展厅与临时展示场地来进行该遗址文化内涵的展示,利用传统的展柜手段展示一些发掘出土的遗物,通过该遗物传达其遗址的相关文化内涵,该展示手段虽显老套,但对于全面展示遗址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特色,加深人们对考古遗址和所对应的历史文化认识仍会起到很大帮助[5]。

(2)文化展示可以从大遗址标志性文化特色入手,即以聚落、铸造、炼铜、制盐、手工业作坊等为主线,分别应对建设遗址所涉及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成一个由遗址代表的主线文化向周围纵深扩散,多种文化分支联合构成的文化展示体系[6]。

(3)文化展示不仅拘泥于单一的展示方法,可以以多种新颖的展示手段将传统文化展示给公众,从而避免文物给观众带来的沉寂感,使观众可以参与其中,与千年文物互动,亲身感受遗址的灵魂,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4)文化展示还具有无限延展性,一种文化可以相继衍生出新的相关文化,对应的就会增加新的展示内容,从而不断吸引更多的观众参观,为考古遗址公园提供源源不断的观众保障[7]。

3 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的数量不断增多,建设项目不仅给考古遗址本体的保护、研究、利用与展示提供了平台,还利及周边地区,美化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日趋完善,要明确其发展方向才能使考古遗址公园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①要给予遗址更好的保护,保护考古遗址是考古遗址公园的根本目的和首要职责,失去遗址,遗址公园将失去存在的意义。②推进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遗址的性质、内涵、年代与分布范围等因素,才能使遗址的整体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具备更为充分的科学依据。③丰富城市文化建设,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与总体城市规划布局相结合,可以在城区或临近城区处建设最具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遗址公园,这样既有利于改善城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提升整体城市文化品位,又可使城市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④加大传递文化信息力度,将遗址的文化内涵传递给社会公众。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应为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广大民众创造更多零距离接触文化遗产的机会,使全社会人民都能够深入了解考古遗址的丰富内涵、领略考古遗址的独特魅力,使考古遗址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丰富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扩宽社会公众的文化视野,从而提高社会公众的人文素养。使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公众自发地走近考古遗址、热爱考古遗址,共同保护考古遗址这一不可再生资源[8]。

猜你喜欢

考古遗址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上京遗址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考古”测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