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调查:关注民生、直面热点、有效引导舆论

2019-12-17储兴华

传媒 2019年22期
关键词:新华选题稿件

文/储兴华

“新华调查”栏目是新华社国内部倾力打造的五大重点栏目之一。自2005年1月创办以来,栏目始终关注民生、守望公平正义、追求卓越品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引起强烈社会反响。2018年栏目加大选题策划力度,更加重视民生,更加关注热点,更加推动全媒体转型。栏目稿件单篇最高被758家媒体采用,三分之二的稿件被200家以上的媒体采用,彰显了栏目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纵观栏目发稿情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民生为视角,策划选题,组织实施,推动国家建设、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2018年5月至6月间,广东分社记者获取独家信息:在广州工作的黄先生,向表妹转账8万多元过程中,因转错人,向对方讨要时被“拉黑”,多方求助却“无门”。我们持续追踪,遍访业内专家,提出可行性建议,播发稿件《微信转账转错人只能认栽?——“手滑”的代价究竟由谁来担》,各大央媒、地方媒体以及社交平台广泛采用,其中微信公众号转发超过400家,最终促使对方还钱,微信支付机制迅速整改,亿万用户从中受益。许多用户评价,稿件抓住了移动支付的盲点,道出了转账转错追索无门的痛点,体现了记者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舆论引领的重要作用。

二是突发事件不失声,热点话题不失语,主动介入,直面问题,有效引导舆论。2018年重庆“10·28”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严惩妨害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舆论高涨。此后不久,山东东平法院审理一起司乘冲突案件,因抢夺公交司机方向盘,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栏目编辑抓住这一“标杆”案例,要求记者深入发掘。记者连夜采访发现,各地处理此类案件存在量刑标准不明等法治“盲区”,有的仅以批评教育了事。《抢夺方向盘被判刑震慑“任性”乘客不再“车闹”》一稿播发后,有效回应了舆论关切,与群众诉求“同频共振”,193家用户采用,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达到300万次。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于乘客实施“抢夺方向盘”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处理意见。正确引导热点话题,产生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三是践行融合发展理念,注重新媒体表达,积极应对传媒行业之变局,推动栏目转型。作为一个创建近15年的传统栏目,守正创新,担当通稿转型的先遣队。从选题策划开始,我们就鼓励记者增强新媒体表达的意识和行动,在采访过程中拍摄小视频,强化后方编辑制作和加工,努力为文字稿赋能。如《看娃的辛苦你知道吗》《“十元材料百元人工”,维修人工费用太贵该咋整》等为栏目稿件所配的视频报道,转评赞分别达到2600次和2700次,播放量分别达到213万次和240万次,取得了很好效果,增强了我们积极投身新媒体转型的信心。

四是以栏目为依托,以选题为纽带,遵循“四力”要求,培养造就一支优秀记者编辑队伍。新华社采集点多、覆盖面广,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记者奔走在城市乡村、机关社区、工矿企业。社领导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问题情况摸清楚,把好招实招写出来。栏目以选题为纽带,经常组织记者跨区域调研,集中写作,反复打磨,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在一个又一个的选题落实中,培养造就一支优秀记者编辑队伍。

“新华调查”能够获评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得益于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得益于一拨又一拨新华人的不懈努力和对于新闻品质的坚守和责任使命的担当。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向着光荣和梦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抒写新时代的盛世华章。

猜你喜欢

新华选题稿件
征集汽车电子类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 征集优秀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征集优秀稿件
谈诗词的选题
乱发脾气的小熊
选题有误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