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司马昭之心”
2019-12-16俞剑明
俞剑明
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广为人知,其背后故事,就是下面这两位仁兄一起演绎的:曹髦,字彦土,曹魏第四个皇帝,史称高贵乡公,干了六年皇帝,连个正规帝号甚至王爵也没有;而司马昭,字子上,曹魏权臣之一、西晋王朝的实际奠基人,尽管生前没有称帝,但史书上还是称其为晋文帝或太祖。
《三国演义》第114回对此事的叙述与正史记载基本保持了一致:朝廷军政大权被司马昭掌控,曹髦惴惴不安。公元260年,他召集手下親信研究对策,说:“司马昭将怀篡逆,人所共知。朕不能坐受废辱,卿等可助朕讨之!”然后不顾尚书王经的劝告,亲自率领殿中宿卫杂役等三百多人去攻打司马昭。结果飞蛾扑火,被太子舍人成济所杀。
关于曹髦其人,陈寿的评价恰如其分:“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意思是,曹髦有才气,但性格不够“深沉”,浮躁轻率,缺乏帝王心术。当皇家威权尽失,曹髦的性格决定他不能忍受,结果只能是自取其祸。
那么,司马昭之心到底是颗什么心?从正史来看,司马昭固然跋扈,但确实没有或不敢有弑君之心。即使曹髦让他对曹魏丧失了愚忠的最后心理防线,他也没想自己亲自代魏称帝,而是坚决反对废曹髦。这体现了他对曹魏的社稷、法统以及皇帝的维护。
当曹髦愚蠢地采取自救式的最后一搏时,司马昭又在干什么?他正在筹划灭蜀大计呢。在这之前,也就是258年,诸葛诞在淮南造反,司马昭建议曹髦亲征,并取得郭太后的支持,最终赢得了寿春之战。是役,活捉战俘十多万,部下请求全部活埋,但司马昭不同意,说:“放他们回去,才显示大魏的宽宏大度。”此举使扬州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再反对他。司马昭执政,以仁治国,以民为本,一以贯之。
司马昭爱护百姓、减轻刑罚,洞悉百姓热爱和平、期望统一之心,以招抚之策解决了少数民族“钉子户”问题,让北方八百万兄弟民族归顺。灭蜀后对后主刘禅不但不凌辱,反而百般善待,以至那位刘阿斗“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