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女性人才观分析
2019-12-16仲晓萍
摘 要: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人情小说,其艺术价值十分高,虽然并不如其他三本小说一般易于理解,但无疑是一本伟大的著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重点突出的思想之一就是女性人才观,在《红楼梦》中,他成功塑造出了许多位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聪慧出色的女性艺术形象,同时也从各个角度对这些女子的才华横溢与广阔胸襟进行了细致刻画与描述。小说既反映了作者对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的赞赏,也侧面突出了作者对书中女子悲惨命运的惋惜,借以痛斥那个男女地位悬殊不平等的传统封建社会。本文基于此,首先分析其中的几个典型女性人才观女子形象,然后综合分析整本《红楼梦》体现的女性人才观。
关键词:红楼梦;女性人才观
作者简介:仲晓萍(1965-),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02
《红楼梦》中描述出了许多情感丰富才华横溢的女子形象,将过去传统世俗小说的女性固有形象进行了颠覆,在书中没落的封建家族断壁残垣中,一个个生动的女子形象更显耀眼的光芒。曹雪芹并不像其他世俗小说中一样贬低女子的地位与智慧,而是通过书中的各个方面,来表现出了对女子才华的赞赏与认可,通读全文,《红楼梦》一书实为唱给女性的赞歌与挽歌。以此为背景,本文对《红楼梦》的女性人才观展开分析与研究。
一、《红楼梦》中女性人才观代表形象
(一)《红楼梦》中的“管理人才”—王熙凤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好似一位出色的心理学人才与管理学人才,她给人的印象就是精明能干,善于玩弄权术之人。她十分擅长察言观色,往往别人还没有说出自己的需要时,她就已经察觉出来了,等别人说出来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行动了,也因此讨得了贾母的欢心,独揽贾府大权,成为了贾府的统治者[1]。书中,体现其才能的例子十分多,例如,林黛玉初入贾府的时候,王夫人對王熙凤说“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王熙凤没有犹豫地回答道“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读者看到这里都知道王熙凤是没有准备的,但她为什么这么是呢,这是因为这样回答,能够获得王夫人的满意与肯定,让人觉得她办事周到,精明干练。此外,王熙凤的能力不仅仅体现于荣国府日常的行政管理,其还能够智力输出“协理宁国府”,比如,秦可卿去世,为了办秦氏的丧事就不得不专门请王熙凤到宁国府来主持家政,面对她人的质疑,凤姐说道,“有什么不能!算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料理清了,就是贾珍能料理清了,不过是里面照管照管,家族里管管事就是了。便是我有不知的,问太太就是了”,这也是其才能施展的体现,在此期间,王熙凤能够收获精神上的最大满足与补偿。当然,除了王熙凤之外,探春、秦可卿以及薛宝钗等都是具有管理才能的女性。
(二)《红楼梦》中的“秘书”—鸳鸯
《红楼梦》作为一本描述封建府邸的作品,丫鬟的存在是必然且必须的,而大观园就相当于这些丫鬟的职场,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丫鬟代表性人物就是鸳鸯。鸳鸯作为大观园中的权力最大的贾母身旁的大丫鬟,书中虽然并未对其过多着墨,但已经充分描绘出了一名出色的“秘书”形象。鸳鸯作为“家生子”,其忠诚度是无可指摘的,但她也并不是愚忠的角色,在贾母行事出现疏漏时,其能够巧妙的指出,含蓄的弥补,这也是贾母给予其信任的原因。例如,《红楼梦》四十七回中,贾母骂贾琏的时候,将“鲍二家”说成了“赵二家”,在场的其他众人虽然听出了其话语的错误,但却没有一人敢指正。这时,只有鸳鸯用半开玩笑的方式对其进行了纠正,可见其机敏善变能力十分强。鸳鸯的受教育程度虽然不高,但其凭借自身的聪明与努力,不光会酒令,还会打牌,善应对,知进退,巧言辞,在各个场合中都能讨得贾母欢心,所以说,鸳鸯是一个“秘书”型人才[2]。当然,除鸳鸯外,平儿、袭人等也具有其才能表现,这里就不仔细说明了。
二、《红楼梦》中女性人才观分析
(一)比较男女之间的才智差距,寄托作者“巾帼不让须眉”的美好理想
《红楼梦》里的女性大部分都十分擅长诗词歌赋,其特色鲜明,因此,曹雪芹并不吝啬于“才”这个字来对书中女子进行赞美。不过,相反的,曹雪芹书中的男子形象却和女子形成的描绘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其笔下的男子大都不思进取、好吃懒做,体现出一股反讽的意味。其中,贾宝玉算是荣国府中比较聪慧的男子形象,和文人学士在一起探讨诗书的时候,往往能出口成章,句句在理[3]。例如,在进行“大观园才题对额”的时候,贾宝玉做出的词、匾等都是流利通畅的,赢得众人一致称赞,连其洗垢求瘢的父亲贾政表示了认可。但是,贾宝玉如果是和荣府中的姐妹进行吟诗作对的话,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佳句好诗,就算勉强做出,其质量也十分平庸。例如,在十八回元妃省亲中,元妃让众人写诗,薛宝钗、林黛玉等人很快就写好了诗词,但贾宝玉却才思枯竭,最后还要依靠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提点,才可堪堪通过。还有,像是往常在诗社作诗,林黛玉无需过多思考就能作诗一首,而贾宝玉常常拖到最后一个交卷,且做出的诗毫无文采可言,也由此沦为了府中姐妹的笑谈。贾宝玉的自白就是“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曾不若彼裙钗哉?”,可将其也知道自己的才智比不上府中众姐妹。
书中往往花极多笔墨描写女性的才学,且依靠抑男扬女的手法来体现。曹雪芹爱以懒惰无作为的荣府男子形象来突出府中女子的“才”,就像冷子兴评价王熙凤,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由此可见,曹雪芹是十分重视女性地位的,认为女子的才能胆识都不输于男子,假如能够男女平等,定是治国的一把好手。
(二)痛惜女子人才悲惨命运,对传统社会用人制度进行批判
曹雪芹书中的女子虽然各个拥有出众的才华,但受制于当时的传统封建社会体系下,他们就如同金丝雀一般只能在大观园这个笼子中鸣唱。府中女子的才华都虚耗在了勾心斗角、玩乐消遣上,并无法避免的一步步走向她们悲惨可叹的命运结局。曹雪芹看到了封建社会对女子才华的不屑一顾,不管女子拥有多么出众的能力,都会被弃之一边。此外,他也看清了社会中的腐败官僚机制,许多男子资质平庸,毫无作为,仍可以高官厚禄,享受奢华。满朝文武上下,竟然没有几个能够治国安邦辅助皇上的人才,其内心的愤慨与无力都在书中表现了出来。所以,《红楼梦》中,曹雪芹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女子的才智,既是痛惜她们与男子地位的不平等与悲惨命运,还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对封建礼教专制的愤懑,其间夹杂的男女平等观念,十分具有讽刺批判意味。
《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曹雪芹几乎用尽了心血和才力来赞美她们的花容月貌和超卓才华,也以极大的同情来描写她们可悲的下场。从而让我们看到的一个家族衰落带来的“树倒猢狲散”的结局,也看到当时封建背景下,女性想要挣脱束缚是十分艰难的,最后也只能被困在纲常伦理这一牢笼中,世人都是被伦操纵的“木偶”。也就如《红楼梦》开篇诗句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以说,小说中女子的悲惨命运正隐喻了作者难以实现的美好理想,其理想并不是一人之力能够完成的,假如不被世人所接受,终究只能成为“痴想”,无人能“解其中味”,只可惜那些有才华的有志之士,郁郁所终不得重用。
三、结语
总的来说,红楼梦作为一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且影响力巨大的人情小说典藏,直至今日,该书仍旧能发挥警示现代社会的功用。书中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将贾府琐事作为主线,深入细致的描绘书写了府中女子的才华横溢与悲惨命运。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越欣赏惊叹于这些女子的惊才绝艳,在面对之后她们悲惨的命运结局时,心中的痛惜与愤慨也会越浓重。而这正是《红楼梦》中的女子人才观,既批判了当时不平等的用人制度,又突出了自己对女子才华的尊重与惋惜。
参考文献:
[1]曾艳.小议《红楼梦》对现代女性的启示[J].文学教育(下),2019(06):132-133.
[2]薛枫.《红楼梦影》女性主体意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郑皓怡.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女性观[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