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屏障 建设与精准脱贫的融合研究
2019-12-16张国先叶光志邓永玲何顺东
张国先 叶光志 邓永玲 何顺东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受气候、地形地貌、历史等因素影响,该区域生态极其脆弱,贫困人口多,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多,其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任务相当艰巨。
一、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贫困状况及原因
(一)多因素影响导致区域贫困发生率高
1.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指金沙江流域具有南亚热带半干旱气候特征的河谷区域,集中分布在金沙江及支流雅砻江、安宁河、黑水河、西溪河和龙川江河谷地带,河谷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80 mm,平均蒸发量3215.0mm,干旱指数大于2.5,当地人称为“干坝子”。
2.区域经济发展慢、贫困发生率高。区域面积41356平方公里,人口275.25万人。由于人为、自然因素的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处于全国的贫困范围,村民生活还处于温饱阶段。农村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90%以上,在农村劳动中,从事农、林、牧劳动力占85%以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地区贫困发生率高。
3.致贫因素多、脱贫攻坚难度大。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村民居住分散,道路通达性差,山高谷深,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交通不便。数据显示区域致贫因素多,情况复杂,属于四川省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的地区。
(二)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脱贫情况
截至2017年底,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10个县区)累计脱贫32516户、138445人。其中,攀枝花市累计脱贫7990户、30897人,凉山州累计脱贫24526户、107548人[1] [3]。2017年,攀枝花市脱贫退出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3300—4300元的占19.6%,年人均纯收入4300—5300元的占25.6%,人均5300元以上的占54.8%[1]。
(三)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还存在贫困情况
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区域集中连片贫困特征明显,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突出社会问题多重交织,“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情况仍然存在。截至2017年底,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尚有 19199户、87643人未脱贫。其中,攀枝花市有1668户、6895人,凉山州有17531户、80748人未脱贫[1] [3]。
二、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生态建设与扶贫结合情况
1998年以来,国家在此区域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脆弱区治理等多项生态建设工程,推行实施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一)区域生态建设项目多,投入资金量大
20年来,攀枝花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累计投入10亿元;全市完成退耕还林53.9万亩,累计投资2.98亿元,全市退耕农户每户平均受益4260元,人均约994元;近5年来,每年森林生态补偿资金为1973万元[2]。凉山州实施前一轮退耕还林面积163.51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16.47万亩,累计投资达11.46亿元;每年3385万亩国有森林资源天然林管护补助资金为2.59亿元,1379万亩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达2.03亿元[4]。
(二)生态项目建设与扶贫融合,效果初步呈现
近些年在生态项目建设带动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人均生态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助推脱贫的成效显现。攀枝花市仁和区波西村仅林业产业发展一项,2017年人均林业产业收入达4086元,生态产业项目占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的51%,增收效果明显。凉山州金阳县红联乡树洛村,2016—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4313元,其中林业生态收入3709元,占比为86%,比重高。
(三)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不紧密,制度还需要完善
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双河村,林业生态项目少、补助低,2016—2017年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3935元,生态收入占比1.9%,而年收入增长率也仅为3%,后劲乏力。凉山州会东县上野租村位于高海拔地区,林果产业少,生态收入占比不足1%,脱贫除国家、省各专项扶贫资金外,收入主要依靠烤烟、土豆等种植业和畜牧业。
三、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建设与精准脱贫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调查数据分析,生态收入占比高的贫困村林果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保护好,村民生态意识高。生态收入占比低的贫困村森林多以商品林为主,无公益林补偿金,林果产业少,收入主要依靠烤烟、土豆等种植业和畜牧业,后期发展乏力。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生态建设与扶贫脱贫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结合方式还亟需进一步挖掘,生态建设对脱贫的帮扶提升空间还很大。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下,使已脱贫和即将脱贫的5万余户贫困户22余万贫困人,在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中得到更直接和长期稳固的收入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如下:
(一)争取攀西地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将金沙江干熱河谷流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特色资源保护区,作为专区进行独立重点规划。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明确开发方向,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将扶贫脱贫与流域生态修复和治理紧密结合,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二)建立生态屏障建设融合脱贫攻坚的立体支撑机制
1.建立森林生态管护脱贫制度,住山巡山护林,实现原地就业脱贫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建档贫困户或贫困村村民作为公益林巡山护林队员,将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相统一。把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巡山护林”“住山养林”既保护好森林资源,又解决区域贫困群众的原地就业问题,实现“护林一人,脱贫一户”。
2.建立森林生态补偿增长机制,保护森林资源,依托生态红利脱贫
建立生态补偿增长机制,统筹用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生态与经济发展匹配。根据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物价指数等因子合理确定并逐年提高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突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充分体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生态红利。
3.建立退耕还林补偿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务林兴林脱贫
坚持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完成退耕还林任务,指导他们种植经济林发展产业增收。对上一轮已完成任务的退耕还林,实行退耕还林生态林补偿制度,并建立商品经济林赎买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和保住退耕還林成果,使贫困地区生活发展,村民保护意识提高,让退耕还林永续发挥其生态价值和生态效益。
4.建立植树造林扶持机制,提高造林技术能力,绿化山川增收脱贫
建立贫困地区营造林合作社,组建营造林施工队,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从事造林施工、绿化栽树获得直接收入。农业、林业部门加强对绿化植树造林人员的科学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地区人员的种植、管理林木能力,结合区域特点种植经济林木,发展林果产业增加收入。
5.建立生态旅游补偿机制,发展绿色特色产业,依托生态资源脱贫
建立生态旅游补偿机制。对位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区的贫困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建档贫困户或贫困村村民在旅游场所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收入脱贫。采取支持、扶持政策,指导有意愿的贫困户开设农家乐、林家乐等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增加生态收入。把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发展为生态旅游服务人员,使贫困群众在生态保护中得到实惠,实现脱贫致富。
6.建立生态产业发展机制,拓宽生态产业方式,稳定绿色收入脱贫
建立完善生态产业发展机制,结合林业产业、生态产业建设,根据海拔及区域位置发展蚕桑、芒果、石榴、核桃、青花椒、中药材等特色林果业和林下种植业。建立完善生态产业后续帮扶政策,组建生态产业发展技术专家库,组织农林专家、技术人员每月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培训。根据产业发展规模,适时引入企业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农林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收入渠道。
(三)加快生态移民易地搬迁政策落地
对于山高坡陡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精准摸底调查,针对分布散居在生态极其脆弱和处于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贫困户,有计划的实施生态移民。生态环境移民易地搬迁策略一举两得,贫困群众从高山搬到村、乡(镇)集中较好区域开始新生活,得到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保护生态与脱贫兼顾。
生态建设脱贫对流域发展所带来的扶贫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政治效应不仅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还对地方贫困人群精准脱贫、永远脱贫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带动意义。
注释:
[1]攀枝花市扶贫移民局数据
[2]攀枝花市林业局数据
[3]凉山州扶贫移民局数据
[4]凉山州林业局数据
(基金项目名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精准脱贫融合,编号:致川委(2018)04号。作者简介:[1]张国先,为攀枝花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林业生态建设;[2]叶光志,攀枝花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3]邓永玲、何顺东:致公党攀枝花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