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视觉艺术研究
2019-12-16黄飞
摘 要:张爱玲是中国近现代十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其对于艺术的见解相对较高,且艺术见解并不局限于文学创作层面,同时也包含着绘画艺术上的见解。通过对张爱玲的小说作品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小说中的视觉艺术特点十分鲜明,能够在小说这种文学创作形式中容易一些美学艺术也大为增加了其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本文将对张爱玲小说的视觉艺术性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其小说中的视觉艺术体现形式。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视觉艺术
作者简介:黄飞(1996-),男,汉族,湖北省宜昌市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01
张爱玲小说的视觉艺术研究热度不断提升,很多人也从不同视角对张爱玲小说视觉艺术的价值进行了解读。作为一个与绘画艺术具有一定渊源的女作家,张爱玲十分热衷在小说中进行视觉意识性的彰显,很多文字性描述更是具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色彩的呈现,冷暖的对比都将张爱玲小说视觉艺术层次进行了有效提升。我们在阅读张爱玲的小说时,也应当对其视觉艺术特点进行感知,感受其文学作品中迸发出的视觉艺术内涵与魅力。
一、张爱玲小说的视觉艺术性分析
二十世纪末,很多学者便考试对张爱玲小说中的视觉艺术进行研究,虽然研究上的切入点与具体路径不同,但都对张爱玲小说的视觉艺术性予以了充分肯定[1]。张爱玲擅长通过其独特的笔触,以及女性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视角进行故事构思,场景描绘以及人物创造。张爱玲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前进行过绘画的学习,其对于绘画这种艺术的理解程度自然较高。由于接触过一些西方油画大师的作品,并对于绘画领域内的视觉传达表现手法、技巧等有深刻认识,张爱玲小说中的视觉艺术性也要明显高于同时期其他优秀作家的小说作品。也正是由于张爱玲小说中的视觉艺术性处于较高水平,其小说作品的受喜爱程度也是同时期作家无法比拟的。且越来越多的人也被张爱玲小说中的视觉艺术美感所吸引。
二、张爱玲小说视觉艺术的具体体现
(一)图文结合式的小说创作手法分析
张爱玲小说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插图,《传奇》最初在杂志社上第一次发表时,张爱玲一共为其中8篇小说创足了23幅插图。《留言》在上海五洲出版社出版时,张爱玲则为其配图22副。强大的艺术功底为基础时,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也习惯性地将小说创作作为一种会话艺术创作形式[2]。通过图文结合这种形式进行小说创作時,小说的视觉艺术性便大为提升,特别是一些精美的插图作为小说作品点缀时,小说的视觉美感也与其他作家的小说作品存在了很大差异。图文结合的进行小说创作,并在小说创作中融入了绘画艺术创作理念后,小说作品的视觉意识美感也可以更为直观的体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张爱玲小说的视觉艺术美感都十分丰富与直接。
(二)色彩造型艺术美感极为丰富
色彩造型艺术美感十分丰富也是张爱玲小说中视觉艺术美感的一种体现,一般来说,文学艺术创作同色彩造型艺术间并不“搭边”,但由于张爱玲的美术功底较为丰富,色彩造型艺术美感也能够在其小说作品中较好嵌入。张爱玲《谈画》这一小说作品中将其自身对塞尚的崇拜之情进行了充分表达,其通过对塞尚在绘画创作上的技巧进行解读,有效的文讲色彩造型艺术美感融入到了文学作品之中。通过对《传奇》这部小说集中全部16部作品中描写景物或女人的片段进行截取可以发现,16段共91处进行了带有色调的词汇,红色、白色、黄色、绿色等为基础色调的词汇出现频率均在10次以上。张爱玲对于颜色有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认知时,其小说中的色彩造型艺术美感自然也十分丰富。
(三)对绘画艺术作品进行了充分借鉴
张爱玲小说创作中对一些绘画艺术作品进行了充分借鉴,这也增强了其小说作品的视觉艺术美感。例如,塞尚认为,颜色对于视觉来说能够传达一种深度空间,塞尚在绘画创作中也十分热衷于进行冷暖互现。张爱玲本身对塞尚的一些化作十分欣赏,诸如《埃斯泰克的海湾》,《静物》等画作中的冷暖互现技艺十分成熟,张爱玲在一些景物描写中不仅会积极进行浅蓝,绿色、紫色等冷色调的描绘,同时也会通过骄阳、鲜花等景物进行一些暖色调的描绘。在《永远不再》,《金锁记》等小说作品中,张爱玲便通过冷暖互现的手法,将“文明的恐怖”直观呈现在了读者面前。由于对西方油画有很深的喜爱和研究,张爱玲小说中的冷暖对比手法运用也提升了小说作品的视觉艺术性。
结语:
张爱玲小说中的视觉艺术需要得到认可,在对其小说中视觉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时,也应当结合张爱玲的个人经历、情感与所处时代环境。作为十分具有代表向的一名女性作家,张爱玲小说作品在国内具有庞大的读者群体,其小说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实际上也与小说中超高的视觉艺术性密不可分。在感受张爱玲小说中视觉艺术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其小说的立意,以及作者细腻的个人情感进行有效分析,这也能够帮助我们更为全面,深刻的感受张爱玲小说作品中的视觉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巴姆娥色.浅谈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风格[J].农家参谋,2017(18):149-150.
[2]莫唯一.张爱玲小说的写作风格探究[J].青年时代,2017(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