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大学生参与构建清朗 网络空间方法研究

2019-12-16蒋可鸣

祖国 2019年21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网民网络安全

蒋可鸣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空间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广大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生活空间。互联网空间若保持良好的生态,天朗气清,则符合人民利益,反之则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应秉持对社会与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据法律强化对互联网空间治理与网上内容建设,在互联网上培养积极向上的,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网络文化,尤其要为青少年网民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一、当前网络空间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并强调,中国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之一,即是我国网民的网络信息安全。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保护广大网民的信息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领导和管理的机制表示了进行改进的要求。在第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国际国内互联网信息安全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于互联网的治理和使用是一场“新的综合性挑战”,是一个“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他还特别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理解互联网信息社会安全关键性和紧张性,同时把握网络社会的局势,顺势而为。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在这个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对国际不仅限于政治与经济,还对社会、文化及军事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不俗的影响力。互联网的发展亦与全球化经济相辅相成。如今,我国的互联网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互联网正步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每个角落。我国的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网络大国。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发展互联网的战略工作作出的重要思想指示主要包含了针对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两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对于国内网络环境,2017年10月,他指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数字化,智慧化的网络强国。这一思想也是十九大重要精神战略之一。而在有关网络治理的国际化层面上,他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等理念。两个方面互相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目前对于网络环境治理和的主要思路和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思想。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空间较复杂,各种网络问题也随之产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彻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和“可控性”,使得各种“杂音”在网络上肆意横行。”一系列的不良网络现象,以及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网络谣言影响着广大网民的思想行为,尤其严重危害当代青年。污浊的网络现象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如今网络安全问题已经不是单靠硬件条件便能解决的,要建设良好的互联网环境,需要同时针对硬件和网民环境展开工作。互联网犯罪严重危害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当前我国网络治理的首要问题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尤其是对于网民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建设健康的网络环境特别需要优秀的中华文化。

二、青年大学生对于建设清朗的互联网空间的优势

习近平指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互联网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完成网络强国的关键一环便是维护互联网安全,构建清朗的互联网环境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青年大学生应尽的义务。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力军,既是网络空间生态恶化的受害者主体,也是具备构建网络清朗空间基本能力的人群。网络安全关系到每个青年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每一个青年大学生应该积极担当起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的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网络生活中,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与2016年所发布的第37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到2015年12月为止,我国的网民中,年轻网民是我国网络生活的主体,20-29岁的网民占有网民总数近三成。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在网民比例中占四分之一,在学生网民中,拥有高校本科及以上的学历的人群占到总数的11.2%。由该报告中可见,我国互联网生活的重要主体是青年大学生,他们也是互联网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人群,因此,青年大学生是建设良好网络生活的主体,也是开展网络建设工作的主要对象。

高校青年是我国互联网生活的主体,他们不仅具有高素质,还具有高学历、高水平,比普通网民掌握着更多网络安全以及各种技术相关的知识,对网络环境更加熟悉,知道如何在网络上正确发声,以及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网络情景,清楚网络风险在哪里、网络风险是什么、网络风险如何发生,明白如何提升自身网络安全意識和技能,并且具有号召作用,群体性。能够互相影响,以身作则,带领更多的网民参与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三、青年大学生参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方法

(一)创新形式,强化宣传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积极健康的互联网生活,需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也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一指导思想需要将传统与新兴媒体在多个方面进行融合,创新网络安全宣传手段,通过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网络安全知识,传递正能量。如组织青年大学生通过拍摄微电影,制作网络安全海报画册,设计小程序,网络安全知识游戏问答,寓教于乐普及网络安全,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走进校园、年级、支部、寝室、社团,走出校园,让网络志愿者也走进社区,向外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服务社会。

(二)构建网络文明志愿队伍,成立技术平台

我国互联网环境的良好开展,需要一批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的引领。发挥青年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以校园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滋养心灵,打造互联网+公益3.0时代。需要在高校中构建一支主要由青年大学生组成的网络志愿者队伍,根据服务内容,该队伍需要一批理想信仰坚定,品德高尚,团队精神佳,服务意识强且网络技术过硬的学生骨干。该队伍的工作目标既是运用线上线下平台,走进学生开展普及互联网安全知识活动,在互联网社会中树立科学网络安全观,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抵制负能量,并在网络社会中文明发声,成立技术平台,搭建“安全技术社区”,建立一个志愿者和技术专家交流平台和行业论道的家园,有效帮助青少年接触贴近网络安全,辨识网络信息,汲取有益信息,摒弃不良信息,贴近实战技术解决方案。帮助相关公益组织在网络黑客之前找到可导致数据泄露、资损、业务被篡改等危机的漏洞,可对漏洞进行应急响应、及时修复,避免业务资损、公关风险及监管风险。

(三)引导社会各主体关注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青年大学生除了作为个人或者以团体组织形式参与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更应该做的是在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同时传播网络安全理念,通过自己所长,帮助其他社会群体发现并线上实时举报网上各类违法违规信息、网络灰黑产业链等,同时教会大家如何线下实时解密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最新骗术,做到全民配合执法部门打击网络犯罪,协助调研网络黑灰产业链。让更多的人参与各类网络黑灰产技术软件分析、网银资金安全、网络诈骗举报、打击黄牛、伪基站等违法犯罪行动,让各个主体都参与进来,构筑网络安全的坚固防线。

参考文献:

[1]于世梁.论习近平建设网络强国的思想[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02).

[2]张明会,张儒奎,兰青.建好“网军”,在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中发挥作用[J].现代化教育,2016,(07).

[3]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发力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N].甘肃日报,2014-08-19.

[4]《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22日

[5]《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4年重点工作》,2014年2月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网民网络安全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