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要点研读

2019-12-16杨晨

祖国 2019年21期
关键词:公报领导法治

杨晨

10月28日-31日,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并发布会议公报。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在五千多字的公报中,有不少提法值得各界人士认真研究学习。

1.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决定》的通过,进一步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20个月了。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统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加强战略谋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敢于攻坚克难,沉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3.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全会明确提出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4. 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公报首次提出,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将“制度和治理体系”作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两个重要标志。

5.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6.“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7.依法治国。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同时强调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立法体制机制。这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体系,将从宪法制度、立法制度、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制度和监督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

8. 国家治理效能。

“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一提法明确了国家治理效能具体体现在哪些重要方面,使下一阶段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9.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这将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党中央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形成制度化,紧紧扣住了我们党的事业和全体党员的奋斗“为了谁”和“依靠谁”的核心问题。

10. 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无论军队建设内外环境如何变化、军队组织形态怎么调整,我们都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动摇。在军队改革和全面加强制度建设的大背景下,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并明确提出坚持这一制度才能确保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制度的原则性和重要性。

11.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报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两种经济的发展都用了“毫不动摇”的字眼,体现了中央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提法也随后出现。

12.中国的文化实现复兴,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全会提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凸出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和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性,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也是今后我国亟需尽快解决的“短板”问题。公报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走“人民文艺人民办”的文化路线,其目的则是,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公报还凸出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1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会文件在此处用了强调的字眼,并提出这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

14.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公报这一提法展现了我们党坚决维护“一国两制”行稳致遠的坚定决心,必将为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保障,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15.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公报再次强调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明确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重要的法治建设目标,并提出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再一次强调了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猜你喜欢

公报领导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从公报解读2014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