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型话剧《徐光启》的人文价值
2019-12-16王晓云
王晓云
好友邀请我一起观赏上海光启话剧艺术中心的大型话剧《徐光启》。整整2个小时,跟随曹禺老师等一批名家一起,走进历史,走近徐光启的内心世界,深切感受一位科学家的严谨态度与一位政治家的家国情怀。回家之后,思绪还沉浸在剧情中,趁热写了一首小诗:
《光启未来》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
架设一根细木条
你将自己作为燃体
撞开科技的大门
吞一截过去
吐一团未来
一条光的隧道
开启一个新领域
《几何原本》
打通西学东进之路
《农政全书》
闪耀农耕智慧与务实精神
怀一颗忠贞之心
不仅仅仰望
求索的足迹
踏遍《崇祯历书》的每一个日夜
一个民族的脊梁
一种信仰
汇于浦江西岸 开埠之光
有一百位观众,就有一百种解读。这一部倾力打造的大型历史话剧,无论从剧本、导演、演员表演还是舞台设计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特别关注其人文价值,这部剧既真实还原了一段历史,让更多的人走进历史时空,走近历史人物,同时对观众而言也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文学的熏陶,其人文价值意义非凡。
《徐光启》的切入点很妙,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自觉关注历史文化,唤起民族意识,关注人的精神世界。这部剧围绕着徐光启的生平故事展开,通过演员的表演,观众不仅直观地感受到徐光启严谨的科学精神、忠贞的政治态度、真诚的人格品质,同时也能逐步理解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意图。可以说,这是一部融合了价值取向、时空情绪、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的历史剧,在写、编、导、演、观的过程中,大家各有收获。在表演推进的过程中,观众、编剧、演员与剧中人物、历史人物形成精神共振。
首先,让我们来关注剧本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对观众的启迪意义。
“以人为本”。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一部剧以徐光启命名,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位科学家与政治家身上,让观众在进入剧本之前,在观赏表演之前,对人物有所期待,进而主动了解其生平,更自然地切入到观赏中,甚至能与演员形成共鸣与以及心灵与情绪上的互动。
“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徐光启》这部剧体现了古典美学中以善为美、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徐光启先生一生孜孜不倦、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研究农学、历法,体现的正是儒学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
“以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徐光启》也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戏剧舞台的冲突与高潮一次接着一次,围绕徐光启“一手科技,一手人文”“坚持原则,忠于国家”性格特点,呈现出他在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的和谐一致。
其次,演员的表演引导观众用更高层次的历史文化眼光评论分析问题,同时尊重和发展阅读主
体—观众的个性和创造性,与剧中人物的人格精神形成共振。
如果說历史是一幅静止的油画,那么现实则是一条流淌的大河。观众永远在现实的河流中望向远处的过去。如何引导观众更客观现实地去看历史,而不是随波逐流或者不加分析判断地妄加议论,《徐光启》这部做到了。
演员于对人物的理解与把握非常到位。表演的过程,不仅仅是在演绎一位名人,而且将自己与剧中人物融为一体,真诚与真实地将徐光启与一座城市的开埠历史、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徐光启赶赴刑场救下手下爱将的那一场戏,戏剧冲突十分突出。当时他本人正经受着巨大的危险,但是他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救护没有过错的下属,一是源于他对于科学的坚定信仰,二是他人性中的温暖与敦厚。演员的表演极具张力,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激情,引领观众走入当时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徐光启的人格魅力,与剧中人物、与剧情形成共振。这部剧中的人性之美,就这样悄悄氤氲在每一个观众渐渐模糊的视线中,也悄悄融化在每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中。作为一个上海市民,走出剧场之后,一定还会去徐家汇看一看,一定会停下脚步,再仔细聆听历史的声音,再仔细聆听内心的声音,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个申城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第三,作为观众,以特有的审美态度解读剧中人物,感受听觉、视觉之美。
中华民族对天地万物的审美态度,使我们民族对自然美有特别的敏感和偏爱。聆听剧中人物的对话,就是感受人性的善恶之美。徐光启的字字句句里,都浸透着对科学的热爱与对国家的忠诚,这种科学态度与家国情怀,吻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原始的“赞天地之化育”的态度在文明的浸染下,由野而变文,由古朴而典雅,具有了礼义文物之邦的风韵神致。这部剧之所以和观众(尤其是上海观众)之间的距离微小,是因为故事中有上海发展的一部分,也有上海民间风俗的呈现,尤其穿插了部分上海方言,这让观众觉得亲切而美好,也自然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作者 上海市新云台中学教师、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